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考研很“热”, 也别忽略其中“凉气”

来源:河北新闻网-燕赵都市报 2019-12-20 16:12:09
语音播报

考研很“热”, 也别忽略其中“凉气”

燕都融媒体评论员 刘采萍

根据教育部官网消息,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1日至23日举行,报考人数341万人,比2019年考研人数290万增加了51万,增长17.59%。

2016年考研人数还只有177万,是2020年报考人数的一半。虽然招生规模也在扩,但报考人数猛增,录取率必然稳中有降。因此,创下新纪录的考研人数一公布,大家立刻感叹:“好难啊”“更难啦”!

考研热,一方面与社会教育水平提升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就业环境中一些因素反馈引导而成。现在,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普遍提高,不仅应届毕业生希望考取研究生,提高就业竞争力,而且许多在职人员也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回炉镀金”——非应届生报考比例逐年递增,正是为此。

高学历人才增加当然是好事,但对于这样的考研热,公众的担心也逐渐累积——主要是因为看到了这股热流背后复杂的成因,而深忧其对教育生态的影响甚至是破坏。

很多大学生现身说法:这些年本科扩招,高等教育注水,拿着一张大学毕业证在成千上万人中竞争工作岗位,越来越难;学校如果再“非一流”,那就更让人忐忑了。因此,这几年的考研大军中,“双非一流”这个概念日益凸显,即本科毕业院校与“双一流”两个榜单均无缘,学生在保研的福利上已然严重落后,只好投身竞争更激烈的考研。他们花更多时间、精力和金钱,无非只为换得一个相对公平的职场起点。

这种令许多大学生及其家庭倍感压力和心酸的处境,既反映人才市场存在某种不合理的“学历崇拜”和“学校歧视”,也印证了太多高校教育水平不尽如人意,无法令产业界和社会信任的尴尬事实。目前,研究生报考中“双一流”和“双非一流”学生比例已经突破二八分,随着“985”和“211”向“双一流”整合,这种无奈的“补偿性报考”会怎样影响未来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仍有待严肃评估。

当然,也有人把“考研热”归因于大学生不肯面对职场压力,想继续躲在象牙塔里逃避现实。固然有这方面原因。但归根结底,那么多考生刻苦用功破釜沉舟,他们所追求的,无非是与自己理想能够匹配的教育环境,以及自己认为更有把握的人生发展机会。这有什么不对?如果非要说他们只是留恋打打游戏、看看小说那样的青春消磨而害怕担负责任的话,我们是不是也该追问一下:曾经飞扬的精神和热情的能量,到底是从哪个时刻、被什么东西,捆缚了翅膀,冰封了梦想?我们又该如何在沉溺的放纵与“被动式考研”等迷狂中,重寻教育真实的目标与力量呢?

责任编辑:苏琳

下一篇: 河北农大教室暖气不热?回应:经抢修已恢复正常供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