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 分享
  • 【战斗在最前线】郑学晨:“成为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20-02-16 01:00:19
    语音播报

    【战斗在最前线】郑学晨:“成为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

    【战斗在最前线】“成为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 

    ——连线河北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⑨

    2月11日,我在武汉度过了自己的26岁生日。这个生日,注定今生难忘。

    疫情严峻,全国医护人员都在驰援湖北。半个月前我也跟院领导报了名:“如果需要,一定让我去!我年轻,我是男的,我单身……”

    2月5日下午1点半,刚下手术台,我接到了院领导电话:“去武汉有问题吗?”“没有!”我不假思索,干脆地回答。

    来不及回家,我赶紧打电话叫家人帮忙收拾行李送到医院。下午2点整,院里为我和同事贾静举行了简单的仪式后,我们正式出发了。一路上,我的脑海里一遍遍浮现院长的嘱咐和父亲含泪又骄傲的目光。

    2月6日凌晨4:27,列车到达武汉。经过两天的咽拭子与穿脱隔离服等培训后,我们接到通知:2月8日14时正式进入武汉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

    郑学晨在练习穿脱防护服。受访者供图

    方舱医院主要收治轻症患者,因为未设隔离病房,医护人员要与患者面对面接触,存在较大感染风险。为了尽可能做好防护,借鉴其他“战友”的经验,我只穿了秋衣秋裤,外面穿刷手服、隔离衣、防护服,最外面还有一层隔离服,2层帽子、3层鞋套、4层手套……穿防护服的过程中,我好像变成了不能自理的“巨婴”,足足花了30多分钟才完整地穿好。

    在方舱医院,我们5个来自黄骅的队员被分成一组,我年纪最小,又是唯一的男士,便当了小组长。穿好隔离服,我们5名队员郑重地帮彼此在防护服上写下“黄骅”和各自的名字。你帮我整整衣角,我帮你遮遮头发,那种出征的仪式感,让我心中骤然生出一种豪迈之情,向前走的脚步也更坚定了。

    走进病区的瞬间,患者们期待的眼神投向我们,让我突然有一种使命感。分发药品、食物,查看血氧,做心理疏导……我们小组5个人负责125名患者,忙碌了不到半小时,我就开始憋闷、冒汗。我1米79的大个子被175码的防护服裹得紧紧的,只能缩着脖子,以往走路带风,可在这,因为害怕蹭坏鞋套,不敢走快,也不敢用力。

    因为长时间戴口罩,郑学晨出现了压疮。这是同组队员在帮他贴压疮贴。受访者供图

    最吃劲的要数穿着隔离服搬运氧气瓶了,别看自己平时搬袋米面脸不红心不跳,但在缺氧环境下我呼吸困难、眼发黑,从这个患者的病床到另外一个病床前,几十米的距离我用了五分钟。

    停下来,才感觉到衣服全湿透了,蒸腾的水汽肆意布满防护镜,怕水汽掉进口罩里我一直不敢动脑袋。眼睛近视300多度,还有散光,我庆幸听了前辈的经验,没有戴眼镜,不然水汽一糊,戴着护目镜更难受。

    时间在忙碌中过得很快。第一天在舱里待了6个多小时,加上进出舱的准备,防护服在身上穿了9个多小时,中间湿了干,干了又湿。忽冷忽热还能忍,可这憋尿的滋味,真不好受。后来穿防护服前两个多小时我都不敢再喝水,当天吃饭也不敢进流食。

    当晚回到住处已是11点多。回去后我才知道,我们小组的一位姐姐因为生理期身体不舒服,加上第一次长时间穿防护服不适应,头晕恶心,怕浪费宝贵的防护资源,更怕耽误工作,她硬生生咽了几口酸水,最后实在撑不住,吐在了防护服里……

    我被大家的敬业和勇敢鼓舞着、激励着,也被大家的情谊感动着。

    在来武汉的路上,我随口提了一句生日快到了,没想到,我们医院的贾静姐提前两天就叮嘱住地宾馆前台,让他们在2月11日的时候帮我准备了一份“长寿面”。当天安全出舱后,几个姐姐还为我录了一段视频祝我生日快乐。

    或许,成长真是在瞬间发生的事情。如今,我正努力学着前辈们的科学与严谨、仁善与奉献,成为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

    望向武汉的夜空,繁星点点。我突然想起了两年前因癌症去世的母亲,她看到我这样勇敢,想必也会骄傲吧。

    讲述/河北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队员、黄骅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护士郑学晨

    采访/河北日报记者 尹翠莉

    责任编辑:张永猛

    下一篇: 许勤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