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 分享
  • 人物|河北雄安考古人:翻开南阳遗址无字地书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20-03-26 05:32:41
    语音播报

    人物|河北雄安考古人:翻开南阳遗址无字地书

    容城南阳遗址考古队员查看勘探土样。

    考古不仅仅是“土里找土”

    2019年11月11日,南阳遗址第三发掘地。

    还没进考古现场,先看到发掘地旁一座一房多高的大土堆。这些土,是2018年6月起,考古队用时一年半,一锹一铲挖、一车一车拉出来的。

    张晓峥掰指头算算,“得有2500立方米了”。

    这样挖土扒土、“土里找土”的工作,就是考古人的日常。

    考古人还编了句顺口溜自我调侃,“远看像逃荒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问,是考古勘探的。”

    “土里找土”,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

    手铲,是“土里找土”最常用的工具。一把手铲可以干很多事,最主要的是“刮面”。

    刮面,是考古人的又一项基本功。把面刮好,才能确定是否有遗迹存在,确定文化遗迹之间的关系,谁压着谁、谁打破谁。

    薛文龙,是刚到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两年的90后。最初学刮面,在探方里一次蹲得时间太长,站起来两眼冒金星。

    “用力得适当,太轻,刮不动,太猛,土里虽硬却脆的文物容易‘受伤’。”薛文龙蹲在第5发掘区的探方里,手指顶着手铲的铲缘,手掌攥紧手铲的短木柄,铲面和地面形成一定角度,由远及近,一下一下小心地刮。

    一个探方从开始至结束要刮上百遍,每一遍都要观察土质土色的变化,直到没有人类扰动的生土,才算结束。

    不同土层,特征是不一样的。刮面辨土,得调动多个感官。

    “看土层颜色、包含物,触摸土层软硬,听手铲刮过地皮时声音是脆是闷。”两年多,薛文龙跟着老队员学,摸出些门道。

    这份细腻的工作,打磨出考古人共同的气质:耐心大、干活细。

    不过,如今的考古工作,已不只是拿着手铲“土里找土”。“满身泥土”的考古人,有了更多“高精尖武器”辅助工作。

    考古人员在地面踏察时,在雄安上空,一架装载激光雷达测绘系统的无人机,正在工作。

    机载激光雷达测绘系统,是测绘领域的一项先进技术,精度厘米级,可快速生成多种类型的三维地形地貌图。

    “有了这个‘帮手’,我们能一下获得大量数据,对遗址有相当准确的宏观认识,这在十年前都是无法想象的。”张晓峥说。

    只用了3天,雄安新区起步区100平方千米的测绘就完成了。生成的地图上,建筑、道路、农田、河流的形状、大小、位置清晰可见。

    “天上找土”更高效,地上布方也更精准、高效。

    2019年11月11日,南阳遗址西侧第4发掘区。

    发掘区内一个个规规整整的方形探方,给人一种莫名的舒适感,让人纳闷考古人都是“完美主义”。

    “是我们的布方设备升级了。过去用罗盘、皮尺布方,随着误差积累‘跑偏’成平行四边形是常有的事。”考古队员龚湛清从工具室取出考古队的新“帮手”——一根一人多高的杆子,头上顶着一个黄色主机“大头”。

    考古队员们叫它“RTK”,是一个精度厘米级的三维定位测量仪器,这家伙比罗盘、皮尺精准多了。

    “罗盘、皮尺三天布完的探方,RTK 1个小时搞定,还不会‘跑偏’。”龚湛清说。

    如今考古队的工作离不开这个“大头”,除了布方,对出土文物、遗迹的地理空间坐标的精细化采集、记录、测绘,都会用到它。

    龚湛清喊记者到他电脑前,要展示他们刚刚用实景三维建模软件制作的遗址3D影像图。

    电脑屏幕上,实体体积达数百立方米的第3发掘区,随着鼠标操控,放大、缩小、翻转,看整体,遗址形状、走向一目了然,看细微,夯土墙直径5厘米的夯窝都一清二楚。

    制作这张3D影像图,考古队其实只用了小半天。

    先给发掘区拍了500多张照片,选取其中关键的百余张,用实景三维建模软件给片中文物标记三维坐标,之后将照片传入电脑3D图像制作软件,合成。

    “队里的年轻人,‘玩’这些新技术,溜得很。”张晓峥感慨,就在3年前,他参加新乐伏羲台遗址考古,遗迹平面和剖面图还靠手绘。“绘图也是考古人的基本功,眼看要用不上了。”

    现代化,正在渗入考古工作的每个环节。

    责任编辑:张云

    下一篇: 调查|在线教育,新风口下机遇几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