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 分享
  • 燕赵抗疫群英谱|张天乐:争分夺秒不负生命之托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20-04-19 05:12:18
    语音播报

    燕赵抗疫群英谱|张天乐:争分夺秒不负生命之托

    河北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石家庄市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护士张天乐

    争分夺秒不负生命之托

    张天乐在武汉市第七医院穿好防护装备准备进入重症监护室。 本人供图

    4月16日,从武汉归来的第28天。张天乐依旧会不由自主地用手机搜寻武汉市第七医院的消息,“我觉得自己始终没有离开过那里,心情也依旧随着病人的安危起伏。”作为河北支援湖北第一批医疗队重症组的一员,他曾在那里战斗了48个日日夜夜。

    因为情况紧急,张天乐1月27日到达武汉接受了短暂的应急培训,便进入了“战场”。“虽是一名危重症专科护士,但第一次走进重症监护室,我还是紧张得出了一身汗。”张天乐说,飞沫、气溶胶都是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而所有戴呼吸机的病人几乎都需要吸痰,所以走进监护室无疑就处于病毒的包围之中。

    “重症监护,生命相托;抢救病人,争分夺秒。”深知肩上的责任,90后的张天乐义无反顾地迈进监护室的大门。

    除了被感染的风险高,监护室里工作强度也是最大的。按照规定,医护人员工作4小时要出去休息1小时。但是张天乐根本顾不上休息,常常是连续工作六七个小时。患者随时可能出现突发状况,他要一刻不停地检视屏幕、连接管、各种仪器和病人状况。

    “从吸痰到俯卧位通气以及肺部物理治疗,病人的一切都依靠我们。由于穿着好几层防护装备,我们消耗的体力成倍增加。”张天乐说。重症监护室里的第一个夜班,让张天乐至今难忘。刚接班,就遇到了一个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随后血压也开始下降,一番抢救后,患者的病情才稳定下来。这时,他早已大汗淋漓。

    “衣服湿透了,眼罩雾气蜇得眼睛直流泪,我们还要继续奔走,给患者抽血。重症患者本来脉搏就弱,我们又戴着4层手套,根本摸不到血管,只能凭着感觉下针。”张天乐说,那一夜,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他走了有15000多步。下班回到宾馆时,累得已经走不动路。

    “我是年轻人,睡一觉就能满血复活,明天依然会冲在最前面!”那晚,他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监护室里的日子,有苦也有甜。2月下旬,病区里转来了年过七旬的张大爷。起初,老人的心情有些许的害怕与恐惧。张天乐得知后,主动走到老人床边,跟他谈心聊天,“我劝他不要害怕,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战胜病魔,平平安安回家。虽然老人戴着呼吸机,但从表情里能看出,他的情绪已经开始慢慢放松。”

    看到张大爷用颤抖的手指了指旁边的水杯,张天乐赶忙把水杯送到了老人嘴边。由于使用了无创面罩,每次喝水的时间不能太长,张天乐就帮着老人先摘下面罩,喝上一口水,又赶紧戴上,吸氧后再喝水、再戴上……喝完水后张大爷已累得气喘吁吁,却吃力地竖起了大拇指。

    那一刻,张天乐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

    重症监护室的日子,张天乐的心情随着病人的安危起伏。只要看到有患者从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张天乐都会特别开心。3月3日,重症监护室终于有了空床,“治愈和好转的病人都多起来了,那天下班后,我们组的七个人个个兴高采烈。”

    奋战在武汉市第七医院重症监护室里48天,抢救危重症患者78人,全体医护人员零感染——这是张天乐所在的河北支援湖北第一批医疗队重症组在武汉的战绩。

    “这组数字已烙刻在我们心底,这是成绩,更是激励,激励着我们继续与病魔战斗,去救治更多患者。”张天乐坚定地说。(河北日报记者董昌)

    责任编辑:张云

    下一篇: 记者走基层|河北廊坊润泽国际信息港:向亚洲最大云数据中心集聚港迈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