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 分享
  • 邺城失落的珍宝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20-06-05 06:04:54
    语音播报

    邺城失落的珍宝

    邺城三台遗址

    一个暖风拂面的清晨,我们从石家庄一路开车南行二百余公里,来到临漳县的邺城古三台。走走停停,细细参观着遗址以及保存展示在这里的古建筑构件、碑刻等文物。

    当走到金凤台北面时,一排七开间的平房出现在我眼前,伫立于此,二十多年前的一段前尘往事浮上心头——不知道那些珍贵的宝贝去向何方,更不知何时它们才能重返故乡。

    临漳县,地处河北最南端,为邯郸市管辖的一个县,处于中原腹地,西望太行,东眺齐鲁。这里古称邺,历史上大名鼎鼎,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的美誉。战国时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发生于此,也是建安文学的诞生地,并出现过极度繁荣的佛教文化。

    古邺城位于今天漳河北岸的临漳、磁县交界处,东北距临漳县城约18公里,西北距磁县县城约5公里。

    古邺城初建于春秋齐桓公时,战国属魏国,为邺邑所在地,魏文侯时西门豹在这里做过邺令。汉代,邺城是邺郡治所。东汉末年袁绍作为冀州牧驻地于此。官渡之战后,曹操攻占邺城,营建邺都,修筑了三座高大的台榭——金虎(后改称金凤台)、铜雀、冰井三台,这里实际成为中国北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东晋十六国时期,后赵建武帝石虎迁都于邺,接着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相继在此建都。

    邺城除了在都城规划建筑史上对中国产生过深远影响外,其佛教的兴盛,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据史料记载,由于崇尚佛教,东魏、北齐时这里大量供奉各种佛教造像。邺城西侧的太行山一线蕴藏白石,尤以安阳、曲阳、房山等地白石为佳。因这种石料颜色洁白,质地坚实而又细腻,容易雕刻,人们就用这种宛若美玉的材料修筑宫殿,装饰庙宇,雕刻佛像,点缀堂室。因为从汉代开始用白石,后人便称之为“汉白玉”。

    东魏北齐的皇室贵胄笃信佛教,不惜重金选用大量名贵的汉白玉石雕造佛像。此时的佛教造像雕琢得十分精美,高、浅浮雕和透雕多种手法同时运用,龙树背龛式等融汇中西文化因素的造型横空出世,表现手法和造型艺术高绝,佛教造像艺术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所以这时候的石佛造像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珍贵的艺术品之一,为后世争相收藏。

    然而,邺城在北周灭佛和杨坚焚城中受到重创,大量佛寺被拆、被焚,佛教造像要么被砸,要么被僧徒掩埋地下,六朝名都彻底被毁。此后,斗转星移,历史变迁,漳水泛滥,迁徙无常,邺城城墙、宫室几乎荡然无存,城垣均湮没在地表以下,地面上仅存夯土的金凤残台和铜雀残台的东南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邺城遗址内陆续出土各种白石佛造像,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邺南城附近农田基建中出土了东魏武定,北齐天保、河清、天统纪年文字的单躯、三躯、五躯、七躯等几种北朝白石造像,其中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的五躯透雕佛(编号266号)、三躯的思惟佛(编号128号)、两件一佛二弟子的三躯佛(编号127、287号)和一尊单躯佛(编号129号),经专家鉴定,266、128、287号为二级文物,127、129号为三级文物,均属国家珍贵文物。

    邺城遗址距离县城较远,交通不便。20世纪50年代,政府为了保护邺城遗址,在金凤台上临时建造了一排硬山式的蓝砖平房,供工作人员看护之用。房子坐北朝南,共七间。

    1978年,临漳县文保所成立,所址就在金凤台上,负责保护周围的遗址。随着附近文物不断出土,文保所就把七间平房改成了仓库。20世纪80年代以后,久负盛名的古邺城逐渐成为探古访今的游览地。不过,古邺城三台中除了金凤台残存了高大的夯土台外,铜雀台几乎看不出模样,冰井台更看不出踪迹。为了吸引游客,展示邺城辉煌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末,临漳县文保所腾出金凤台上东侧的三间平房,改造成了一个不足一百平方米的历史文物陈列室,将包括编号266号在内的5件石佛造像和其他几十件文物陈列在展室,供人参观。虽然展出空间不大,但这些文物很有吸引力,展出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然而,由于改建文物陈列室经费紧张,文物的安全无法保证,留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果然,几年后,罪恶的魔爪就伸向了这里。

    责任编辑:张云

    下一篇: 知与行|坚持人民至上 不断造福人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