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 分享
  • 微访谈丨韩羽: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20-07-17 10:33:41
    语音播报

    微访谈丨韩羽: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

    近日,韩羽先生新书《我读齐白石》出版,录文50余篇,运笔轻松、言语诙谐,从细微处落脚,讲述白石老人为人作画的理、情、技、道,即便是话至“要害”,读来依然浅显易懂,且处处见趣。穿越近70年时空,将个妙趣横生的白石老人请至读者面前。近日,本报记者专访韩羽先生,听他讲述“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的白石老人作品,以及自己新书《我读齐白石》之妙。

    韩羽(左)接受河北日报记者韩莉专访。

    记者:在您这本新书《我读齐白石》中,到处都是趣, “趣画”离不开“趣眼”,这个“趣”在齐白石笔端藏身何处呢?

    韩羽:我这书里50多篇文章都在找“趣”,齐白石的画妙处极多,每篇说一点却也不能观其全貌。就拿开篇的《“半”字,大有文章》举例,他做的这幅《稻束小鸡》中有个半拉身子的小鸡。且莫小瞧这小鸡,虽然画上已有了八九只小鸡,唯它才是这画的“画眼”。因为恰是它的那半拉身子(另半拉身子被稻束遮住了)给了人们暗示——稻束后面可能还有小鸡。不仅使人们看到了稻束的前面,又使人们想到了稻束的后面,使画面的有限空间扩展成了画面的无限空间。草棵子配小鸡,九只鸡也好十只鸡也罢,平淡无奇,可是就因为这半只,画面变得活灵活现,视野无限。也正是有了这半拉小鸡,这画才圆满起来。在绘画上有个诀窍,叫完整的未必完整,不完整的未必不完整;真的未必是真的,假的也未必是假的。

    记者:照您说的,这半只小鸡是“画眼”,是庖丁解牛那把刀,可以窥一斑而识全貌,可我读您这本书却感觉亮点散落各处,一时很难取舍判断,不知哪里下手才能尽快读懂您笔下的白石老人。

    韩羽:借你一把“庖丁刀”。我在《“跋语”的跋语》中写道,最打动我的是齐白石为一幅昆虫画题跋“草间偷活”,这四个字的意思我解读为“为虫请命”。在一般人眼里,昆虫就是玩物,唯有齐白石这一句话展现出的是对花卉草虫的仁人之心,这是我在其他人画作中几乎没见到过的。读胡适《齐白石年谱》,见《白石诗草自叙》,其中记录了他颠沛流离的悲惨生活,自己遭受苦楚,就想虫子可能跟自己一样苦,恻隐之心大发,才有了“草间偷活”。那这些仁心的出处,便是生活中的种种际遇引发的感触,正如我们所说的“生活才是创作的源泉”,也应了画画的常说的那句“师古人还是师造化”中的“师造化”了。

    记者:关心绘画的人大多知道齐白石的衰年变法,他这个到晚年开始变法的“法”指的是什么,又如何去“变”,却似乎很少有人能说清楚,您是如何解读的。

    韩羽:很多人都会说到的齐白石的衰年变法,大多只说他在技巧上学了谁,发生了何种样貌的变化,事实上,他的变化不在“技”,而在“道”。

    齐白石50岁那年,他在端午节画了一幅画《菖蒲蟾蜍》,一眼望去,平平无奇,一个癞蛤蟆,一根菖蒲,这一类的画法极其多见。藤萝花草配个昆虫花鸟,画面显得活泛些而已。画中隐约有条黑线,一头拴着癞蛤蟆的腿,一头拴在菖蒲上。我不禁大笑:“癞蛤蟆被拘留了。”一幅无趣之画进化到有趣,居然一条绳子就够了,再探究便可发现,这画虽有趣,却是临摹扬州八怪之一李复堂的作品,知天命之年仿画此画,大概是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也一样顽皮的场景,这既可爱又讨嫌的顽皮之气便是童趣。而我想拿来做对比的另一幅画作,则是白石老人91岁所做《青蛙》,画面和前一幅很有几分相似,不过是癞蛤蟆变作青蛙,小绳儿变作了无意中牵绊住青蛙的水草茎儿。这一变,正像《论语》上那句话:“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青蛙自然比癞蛤蟆招人喜欢,绳儿到水草的变化才是神来之笔。前者是童趣,后者是天趣,四十一年才有了的这点“趣”变,才是衰年变法的“法”之所在吧。

    记者:提到齐白石,似乎总少不了那句“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个似与不似的“度”在哪里?“间”又做何解呢?

    韩羽: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一定是齐白石最早说的,不过要表达的意思类似,不必深究。就字面上看,似乎说的只是绘画技巧,事实上,早已扩充到作者与读者互动的层面。

    任何一个作品,绘画也好,书法也罢,抑或是诗歌、小说等艺术创作,什么叫做完整?画出来,写出来,印出来摆在那里,没经过读者鉴定以前,只能算是半成品,只有读者欣赏过并且和作者互动后的结果,才能算是成品。也就是说任何一部作品它都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努力,共同创造的。比如文学创作,你写的书,必须留有空间,不能大白话说透,否则就成了让人猜谜,谜面一出,谜底也掉出来,谁还会有猜的兴趣。但是,又不能全无提示,让人胡猜乱猜,要有线索划范围。

    如此说来,这个“间”字在此处的意思似乎就明白了,就是你留给读者思绪的跑马场,驰骋空间越大,马跑得越酣畅淋漓,但同时又要“知止而后有定”,这个“知止”就是在哪儿停,这个需要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过犹不及。要想做到这一步,需要看创作者与欣赏者的艺术修养功夫,由“技”而“道”了。

    策划:河北日报文化新闻部、河北日报视频工作室

    统筹:崔立秋、郝彦鹏

    编导:张晶、刘萍

    撰稿:韩莉

    摄像:李佳泽

    剪辑:李佳泽、王木者

    责任编辑:孙玉

    下一篇: 河北保定徐水区大午小学被责令禁止预收跨学期学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