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河北新闻聚焦河北
  • 分享
  • 【燕赵开新局年中看亮点】河北:绿水青山 颜值更高气质更好

    来源:长城网 2020-08-14 16:57:59
    语音播报

    【燕赵开新局年中看亮点】河北:绿水青山 颜值更高气质更好

    长城网记者 王林红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盛夏时节的燕赵大地,八百里巍巍太行,满山翠绿,碧水蓝天;湿地公园花团锦簇,城市绿道绵延贯通;田间地头,稻浪翻滚、瓜果飘香……大自然呈现的缤纷色彩中,那一抹抹绿色格外令人心旷神怡。

    2020年以来,河北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燕赵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找准靶向 驰而不息保蓝天

    “真没想到能有这么大的变化!现在这里空气清新、环境又好,再也不像以前黄沙漫天了。我以后要邀请同事来家乡旅游啦!”前来滹沱河游玩的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九门村村民底雪娟告诉记者,她平时在廊坊工作,很少回老家。这次回来正好听说这里开发得不错,就特意带上孩子过来游玩。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河北省坚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自下而上全面排查整改环境污染源和突出问题,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在邢台,德龙钢铁有限公司在原来雾炮抑尘基础上增加了雾帘——世界最大跨度异型PE膜封闭料场,实现全覆盖抑尘,年可削减无组织扬尘2601吨。

    “2020年我们计划投资14亿多元,开展6项环保治理,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德龙钢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国旗表示。

    截至2020年6月底,河北省钢铁、焦化等六大行业中已有350家企业1022个项目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或深度治理。同时,河北省结合产业实际,推进钢铁企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工作,持续评估和巩固减排效果。

    治本攻坚,重点突破,河北省打出压能、减煤、治企、降尘、控车“组合拳”——完成重点涉VOCs工业企业深度治理231家,完成石化等行业泄漏检测与修复142家;5.31万台工程机械和场内车辆等非道路移动机械完成编码登记,13232台非道路移动机械加装改造污染控制装置;交通运输污染逐步降低。

    如今,河北省空气质量持续好转,蓝天白云渐成常态,人民群众蓝天幸福感持续增强。

    2020年上半年,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49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15.5%,为2013年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低值;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5.31,同比下降14.5%;优良天数为119天,同比增加15天;PM2.5平均浓度4、5、6月连续三个月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统筹治理 倾力守护碧水清流

    “每天从河边经过,河水比前些年清澈了。”在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戴河入海口巡河的村级河长高俊平介绍说,巡查时,一旦发现有垃圾、污水入河,他就会及时处理上报。

    “对于河流来说,最大的污染源来自岸上,要想从根本上改善水质,就必须从源头下手。”秦皇岛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确保不让一滴污水入河,秦皇岛以“河长制”为抓手,大力实施河流生态综合治理。

    同时,他们开展达标排放专项整治活动,取缔拆除涉水重污染企业115家,关停违法涉水企业106家,停产限产涉水企业51家,涉水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率达到100%。封堵、整治各类入河排污口1764处。

    “在‘河长制’的推动下,秦皇岛河流水质明显好转,河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秦皇岛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域内戴河水质目前稳定达到地表III类,部分月份能够达到地表II类。

    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河北省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省委书记、省长任双总河长,5万余名河长、湖长“上岗”,“河湖健康”有了守护人。深化水环境统筹治理,突出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大力实施白洋淀、衡水湖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统筹实施工业污水达标整治、渤海综合治理、水源地保护等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全力推进水环境质量改善。

    2020年1至6月,河北省优良水体比例和劣Ⅴ类水体比例均达到“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74个国考断面中达到或优于Ⅲ类(优良)断面比例64.9%,比去年同期上升12.2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2.7%,比去年同期下降8.1个百分点。

    河北省13个国省考入海河流入海口断面水质全部达到V类及以上水质标准;近岸海域国考监测点位海水水质优良比例达100%。

    分类管控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和生态保护

    8月的崇礼,青山萦翠,碧海流云。站在张家口市崇礼区察汗陀罗小流域的一处山头远眺,满目葱茏,绿草与灌木纠缠丛生,阔叶树与针叶松和谐共长,绿色仿佛从未离开。

    “10多年前,山上都是光秃秃的,风沙干旱、水土流失是常事。”在这里土生土长的崇礼区水保站的工作人员张慧卿回忆说。

    现在,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洲。该流域林草面积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90%,林草覆盖率提高约40%。围绕北京冬奥会申办筹办,崇礼主动划定77.7%的生态红线区,进一步加大绿化造林力度。

    为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和生态保护,河北突出问题导向,狠抓源头防控、风险管控,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加快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全面开展工业废料等危险废物专项整治工作,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葱茏绿色在燕赵大地日渐扩展。

    2020年,河北省坚持摸清底数、分类管控,在全国率先完成河北省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获取近48万个监测数据。目前,全省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重点区域土壤污染得到控制,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全部划定,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全省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在唐山,采煤塌陷区变身南湖公园,风吹湖面波光粼粼;在廊坊,百万亩城市森林绿波荡漾,扮绿京津生态走廊;在邢台,昔日千疮百孔的矿坑建起园博园,千姿百态、摇曳多姿,成为“城市新名片”……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当苍茫大山抹去“满面尘灰烟火色”而焕发出新的生机,当“绿水青山”的生态愿景渐渐成为触手可及的生活美景,一个充满希望、信心满怀的美丽河北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链接】河北邯郸:加大绿色建设 废弃矿山变景区 

    长城网讯(记者 霍文龙)近年来,邯郸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决心攻坚矿山修复,全面补齐生态短板,加快建设绿美邯郸。以峰峰矿区、武安市等西部县区为重点,持续开展露天矿山环境治理攻坚行动,加强露天矿山环境治理,促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

    总面积6000亩的响堂山森林公园,是峰峰矿区实施矿山修复的重要成果。近年来,响堂山在全面禁采基础上,种植油松、侧柏等树木100余万株,修建山间景观路和步游道5000多米,成为集森林体验、森林旅游、森林休闲、森林康养于一体的城市中央花园。

    九龙山矿山生态修复公园是武安市一座典型的矿山修复公园,以自然地形地貌和山体绿化为基础,构筑“一心、一轴、一链、四区”的空间结构。“一心”即九龙山游客服务中心;“一轴”即康兴线旅游风景道;“一链”即生态健康绿道;“四区”即滨湖野奢营地区、圣泉农禅花谷区、山地休闲运动区、生态修复示范区。重点围绕道路、景观绿化及亮化、大门和游客服务中心及停车场、水系、基础绿化、抽水灌溉等六大工程,打造集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五位一体的“生态休闲体验区”。武安市遵循“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建则建”的原则,先后投资2亿元启动了70处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的紫山曾有40多处废弃矿场。近年来,邯郸市丛台区深度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启动实施紫山区域废弃矿山整治、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工程,打造桃花谷、湖心岛、梯田花海等各类生态景观,让昔日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重焕生机。修复建设了紫山公园,在原矿渣沟基础上修建了库容30万立方米的紫云湖,完成绿化面积6500多亩,栽植各类树木80余万株,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16%提升到了93%,年游客量达20万人次。

    【链接】河北沧州:开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加速键”

    长城网讯(记者 董肖飞)一台台挖掘机在轰鸣作业,一队队工人们在挥汗劳碌,这是日前在大运河南湖文化街区提升改造项目工程现场随处可见的施工场景。

    据了解,南湖文化街区提升改造项目是沧州市确定的城市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2020年10大重点项目之一,总面积约3300亩。该项目通过发掘南川楼村历史文脉,改造南川老街,再现南川楼、朗吟楼,活化利用无线电二厂和铁路给水所,修复河滩地生态,再现莲池古渡等措施,打造既能再现、传承沧州大运河历史文化,又能满足新时代运动休闲生活的开放性运河非遗文化街区。

    其中,原南关口、张家坟两村旧址“几字湾”区域以生态修复为主,并按照工程精致化要求,认真做好路、草、花、树、楼五篇文章,再现莲池古渡,打造渡口前街、“缙园”等项目,着力建设“丰草繁花碧水流,河曲千载济沧州”的滨河生态空间。

    目前,虽受疫情影响,但“几字湾”项目进展顺利,设计方案和滩地地形整理基本完成,预计今年10月份前可建成开放。

    近年来,沧州市积极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牵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再上新水平。2020年,沧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共谋划实施重点项目61个,总投资276亿元。其中,中心城区共10个,总投资102亿元。这批推进实施的系列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内涵,拓展休闲、旅游、文化和产业发展功能,进而带动中心城区全面提速提质发展。

    沧州市大运河办相关负责人说:“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给沧州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城市建设品质提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积极推进吴桥杂技文化名镇、东光生态文化名镇等7个特色文化名镇建设项目,把东光、南皮、沧县、青县等地大运河沿岸文化景点串珠成线,统筹产业、生态、文化旅游等多种功能,真正让老百姓享受到运河带来的幸福生活。”

    【短评】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长城网评论员 郭慧岩

    6年多来,石家庄市民王汝春老人拍摄的2300多张同一地点的照片里,景色从模糊到清晰,天空由灰变蓝,这本“天空日记”是河北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写照。

    这些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成绩有目共睹。

    2020年1至6月,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为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5%。全省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5.31,同比下降14.5%。优良天数为119天,同比增加15天,空气质量达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河北省13个国省考入海河流入海口断面水质全部达到V类及以上水质标准;近岸海域国考监测点位海水水质优良比例达10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河北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不断优化,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变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在创新中不断完善,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改变背后,是全省上下勠力同心、攻坚克难。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未来,河北将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保持韧性与耐力,扎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相信,一个繁星闪烁、青山如黛、美丽富足的河北正向我们走来。

    责任编辑:赵耀光

    下一篇: 7月70城房价出炉:石家庄、唐山、秦皇岛新房价格上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