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 分享
  • 钩沉|朱柽之:隐于题跋中的收藏家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20-10-15 03:39:24
    语音播报

    钩沉|朱柽之:隐于题跋中的收藏家

    朱柽之。 张玉宇供图

    ■阅读提示

    朱柽之,河北永清人,清末民国初期收藏家。

    他收藏丰富,涉及书画、金石拓本、手稿、刻本、甲骨等多个领域,且不乏善本精品,且与罗振玉等收藏大家往来借赠。

    他去世后,其藏品流散海内外,或保管于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图书馆,或被私人藏家收藏,近年来在收藏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同时,他热心地方教育事业,参与创办现代学校永清存实中学校。这所学校是永清县中学教育的历史起点,是河北省重点中学永清县第一中学的前身。

    或许由于朱柽之从事收藏时间不长,名号与藏书印章又多变,加之世事动乱,朱氏后人举家迁居北京,史料寥寥,学界对他的认识和研究,大多从其为藏品所做题跋入手。但研究者认为,朱柽之确是一位值得继续研究的河北近代收藏家。

    与罗振玉往来借赠

    曾为朱柽之所藏的董其昌《飘渺云烟图》及朱柽之题跋。景三郎供图

    1901年春的一天,家住直隶省永清(今廊坊永清)的朱柽之,收到一封信,寄信人是学术名家、收藏大家罗振玉。

    “玖玬先生(朱柽之号玖玬)有道:

    ……尊藏竟有房仁裕碑,闻之惊喜欲狂……千祈赐一录,百朋之赐,拜惠无地。弟……所恨为职司所困,不获拜见君子。至憾至憾。兹再呈拙刻六种、拙刻三种,祈不吝赐教,至幸,并希时赐教言,无任祷企。此请道安。春寒,维珍卫。

    教弟罗振玉再拜。廿九日”

    这一年,罗振玉35岁,朱柽之42岁。信中,罗振玉用极为尊敬、谦卑的语气,向其借阅金石拓本并赠以刻书。

    《永丰乡人手简》一书,记录了朱柽之与罗振玉书信往来、借索奉赠的这段往事。

    由此可见,在清末收藏界,朱柽之已颇有名声。

    “永清的猪(朱)杀不得,永清的梦(孟)做不得,永清的钟敲不得。”这是永清当地的民谚。

    朱柽之所在的“朱”家,是永清朱、孟、钟三大旺族之一。

    朱氏家族祖上多有功名,恪守耕读传家,兼营实业。支系家族设有茂德堂、顺德堂、滂喜堂、辅长堂等堂号。

    朱柽之生于咸丰九年(1859年),属于滂喜堂一支。

    他早年就读于永清益昌书院,旧学功底深厚,尤以书法见长。

    这样的书法功底,体现在朱柽之诸多藏品的题跋上。

    例如,朱柽之在所藏傅山《金刚经》上的题跋,业内评价,“寥寥数字,用笔精严干净,结字纵长,隐见北碑意趣”。

    光绪十一年(1885年),朱柽之入京参加乡试,住在法源寺,因此机缘与京城名流熟识,并开始广泛收藏图书古董,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今天,直接记录朱柽之的史料寥寥,对朱柽之的研究,更多来自于他所藏书画上的题跋。

    朱柽之的生年,就是由他的题字推算得来,而卒年,至今尚无定论。

    晚清目录学家贺葆真记录,北京琉璃厂一家主营碑帖的书店怡墨堂,曾在1914年售卖朱柽之藏书。有学者据此推断,朱柽之已在1914年之前去世。

    笔者考证朱柽之收藏过的董其昌《飘渺云烟图》手卷,上有朱柽之两段题记。其一记有题写时间为“甲寅新岁”,其二“又记”中朱柽之记下自己“时年五十又六”。

    题记中的“甲寅”年为1914年,若这一年朱柽之56岁,减掉虚岁一年,正好与1859年出生吻合。

    由此推断,1914年朱柽之可能仍然健在,一生中大约有30年在致力于鉴藏。

    作为收藏家,朱柽之有个特点,名号、书室名、藏书印章多变。

    朱柽之名号很多,除名柽之、字淹颂外,还有“玖耼”“九丹”“琴客”“震旦第一山樵”“松广老人”“与石居主人”等。

    朱柽之的书室也有多个名字。如“从碧簃”“滂喜堂”“松广”“紫阳精舍”“与石居”等。

    朱柽之的藏书印章也极多,有“朱柽之印”“柽之印信”“朱九丹”“九丹鉴藏”等二十余种。

    名号、书室名、藏书印章多变,大约在五十多岁去世,藏品流散,可能都影响了后世对朱柽之的关注和认识。

    近年来,朱柽之的多件藏品受到学术界、收藏界关注,对这位河北近代收藏家的研究也在增多。

    收藏不乏善本珍品

    留有朱柽之名号“玖耼”和藏印的藏品。景三郎供图

    朱柽之的收藏种类繁多,以集部抄本、金石碑版最多,其中最早的为南宋抄本,其他以明刻本、清初抄本为主。

    他去世后,他的藏品辗转被海内外图书馆和博物馆收藏,还有部分流入私人藏家手中。

    朱柽之的藏品中不乏珍品,很多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辅助史料。

    1909年,朱柽之记录了他在北京的一次购书收获:“《笥河文集》底本五册,《笥河诗集》底本二十册(删而未刻之作咸在)”。

    笥河,是清初文献学家、收藏家、学者朱筠的号。

    朱筠诗文正式刻本《笥河文集》16卷、《笥河诗集》20卷,均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有藏。

    而朱柽之所藏,是更为珍贵的刊刻汇集前的底稿本。

    《笥河诗集》底本的其中一册《嶰谷集》流入日本,现藏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其中有诗集刊刻时未收入的诗29首,多首还附有朱筠创作手记,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海内外各大图书馆所藏朱柽之的藏品还有很多。明嘉靖内府刻本《大明集礼》36册,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康熙时期姚培谦《松桂读书堂集》、朱锡庚《未之思轩杂著》底稿本,藏于日本东京都大学文学部图书馆。

    明永乐刻本《历代名臣奏议》和《水镜诗集》、万历刻本《弁州山人续稿》、明正德刻本《篁墩程先生文集》、明弘治刻本《石田稿(沈周著)》、清抄本《唐大诏令集》等,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此外,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馆等,也都有朱柽之的藏品。

    朱柽之的部分藏品,后世估值很高。

    2014年12月2日,北京一场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展出了清康熙年间宫廷画家周道的《李煦行乐图》手卷,引发学术界尤其是红学界的关注。

    手卷上有朱柽之的鉴藏印“朱氏九丹审定书画印”等,表明也曾是朱柽之的藏品。

    李煦、曹寅和康熙之间有多重姻亲关系,关于李煦的研究,也是当前《红楼梦》研究的重要课题。

    此幅手卷最终以1863万元成交,超出估值的六倍。

    2011年“季羡林先生藏书”专场中,以494.5万元人民币最高成交价成交的《钦定全唐文》,也曾是朱柽之藏品。

    收藏界多知晓朱柽之好收藏集部抄本、金石碑版,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朱柽之还收藏甲骨。

    清华大学图书馆收藏的部分甲骨,就曾是朱柽之“滂喜堂”的收藏。

    2006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在网上展示了其收藏的部分甲骨,并在介绍中提到:馆内共收藏有甲骨1755块,兽骨233块,尤其以潘氏旧藏“滂喜堂藏龟”令人瞩目。

    潘祖荫是清代著名收藏家,其收藏以书画和铜器居多,未见收藏甲骨。而且,潘祖荫1890年去世,如果“滂喜堂藏龟”确为潘氏所藏,甲骨文1899年由王懿荣发现的说法,就要重新审视。

    这个问题,在2017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学者马季凡、徐义华关注。

    他们发现,收藏甲骨的精致木盒上除“滂喜堂藏龟”刻字外,还契刻有“庚戌九炢玖耼”“震旦第一山樵”等字样。

    “玖耼”“震旦第一山樵”都是朱柽之常用的号。

    通过考证,他们确认,清华大学所藏的“滂喜堂藏龟”的旧藏者,不是潘祖荫,而是朱柽之。

    创办永清首座中学

    留有朱柽之题跋、藏印的藏品。 景三郎供图

    朱柽之曾自称,“无他嗜好日以金石书画自娱”。其实,这位收藏家一直热衷于地方教育事业,并作出了重要贡献。

    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永清作为县学的益昌书院停办。

    为了接替县学,给永清当地学子继续求学提供条件,作为乡贤的朱柽之在母校停办后不久,便创建了私立启智学堂。学堂由朱柽之出资,在永清城内租借校舍,聘请永清名士钟继斋为教师。

    1907年,他又与英国传教士鄂方智共同谋划,利用英国钦差交由鄂管理的永清庚子教案的赔款合办学校。

    1908年,以朱柽之创办的启智学堂为基础,租用永清县城东关一处教会用地,建立了永清私立存实小学堂。“存实”之名,取“因启智之旧,肇存实之新”之意。数月后,学校改为永清存实中学校。

    永清存实中学校,是永清县中学教育的历史起点,也是今天永清县第一中学的前身。

    在永清县第一中学校史馆里,悬挂着创办人朱柽之的照片,也讲述了这所近代新式中学创建之初办学的高标准、严要求。

    学校实行清政府颁布的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系统学制。

    第一年开学招收了6个班,学生100余人。甲、乙、丙为中学班,丁、戊、己为中学预备班,择优递升。

    课程设置上,有汉文、英文、历史、地理、数学、科学、图画等,并于1933年、1941年分别增设植物、动物、化学、公民和卫生、日语、体育等课程。

    学校还高薪招聘管理层和教师,汇聚了众多英才来校任教,同时降低学费,对学生实行宽进严出。

    当时,学校校长月薪120元,理科教员月薪70元-80元,汉文教员月薪50元-60元。

    办学两年内,学校未向学生收取学费。至1917年,建校十年间,收取学费合计只有688.5元。

    建校初期,教师数量短缺,有的教师每周任课多达26课时,校长也要执教授课。

    第一任校长英国人甘德华兼授英文、数学、科学,第二任校长英国人马百熙兼授英文、数学,直到1934年,时任校长宣印谭仍兼任英文教师。

    学校建校之初,硬件配套就力求完备。学校拥有房产81间,设有仪器室、实验室,可供15组学生分组使用,后期还建有40亩地的体育活动场。

    学校治学严谨,严把质量关,不合格的学生不准升级,毕业考试不及格者不发给毕业文凭。

    宽进严出的标准下,1913年第一届中学毕业生仅6名,1915年中学毕业生9名,1916年毕业6名,未毕业的学生不留级则退学。

    教学质量名声在外,1929年起,存实中学校毕业学生可直接保送燕京大学。很多外地学生纷纷到存实中学校就读。

    因此,存实中学校培养了一批高水平学生,为清华、燕京、南开、汇文等大学输送了众多人才。

    历史学家雷海宗、抗日英雄胡春航、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王鸿辰、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刘君杰等,都是从存实中学校走出的学子。

    民国七年(1918年),存实中学校另一位创办人鄂方智在一篇回顾建校十年发展历程的文章中写道,“夫存实学校开办已十年矣,其所得之成绩,半由朱君及他管理员中国教习等扶助之力,半由……斯校校长热心擘画之功。”

    (本文写作参考了《清华大学藏“滂喜堂”甲骨的来源与朱柽之其人》《河北藏书家朱柽之事迹钩沉》两篇文章)

    景三郎

    ■相关

    朱家后人永清寻根

    在收集整理朱柽之史料过程中,笔者同时也在寻访朱家的后人。

    201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认识了来自北京的朱虹女士。从她的二哥、86岁的朱纬曾先生的回忆中,得知,他们一家祖籍永清,是朱家的后人。

    朱纬曾在一篇诗体回忆录中写明了朱家的四个堂号:茂德堂、顺德堂、滂喜堂、辅长堂。但永清朱氏家族一共有几支,现在已经无人能说清楚。

    朱纬曾、朱虹属于朱家“辅长堂”一支,在抗日战争期间,这一支大部分迁往北平定居。新中国成立后,和永清的朱氏家族人逐渐失去了联系。

    而朱柽之“滂喜堂”一支的后人,至今没有消息。朱柽之去世后,他的藏品迅速流出,想来可能他的后人当时处境十分艰难,抑或这位收藏家没有留下后人。

    很长一段时间,朱纬曾都不知道朱柽之是他们家族的前辈,还是通过朱柽之的滂喜堂印认定的。

    不过朱氏家族好读书、热衷教育的家风,传承至今。仅朱家“辅长堂”一支就先后有十几人成为教师,在海内外大学、中学任教。

    2019年6月16日,朱虹家中三代11人到永清寻根。

    笔者联系永清县国家级非遗项目“秸秆扎刻艺术”传承人徐艳丰先生,一同带他们前往永清县公安局院内,那里是朱家大院的旧址。

    徐艳丰先生还记得当年朱家大院高大宽敞的府门和高台石阶。公安局院墙外的三株老槐树,根深叶茂,据徐艳丰先生说树龄都在百年以上,应是朱家祖先亲手所植。现在成为朱家大院唯一的见证。

    朱虹一家人还前往了永清一中,当年的“存实中学校”。朱虹的父辈们曾在这里读书,朱虹的父亲朱尔田还曾在这里任教。

    更为珍贵的是,朱家还保存着一枚朱虹伯伯朱尔准在“存实中学”读书时,获得英语演讲第一名的银质奖牌,奖牌正面刻着“第一名”三个字,背面清晰刻着“京兆永清存实中学”“英文演说奖品”“民国十四年(1925年)秋季”字样。

    这枚奖牌也成为永清一中校史文化考证的珍贵实物。

    朱家人的寻根之行,只是中国众多家族寻根故事中的一个。战乱曾让人们背井离乡,和平让人们重返故土。

    无论何时,我们都深爱着这片土地。

    文/景三郎

    责任编辑:张永猛

    下一篇: 人物|张岩:刑警本色30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