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 分享
  • 聚焦第七个国家扶贫日|河北:在收获的田野上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20-10-18 05:59:53
    语音播报

    聚焦第七个国家扶贫日|河北:在收获的田野上

    10月17日,阜平县顾家台村村民冯海花在果园采摘苹果。 河北日报记者史晟全摄

    编者按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脱贫攻坚也走到了2020年10月17日——第七个国家扶贫日。7年来,经过不懈努力,全省人民特别是贫困人口,实现了不同的“收获”:多年偏居落后深山区的村民,或住在危房中的农户,因易地扶贫搬迁或危房改造,收获了“安居”;没有固定收入,或岁数偏大的贫困户,因就业于村里的扶贫车间、微工厂,实现了稳定增收,收获了“富裕”;疾病缠身的群众,因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长期护理险等多重保障,收获了“健康”;基本生活、住房、医疗等有保障的百姓,因文化产业的带动,收获了精神上的“幸福”……河北日报今日推出《在收获的田野上》专刊,选择了几个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农户,实地看看脱贫攻坚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沉甸甸的收获。

    阜平县骆驼湾村唐宗秀——

    花样生活一天比一天美

    □河北日报记者 徐 华

    10月17日,阜平县骆驼湾村,秋意正浓。在村民唐宗秀老人家的小院里,黄色的雏菊、粉色的石竹、紫色的三角梅等几十盆鲜花开得娇艳动人。

    “我喜欢花,以前家里穷,有人笑话我‘都快吃不上饭了还养花’。不怪别人说,7年多前,俺家一年的收入才八九百块钱,住的是非常破旧的石头房,冬天取暖就靠一个火盆,养啥花都过不了冬。”作为骆驼湾二号院的主人,唐宗秀正在给参加脱贫攻坚实践课堂的队员们讲述她的脱贫经历。

    “九山半水半分田”,唐宗秀祖祖辈辈靠山却“吃”不上山。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冒严寒踏着残雪来到骆驼湾。“那时,俺家胡同口的路坑洼不平,雪后更是难走,俺挽着总书记的胳膊走进家。他鼓励俺们‘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唐宗秀动情地说。

    那天晚上,唐宗秀躺在被窝里睡不着。在她看来,住上新房就是“顶好”的日子。

    青砖灰瓦黄泥墙,地暖双层玻璃窗……2016年国庆节后,唐宗秀家作为骆驼湾村首批旧房改造提升的住户住进了新房。“过去在石头墙外抹一层黄泥那是因为穷,如今在青砖墙上涂涂料是时尚。新房冬暖夏凉,种啥花都行。”提起新房子,唐宗秀笑得比院里的花更好看。

    “要想让乡亲们真正富起来,没有产业可不行。”骆驼湾村党支部书记顾瑞利说,他们建起了食用菌大棚,搞起了高山苹果种植,电商平台更是把大枣、小米等山货卖到了大城市。

    唐宗秀和老伴儿岁数大了,干不了重活,本以为搭不上这趟致富车。没想到,去年5月,村里的民宿旅游项目正式运营,她和老伴儿成为经营民宿旅游项目的公司员工,专门负责打理花草,每人每月工资2100元。

    “这还不算,俺们老俩每人每月还有108元的养老金,家里的4亩地每年流转金4000多元。”唐宗秀的老伴陈德印说,不愁吃喝、手有闲钱,这曾是他想到的最美的日子。

    据该村民宿旅游项目负责人齐剑介绍,今年国庆节期间骆驼湾接待游客9万多人次,营业额超过50万元,曾经的穷山窝已变身旅游打卡地。

    村里有产业,村民有事干,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来创业。去年8月,唐宗秀的三女儿陈三妮从北京回村发展,还把在城里上学的孩子接到离骆驼湾村不远的镇上读书。

    黄土“生”金,山里娃再也不用为了挣口饭远走他乡。说起三妮回来工作,唐宗秀满脸幸福:“现在的日子那真是一个好,花样生活一天更比一天美”。

    阜平县顾家台村果农冯海花——

    日子比高山苹果还甜

    □河北日报记者 寇国莹

    10月17日上午,暖暖的阳光,为阜平县顾家台村东的果园洒下一片金黄。只见高山苹果树如伞如塔,一个个红灯笼似的苹果缀满枝头。

    枝头摇动处,果园承包户冯海花正小心地将一个个苹果摘下来,放到手中的提篮里。干活累了,咬一口苹果,香汁四溢,“这样的日子比高山苹果还甜!”

    “山还是那片山,但景致早就不一般了。谁能想到这里还能种出‘金疙瘩’!”爽朗的笑声中,冯海花的脸上绽开了“幸福花”。她说,过去村民的收入就是在山上种点玉米、土豆,靠土里刨食,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日子哪像现在这么美?!”

    顾家台村海拔高,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条件好,且山地昼夜温差大,具备发展高效林果产业的自然条件。可是村民没技术、缺资金,更不懂市场,就是种植果树也卖不上好价钱。

    发展高效产业是扶贫脱贫的根本出路。从2015年开始,阜平县阜裕公司先后流转了村里的407亩山坡地,发展高山苹果种植,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产业覆盖全村150户,村民可享受土地流转金、打工薪金、股金分红“三金”收益。

    顾家台村党支部书记陈国说,产业发展起来,村民就有了稳定的活儿。苹果从开花到摘果有9个多月,管理难度高、劳动密度大,还有较强的技术性。这就需要用大量的人工,也为全村人提供了就业的机会。

    “家门口就能挣钱,一天能挣70元!”冯海花是第一批到果园务工的村民。可最初听到招工的消息时,她先是高兴,后是犯怵:种植苹果没经验没技术,人家要吗?

    “没技术不要紧,专家教授手把手教。”陈国一席话,解开了冯海花的心头锁。

    果树进入盛果期,冯海花的种植技术也成熟了,胆气足了起来。“咱也要当新时代的农民,这日子才有奔头!”今年4月,冯海花主动向公司请缨,承包了村东的180亩苹果园,从打工者变成了果园管理者。

    “4700棵果树,每棵树挣管理费13元,上交一级果每斤还能挣0.8元……”收工后,冯海花带着记者来到她家整洁明亮的小院,掰着手指头一笔笔算今年的收成,“刨去人工成本,一年下来怎么也能挣上4万元!”

    “产业越来越兴旺,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美!”陈国说,在包括林果业等多重产业覆盖下,顾家台村村民收入节节攀升,2019年底,人均收入就超过16000元。

    责任编辑:张云

    下一篇: 河北乐亭“光明行”志愿服务队:“有呼必应,有难必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