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 分享
  • 河北省疾控中心藁城流调队:抽丝剥茧破“悬案”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21-01-17 04:54:07
    语音播报

    河北省疾控中心藁城流调队:抽丝剥茧破“悬案”

    抽丝剥茧破“悬案”

    ——河北省疾控中心藁城流调队“侦查”记

    “某某,某市某区人,现居住某小区,某月某日经过某处……”疫情期间,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类似的确诊病例活动轨迹通报。

    这些来自疫区最前线的“一手素材”,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字,却能为医治、消毒、管控、处置等工作环节提供科学参考,迅速斩断疫情蔓延链条。

    每一个时间点、每一条细节的背后,都是无数个奋战在一线的现场流调人员夜以继日的辛苦付出。近日,记者采访省疾控中心藁城流调队队长回延良,揭秘流调队员抽丝剥茧破“悬案”的过程。

    时间细到几时几分,最顺利的也要问三四个小时

    “丁零零……”1月12日23时,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划破夜的寂静:“某村某某患者确诊阳性。”

    自1月5日进驻藁城开展流调以来,这样急匆匆的电话每晚都会响起。

    接到通知,流调第一时间开启。根据提供的联系方式拨过去,得知对方正在收拾行李,当晚全村村民要转运到隔离点。

    “立刻出发,必须把患者拦住!”回延良深知,和病毒赛跑必须争分夺秒,每耽误一分,传播风险就高一分。大巴车和隔离点都是密闭空间,如果阳性患者跟随全村转运,后果将不堪设想。

    N95口罩、护目镜、乳胶手套、防护服,做好个人防护,他和队友迅速赶往现场,不敢有一刻耽搁。

    事实上,考验流调队员的,绝不仅仅是速度。

    和记者做采访、警察做笔录差不多,现场流调的第一步是:问。

    轨迹中一句简单的“某某于某日几时几分乘坐多少路公交车”背后,可能是好几名流调员反复追问几个小时的结果。

    “时间精准到每一分钟都不为过。”回延良举例说,就比如病例说坐过车,那就要问坐的哪趟车,几点几分坐的车,和谁一起,戴没戴口罩,坐在什么位置,旁边有几个人,在哪里下的车。

    一下回忆十几天,记不清了怎么办?“历史记录可以帮忙。”回延良介绍,现在大部分人都使用聊天、支付软件,我们还可以通过大数据、监控录像等帮助患者回忆具体细节。

    虽然有新技术助力,但即便是最顺利的流调,也要花上三四个小时。经过对这名阳性患者连夜流调,最终确定了5名密切接触者,这让回延良深深松了一口气。

    农村人口居多,方言、年纪大等增加流调难度

    从武汉到新发地再到藁城,回延良曾参加多次新冠疫情流调工作。对比以往流调,他认为,此次的主要特点是面对的农村人口居多。

    这给流调工作带来诸多难题:一些老年人只会说方言,沟通起来困难;年纪大,记忆力差,常会回忆不全。

    他们开展流调工作没多久,就碰到了一个棘手案例。患者是一位69岁的农村老太太,1月6日发病,被送往定点医院救治。

    对老太太进行电话流调,由于只会说方言,无论流调员怎样竖起耳朵听,一句都听不懂,流调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一位流调员想出个好主意:找个当地人,给大家当“翻译”。“翻译”很快到位,话是能听懂了,可是很快又发现第二个困难——年近70的老人,记忆力已经明显减退,无论怎样提示,都想不起几天前干了什么。

    调查又一次戛然而止。

    怎么办?老人想不起来,就扩大流调范围,请子女等共同生活的人一起帮忙回忆。这招很快见效,从子女那里问出一个重要线索:老人曾于2020年12月28日到本村参加婚宴。

    终于对上了!老太太是在婚宴上被传染,另有多个确诊病例在这次婚宴上有暴露史、接触史。

    流调人员继续追踪,经过大量调查了解到,当天共摆了25桌、200多人出席,立即对这些密接人员采取了隔离措施。

    耗时耗力辨真伪,追查还原传染“图谱”

    不是所有的患者或疑似病例都能密切配合调查,这也给流调工作带来困难。回延良就曾遇到这样一个案例。

    1月9日,一名大学生确诊。电话流调时,大学生自述,2020年12月31日学校放假,打网约车回家后,直到1月3日封村,再也没有出过门。

    为了弄清患者是从何处染上病毒,流调队员找了他五六次,梳理发病前14天的行动轨迹。

    亲友、网约车司机、同学、宿舍舍友……流调人员使出浑身解数,对这14天里他接触的每一个人逐一排查。

    蹊跷的是,这些人都没问题。

    “直觉告诉我们,他一定隐瞒了一些事情。”回延良说,一切只能回到原点,他们重新找到患者。然而,患者坚持称,31日放假回家后从未外出。

    无奈之下,流调人员一次次打电话联系,对他讲完法律讲道理:“第一,法律规定公民有义务配合调查,隐瞒事实要承担法律后果。第二,和你接触的都是家人朋友,因为你隐瞒可能导致更多人被传染。”

    几经电话回访之后,这位大学生终于松口了。1月1日下午,去村子附近营业厅办理业务,进大厅后与营业员面对面交流,没有戴口罩。1月2日下午,带大姐、二姐家孩子去室内游泳池游泳。

    这桩“悬案”最终破解。这位患者与营业厅内的感染源建立了流行病学联系。14人作为新增密切接触者,16人作为次密切接触者,立即被隔离观察。

    大胆猜想小心求证,抽丝剥茧找到关联

    “破案了!”调查人员一声兴奋的大吼,打破了深夜的寂静。让调查人员如此兴奋的,是前几天已经公布轨迹的一桩“悬案”。

    患者A是一名中学生,身边没有确诊病例,行动轨迹也非常单一,一直是家和学校两点一线,始终没有找到传染源。

    这样的流调结果,让回延良和同事们颇为迷茫。看上去没有任何机会感染,究竟哪个环节才是真正的“元凶”?

    正当调查人员一筹莫展之际,几天后一次病例报告“回头看”,让案件有了转机。在这次“回头看”中,确诊的本村中学生B进入大家的视野。

    原来,梳理到确诊病例B时,发现他曾经去过当地一个补习班。回延良心里一个激灵:“都是学生,A有没有去过补习班?”

    “只有大胆猜想,小心求证,才能一步步接近真相,力争找到关联。”回延良深有感触。

    果然,在进一步调查中发现了这个遗漏的环节。经过反复询问,病例A曾在同一时间段去过补习班。这个信息在初期接受调查时,A并未讲述,因为“觉得这是很平常的事情”。

    而就在同一时间段,病例B也在此补习班上课。场所拥挤、空间小、空气流动不畅,几乎没有人戴口罩,这种环境极易造成病毒传播。

    根据蛛丝马迹,将一个个看似毫不相关的片段,串成一条条紧密相连的链条。就这样,补习班里的病毒传染之谜逐步被解开。

    类似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通过对多个病例疫情报告开展“回头看”,使原有的密切接触者从两三千人增加到五六千人。

    这些案例只是流调工作的冰山一角。每一个病例身后都可能是一个传播网,流行病学调查正是发现这个传播网,斩断传播链条的第一步。(河北日报记者周洁)

    责任编辑:张云

    下一篇: 坚持“五到位”!河北气、煤、电供给总体有力有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