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 分享
  • 家长群成隐形压力 家校共育须厘清责任边界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21-03-02 05:34:13
    语音播报

    家长群成隐形压力 家校共育须厘清责任边界

    日前,有媒体报道一位家长因不满老师布置任务而退出家长群,引起广泛关注。原本畅通家校沟通渠道的微信群,为何逐渐成为家长隐形负担,甚至直接被家长调侃为“压力群”?

    家长群里“硬性指标”成隐形压力

    “群里要求完成的硬性指标太多。”家住石家庄的纪先生,把家里两个娃的家长群全部置顶,生怕漏掉老师的安排,“怕错过什么重要通知,老师不高兴。”

    作业拍照打卡、截图上传提问、孩子健康情况汇报、收到回复、监督孩子携带相应课程所需工具、作业批改……如今,作为家校沟通的重要媒介,家长群里的一些隐形负担慢慢显现出来。

    “有时候老师会让在群里上传作业电子版,有时候要求家长自行打印、批改并签名拍照上传。”在省直某单位上班的李女士的女儿上五年级,为了完成老师要求的作业留痕反馈,特意买了一台小型打印机。

    除了监督孩子的学习和作业情况,微信群里一些需要配合完成的任务,同样让家长不胜其扰。

    “请各位家长务必完成学习任务,后台将会统计各班完成情况。”“请根据要求完成网上竞赛答题,学习时间到本周四晚8点……”采访中,纪先生向记者展示了孩子班级群里一个月内需要完成的3项“学习”任务,包括消防安全知识、普法教育等。学习形式为关注指定公众号,或是进入小程序内按步骤完成学习内容,有的则需要下载APP,绑定手机号码,详细填写学生学校、班级、姓名等信息。

    通知说是让家长组织孩子学习,但纪先生表示,指定的小程序里6个学习单元需要连续学习,有些内容他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孩子了。“再说他们大多没有手机,回家作业就很多了,根本没时间弄。”纪先生坦言,不仅是他,身边的好多家长都是自己在手机上帮孩子完成学习答题任务,按要求截图上传,这似乎已成为家校心照不宣的“常规操作”。

    “家长群里频繁的通知、反馈和任务安排,正加剧家长的焦虑情绪。”河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系教授潘新民表示,家长群变“压力群”是家校合作功能的异化,划分权责是家校开展合作的前提和基础。

    明确家校育人边界和责任

    “家长和教师间的关系是合作而非对立。”潘新民解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边界主要体现在教育空间、教育时间、教育内容、教育职能等方面,家庭教育多是在家庭生活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教育形式,没有固定的时间或者场所限制。家校育人合作中,家长应在培养孩子性格品质、道德规范及健康的生活习惯等方面发挥作用。

    比如“家长批改作业”这一现象,就是家校责任的错位。潘新民分析,一方面许多教师每日的工作量较大,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按时完成,便将一些简单的批改作业和检查作业工作交给家长。有的则是老师希望家长能够关注监督孩子学习,但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和交流形式,逐渐演变成让家长批改作业,导致教师职责的转移。

    “家长可以辅导孩子学习,但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替代教师的职责。”潘新民表示,批改作业是教师应该履行的教育教学职责,家长批改作业偏离了教育的本义。

    教育部日前作出回应,要求坚决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对于要求家长完成或是批改作业等行为,将发现一起,严处一起。事实上,2019年省教育厅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河北省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实施方案》中就明确要求科学合理布置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批改作业,坚持做到教师留的作业亲自及时批改。

    对于家长群里要求的多种形式的答题学习活动,潘新民表示,本质是为了向家长和学生普及各类知识,而非为了给家长压力,但在实施中,由于新技术和传统的教育形式还没有实现有机融合,存在被泛用、滥用的情况,给家长带来一定负担,甚至产生排斥心理。

    对此,他建议,教育部门应该以帮助家长和学生提升自我素质为目的,基于孩子全面发展进行选择后,供各个学校参考,再经由教师鼓励各位家长、学生积极参与,而不只是流于形式给家长造成额外的负担。(河北日报记者桑珊)

    责任编辑:张云

    下一篇: 分期分批陆续开学 河北1100余万中小学生相继走进校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