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流动的文化·行走大运河|河北临西:乡风贪看乱弹班

河北新闻网 2021-04-28 03:41:50
语音播报
  • 分享
  • 流动的文化·行走大运河|河北临西:乡风贪看乱弹班

    视频摄制: 河北日报记者 李佳泽、曹铮、 肖煜、张晓华

    【记者手记】

    临西县位于邢台市东南端,东隔卫运河与山东省临清市相望,39.2公里运河水穿境而过。日前,行走大运河小分队来到这片与古运河打了千年交道的土地。近在咫尺的古运河虽然几经更名,但至今依然奔流不息。漫步堤岸,波光粼粼的河水似有魔力,吸引目光。一路南望,滔滔运河水向无边的田野奔腾而去,那粗犷性格像极了扎根此地四百余年的临西乱弹。

    运河两岸,良田无垠伸向远方,越近水边,水声越大,直到盖过一行人说话的声音。真正站在河沿时,相隔几步远,也得提高了嗓门才能听清对方说话。一站一听间,临西古运河奔放的性格也跃然眼前。

    “当年运河水量丰沛的时候,河面有百米来宽。”同行的临西文史爱好者万文礼一番话,让人不知不觉间心生神往。身背肩扛的急步,浑浊嘶哑的呼喊,昂扬长啸的骡马,低陷沉转的车轮,泪眼彷徨的送别,白发苍然的祈望就在这千年过往中轮回往复。上溯至北魏,我们脚下站立的地方属“古临清”。这里自古为南北水运的枢纽之地,天下皇仓的国库之城。至关重要的运河枢纽造就了临西万千风物,既有浩荡的武风,更不乏乡土的弦歌。

    商贾辐辏、舟船迤逦的大运河串联起一个广泛流动、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空间。明清时期,大运河是一条最重要的戏曲传播交流通道,相当于当时文化交流的“高速公路”。沿着运河,北方的戏曲传播到南方,南方的戏曲也传播到北方。戏曲百家南来北往必在临西留下足迹,尤其陕西商人将关、陕流传的“西调”“西秦腔”带到临西一带。南北艺人的合班,使南北腔调相互融合,衍变出“乱弹腔”。外来曲调必定入乡随俗,受燕赵民俗和北方弦索声腔、梆子声腔的影响,乱弹风格渐与当地百姓的性格一致起来,高亢激越,浑朴粗犷。

    “听乱弹一定得在现场,那才够味!”说话间,临西县文化馆馆长张霞引着一位矍铄老者走来。“老人家可是我们临西‘一宝’,唱了大半辈子乱弹。只要你能叫得上名字的乱弹剧目,他都能唱出来。”张馆长介绍。听了这话,身穿驼色夹克,头戴鸭舌帽的老人爽朗地笑起来。

    83岁高龄的河北省非遗项目“临西乱弹”省级传承人郝一生,表演起来依旧神采奕奕。河北日报记者 田瑞夫摄

    老人名叫郝一生,艺名小石头,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临西乱弹”的省级传承人。“我是临西县吕寨镇贾村人,14岁起就在村里乱弹戏班跟着师父侯二臣学戏,先学乱弹唱腔,接着学乱弹戏。”说这话时,83岁的老人眼里有光。年轻时的郝一生在威县乱弹剧团、临清乱弹剧团当专业演员,擅唱白脸和三花脸。曹操、潘仁美、狄青、王莽、张飞、侯七等一众戏剧角色,在他的演绎中活跃在冀鲁平原。《伍子胥过江》《王莽篡朝》《李渊辞朝》《走马荐诸葛》等临西百姓津津乐道的乱弹剧目中,都有他的身影。“那时候喜欢乱弹的人可多了,我跟着剧团去青岛、烟台、太原、石家庄演出。在石家庄演出时,我们的乱弹跟奚啸伯的京剧唱‘对棚’,两家的票卖得都好着呢!”随着老人激情的回忆,我们也仿佛重返热闹的戏台。

    慢乱弹、猛一碰、一股头、慢二股头、快二股头、大哭腔、哭迷子……这些临西乱弹的曲调都装在郝一生心里。“虽然全国很多地方有乱弹,但临西乱弹在音乐用律上采用‘纯律’的音乐,唱腔与伴奏之间运用‘支声复调’,这在全国各派戏剧的唱腔中独一无二。”老人自豪的神情透着对家乡戏的热爱。三言两语间,仿佛看到千年运河上历史的轻舟飘过,穿越烟火日常,将动人的声韵送到耳边,熏染着这方土地上的风雅生活。

    “叫四弟看过来一杯酒,这一杯水酒慢慢斟。张翼德撩袍跪埃尘,尊一声先生你是听。”聊到兴起,郝一生站起身来,挪开两侧的凳子,拉开架势,一段激越悠远的乱弹随即唱将出来。正咂摸戏词间,猛见老人一个转身,头一昂,一声高吼,声如炸雷直冲头顶。这用尽气力吼出的粗犷尾音在天地间回荡,把爱恨情仇尽情释放出来。抬腿及胸,双臂生风,辗转腾挪间青筋攀上脖颈,老人好像要把全部神经都调动起来。此时此刻,眼前之人哪里是耄耋老者,分明是征战沙场的猛张飞!

    “有句俗语叫‘好衣不过丝棉,好听不过乱弹’。”张霞介绍说,在上了年纪的临西人心中,过集搭台唱乱弹无疑是隆重的节庆。随着张霞绘声绘色的描述,我们仿佛置身于热闹非凡的古城集市,一个布棚子是舞台,再搭一个布棚子就是观众席。后台虽狭窄,演员们却一丝不苟地在脸上勾勒五色油彩,眉脚、唇边、鼻翼,细细描来,不曾有丝毫怠慢。戏班子在村里唱戏,早中晚一天三开箱,连唱七天不犯重。每场离着鸣锣开戏还有个把钟头,前排就坐满了相约而来的百姓,大伙聊着家常等戏。也只有这样的乡间盛会,才会让古人生发出“妙舞清歌人不醉,乡风贪看乱弹班”的感叹吧。

    时间过得极快,一晃半天过去了。临近傍晚,薄薄的阳光斜进窗棂,门口老树上扑棱棱落下雀鸟,声声低唤,和着回荡在心间的乱弹腔,亦真亦幻,如痴如醉。

    声声唱腔酣畅淋漓,魂牵梦萦难离难弃。当运河带来的繁华随着流水的褪去变得宁静淡泊,乱弹腔里的古城气息尚依稀可辨。古城包容,乱弹像是顺水漂泊的旅者找到了一片乐土,离船上岸,扎下根脉,逐渐枝繁叶茂。四百余年兴衰更替,岁月沉浮,依旧有郝一生们钟情、守护、传承这古戏新韵。“老戏本子都得留下来,传下去。”郝一生拿起两本《临西县乱弹传统剧本》给我们看:“这是我口述,县文化馆整理出来的。我现在经常参加县里组织的送戏下乡活动,还进校园给孩子们讲乱弹知识,教唱乱弹段子。我们这里还有乱弹培训班,专门教那些想学戏的人。有这么多惦念咱家乡戏的人,乱弹传承有望啊。”透过老人灼灼的目光,我们分明看到,十里帆樯朦胧在运河水波里,一曲乱弹于乐声灯影间演绎着“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

    河北日报记者 曹铮 肖煜

    责任编辑:张永猛

    下一篇: 2021赛季中超联赛河北两球队磨合有待加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