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 分享
  • 再制造示范线河间现雏形

    来源:河间周报 2020-07-01 16:35:09
    语音播报

    再制造示范线河间现雏形

    “废旧智能装备机电再制造升级技术”不止是把废旧电机等恢复原貌,更要通过再制造在节能、效率上比原来的功能更胜一筹,是再制造的升级版。日前,这一国家级研发计划在河间开始实施,且示范线已现雏形,将成为国内首条示范线。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

    一台废旧电机或服务器,经过再制造生产示范线的一番手术,获得新生——不仅是外貌上整容,更在性能上远胜一筹,实现节能、高效的目标。在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张伟看来,这是再制造技术的升级版。

    6月13日,由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组织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废旧智能装备机电一体化再制造升级技术”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我市召开。

    今年3月这一项目就获得国家批复,张伟期待项目能早日实施,但受到疫情的影响,人员往来不便,启动日期姗姗来迟。

    尽管如此,令张伟欣慰的是,项目中的重要内容即再制造升级示范线已经初见雏形。据介绍,这个重大项目分为三年建设,由于研究院提前准备,示范线今年就能够做出来,第二年示范线就可形成一定产能。

    这将是国内第一条再制造技术升级示范线。

    对很多人来说,再制造技术升级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在张伟看来,再制造技术升级已是高效节能的大势所趋。

    企业回收来的很多废旧电机,本身是低效电机,即使经过再制造恢复如初,但依旧达不到国家的能效标准,这使得再制造失去了意义。而再制造技术升级,则通过改变电机内部构造,同时融入一些新材料,使其功能和性能更胜从前。一些企业购买高效电机的意愿不强,主因是高效电机价格较高,而再制造出来的高效电机,在张伟的愿景中其目标价格将控制在原厂产品的60%左右。

    对于服务器等电子产品,再制造则通过提高其兼容性和系统匹配性,达到性能再提升。

    产业升级注入新活力

    研究机构只有与当地产业深度结合,才能彰显生命力,做到与产业发展共赢。

    目前,在再制造技术升级领域,国内并没有一条成熟的示范线,而研究院的示范线建成后,如果我市的企业有意愿,将获得示范线连带技术的整体转让。

    在张伟看来,国家级项目具备前瞻性,更多的是起到引导作用,解决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从技术服务上推动产业发展,是研究院一直推行的策略。

    位于河间经济开发区的格锐特公司在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帮助下,申请了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而这是企业升级为绿色工厂绕不开的一步。

    当然,申请本身并不易,国家每年给每个省6个申报指标,一般申请成功的都是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或国企。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落户我市后,共帮助省内包括格锐特在内的3家企业申请成功。

    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2017年落户我市,2018年正式运行,目前已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受理当中的专利有十几项,并牵头制订6项国家标准、20多项团体标准。张伟表示,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目标是打造服务再制造全产业链的综合创新平台,为河间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

    为产业强健根基

    河间再制造产业有几十年的基础,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旧件回收、清洗、加工产业链,部分公司的产品还出口多个国家。在产业做大的同时,短板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张伟经过多次细致调研,发现多数企业的再制造产品并不能进入原始制造商的供应体系,只能在汽配城等维修市场进行销售。此外,在产业发展链条上,仍存在薄弱环节。

    我市从事发动机、起动机再制造的企业有上百家,但部分家庭作坊一般没有检测设备,产品质量难以保证,造成市场对河间的再制造产品不信任,而规模企业设备方面的投入高,产品成本高。如果比拼价格,规模企业并不占优势。长此以往,有可能造成“劣币驱逐良币”,对整个产业造成不良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研究院帮着出谋划策,进行科学指导。

    一些企业回收废铁废铜卖给钢厂,但如果清洗不干净,就进不了钢厂的大门。在清洗环节上,研究院免费推荐相关技术,改善了企业的生产环境。

    我市的再制造企业数量虽多,但有不少并不具备相关认证,而国外的经验表明有认证的企业比没有证书的企业,其产品价格要高出10%。

    针对这一问题,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已牵手天津汽研中心及汽车工业协会再制造分会,三方将联合开展认证。

    目前,研究院制定的一些标准无缝对接当地企业。在环保压力下,旧件拆解、清洗必须达标,而研究院制定标准恰好可作为再制造企业生产依据,尽显近水楼台的优势。(郑进超 王永飞)


    责任编辑:吕熠

    下一篇: 河间市交警端午节期间查处酒驾醉驾54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