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 分享
  • 从“孝子墓”的村名说起

    来源:河间周报 2020-07-01 16:43:51
    语音播报

    从“孝子墓”的村名说起

    从河间城东向东南行驶约8公里,有一个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的小村,名为“孝子墓”。正如村庄的名字,这是一个以孝子事迹而闻名的村子,探究背后的历史故事,可知孝义文化在河间的传承。

    据《河间地名资料汇编》记载,孝子墓原名为抱子村,因冯贾氏抱子从山西徒步来此定居而建村;至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冯氏有兄弟二人,兄长中举人,其弟为将军,母亲去世后,二人辞官不做,在墓旁守制三年,乾隆皇帝根据地方官员奏折,“遂降旨赐村名孝子墓”。这或许只是当时的一个民间传说,但主要情节仍存疑问。

    “丁忧”,是指古代官员遇父母亡故,需暂离公职,在家服丧守制。理论上,丁忧期间要吃、住、睡在父母坟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禁止一切娱乐活动。丁忧的社会基础是“孝”,汉代时丁忧期限为三年,渊源于孩子出生后,三年不能离开父母,父母亡故后也要还报三年。到清代时,离职守制期定为二十七个月,不计闰月。本来,明朝时的“丁忧”仅限于文官,但清康熙帝把“丁忧”的范围又扩大到武官。因此,《河间地名资料汇编》中记载的冯氏兄弟在墓旁守制三年,是官员应尽义务,并非难得的高行。因此,如此记述“孝子墓”的村名来历,还是有些牵强的。

    《冯氏族谱》则记载了孝子墓村名来历的另一版本。冯氏第一代祖先冯得山,原为山西洪洞县喜鹊村人,于永乐三年迁至河间府城东南十里古河岸边居住,因与妻子张氏携长子大成、次子友成,两腋抱子、长途而来,故名“抱子村”。明代宣德八年(1433年),冯大成中武举人后参军,因作战勇猛,被提拔为马步军统领。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胡人入侵,元帅被困,冯大成孤军深入救出元帅,又与元帅定“诱敌深入”之计,以伏兵大获全胜,皇帝闻之大喜,封冯大成为武显将军。

    明成化四年(1469年),冯得山病危,冯大成连夜赶回家,却得知父亲已然去世。冯大成悲伤过度,失声痛哭后情不自禁以头触棺木,不幸身亡。弟弟冯友成见父兄双亡,悲痛之中料理后事,并上报官府,皇帝降旨道:“善乃一身主,孝为百日源,将军是长子,礼固不宜死,以头触棺亦贤者之过也。”安葬父兄之后,冯友成在坟前搭草房一间,守孝三年。冯大成之墓被钦命为“孝子冯将军墓”,两位孝子的故事从此远近闻名,久而久之,抱子村改为“孝子墓”村。

    以上情节在村内长期流传,并书写于村内文化栏内,可知颇得认可。乾隆《河间县志》之“孝义”篇,记载了明清时代的部分孝子故事,但并不见“冯大成、冯友成”兄弟二人;同时,上面那则传说中多次说到皇帝降旨、钦命表彰等语,可能也存在后人演绎的成分。但可以肯定的是,“孝子墓”曾是当地一景,而孝子的故事也必然流传甚广,如此,“孝子墓”才能成为一个村的村名。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乾隆《河间县志》中,就记载了“孝子墓”的村名。

    秦始皇焚书后,《孝经》一度失传,河间人颜芝冒着生命危险将《孝经》私藏于家,他的儿子颜贞谨尊父志,又将《孝经》藏在墙壁夹层。之后,汉河间王刘德向天下征集古书,复兴儒术,颜贞把书献出,这就是今文本《孝经》十八篇。隋代开皇十四年,又有人从民间搜罗到一本古文《孝经》,送给著名经学家——河间人刘炫。由此可知孝义文化在河间一地的历史脉络。

    类似“孝子墓”这样的村名不在少数,如距河间不远的青县,就有大、小两个孝子墓村。从中,也见证了“孝文化”的民间基础。当然,历代孝子故事也记载了一些不合理的极端例子,且存在故意拔高的可能,应予以有针对性地鉴别、扬弃。中国的“孝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孝经》到《二十四孝》,到官方史志对“孝义人物”的重视,再到“孝子墓”这样因孝而得名的古老村庄,从中都可以看到一种厚重的文化传承。(赵华英)


    责任编辑:吕熠

    下一篇: 河北河间罗位村“小手拉大手”点亮志愿服务品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