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衡水新闻衡水·生活
  • 分享
  • 衡水侯店毛笔:六百载沧桑写辉煌

    来源:衡水日报 2017-08-14 09:35:19
    语音播报

    衡水侯店毛笔:六百载沧桑写辉煌

        墙壁上绘制的“制笔工艺”图画、随处可见的毛笔状指示牌、坐落在村内的“中国毛笔博物馆”……滨湖新区彭杜乡侯店村,以悠久的制笔历史而闻名。毛笔素有“南羊北狼”之说,其中,“北狼”指的就是侯店毛笔。侯店也因此被称为“毛笔圣地”“北国笔乡”。

        侯店村与毛笔结缘于秦朝。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7年,大将蒙恬带领30万大军固守秦朝北部边疆,路经侯店,试以兔毫竹管为笔写成家书一封,随后将毛笔赠送给侯店人。后来,侯店人便仿制出“蒙恬精笔”。侯店制笔业始于明朝永乐二年,盛于清朝,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侯店毛笔选料上乘、制作精良,笔长杆硬、刚柔相济,含墨饱满而不滴、行笔流畅而不滞。因制作技艺精湛,被奉为御用,光绪帝立碑表彰,称之“御笔”。

        一只小小的毛笔看似貌不惊人,可制作起来却十分繁琐。制作毛笔要经过选料、水盆、零活、干作、刻制、包装等6道大工序,70多道小工序。在机械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仅“套笔”这一道小工序可用电钻打眼,除此之外,其他工序依旧遵循古老的传统,完全由手工制作。经验丰富的制笔师傅拿起一支笔头,全凭手感和经验,一捏一抻就知道质量如何。2009年,“侯店毛笔制作技艺”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952年,村里成立了侯店毛笔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毛笔厂的鼎盛时期,每年出口量在300万支左右。随着人们书写习惯、书写工具发生变化,环绕在侯店毛笔身上的光环逐渐黯淡。为了推动毛笔产业发展,依托衡水湖旅游,侯店村将传统毛笔文化与现代电影元素完美融合,建成了侯店水墨小镇电影街,进一步扩大了侯店毛笔的知名度,将其打造成我市的文化品牌、文化名片,取得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崔玉玲/文 王耀/图)

    责任编辑:翟一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