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衡水新闻河北日报衡水专辑
  • 分享
  • 景县推行坑长制治理农村纳污坑塘 1486个坑塘变身“风景塘”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21-01-19 09:05:47
    语音播报

    景县推行坑长制治理农村纳污坑塘 1486个坑塘变身“风景塘”

    该县推行坑长制,各乡镇党委书记或乡镇长为总坑长,乡镇包村干部为村总坑长,村“两委”干部担任单个或数个坑塘坑长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陈凤来)造型别致的生态长廊环绕在坑塘周围,坑塘内昔日的臭水变成一池清水。“改造后的坑塘成了村里一处亮眼的生态景观。”日前,在河北省衡水景县留智庙镇白草洼村,白草洼村主任王振刚指着眼前的坑塘说,以前坑塘周围是养猪场,全村的生活垃圾也都倒在这里,严重影响了村庄环境,尤其到了夏天,苍蝇、蚊子多,气味难闻。

    “如今村里的坑塘改造好了,村民们看在眼里美在心上,经常到休闲长廊散步,在凉亭下棋聊天,甭提心里多高兴了!”村民张景芬喜笑颜开地说。

    自从实施坑塘治理以来,留智庙镇先后出资100多万元,对全镇46个村的纳污坑塘进行了全面治理,并按照“发现一个清除一个”的原则,真正做到了有水清洁、无水整洁,实现了动态清零的目标。

    据介绍,按照2019年《衡水市纳污坑塘再排查再整治实施方案》要求,景县成立了纳污坑塘再排查再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县范围内所有坑塘进行全覆盖式排查,将工业类污水坑塘、畜禽养殖类污水坑塘、生活污水类坑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坑塘作为重点排查对象,建立坑塘排查清单,按照“一坑一案、限期治理”的要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

    农村坑塘大小各异,地理位置不同,污染的程度也不一样。纳污坑塘的治理需要综合考虑方方面面的情况,因“坑”施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该县在推进农村纳污坑塘治理工作中,不搞“一刀切”,力求“一坑一特色、一塘一风韵”。截至目前,全县1486个坑塘全部实现了治理目标,变身“风景塘”。杜桥镇凌庄村治理坑塘面积90余亩,现有水域面积10余亩,为了充分利用有水坑塘,村里投资1万余元,放养鱼苗4000余尾,一池清水既可作观赏,又有了经济收益;治理坑塘新增的40余亩土地,也本着“因地制宜、物尽其用”的原则,作为村集体土地种植高粱,以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为摆脱“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怪圈,景县推行坑长制,各乡镇党委书记或乡镇长为总坑长,乡镇包村干部为村总坑长,村“两委”干部担任单个或数个坑塘坑长。乡镇总坑长负总责,村总坑长和村“两委”坑长负直接责任,组织开展截污、治污、保洁、巡查、值守和保护工作。一般坑塘由村街明确专人看护,重点坑塘由属地乡镇责成镇直干部专人值守防范,确保无盲区、无死角,推进全县水环境保护常态长效,恢复了坑塘“四周树成荫,水中鱼成群”的美景。

    责任编辑:王学峰

    下一篇: 衡水市开展打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