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万企转型”的“衡水方案”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9-06-11 09:40:18
语音播报

“万企转型”的“衡水方案”

近年来,衡水市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我省“万企转型”行动精神,坚持先行先试,通过构建“工业医院——工业诊所——工业大夫”三级诊疗体系,确立三大主攻方向,做强三大要素支撑,已推动区内36家规上企业实现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企业转型升级的“衡水方案”。

“三级诊疗体系”服务“靠啥转”,解决企业“无力转”

有的企业受制于科技人才的匮乏,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无力进行转型升级。针对这一问题,该区依托衡水科技谷现有科技资源,持续深化“中科院+”,建设“工业医院——工业诊所——工业大夫”三级诊疗体系,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打造区域特色“工业医院”,招精纳尖“聚科技英才”。与中科院北京分院合作,以中科绿色技术产业研究院为平台,整合以中科院46个所为核心的院内外科技资源,打造“衡水工业医院”。先后聘请齐涛、孙毅、朱日祥、姜玉雁、胡克平、郑永齐等一批科技创新带头人入驻,并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托马斯·聚德霍夫为大健康产业首席发展顾问。同时,组织、引导衡水区域各种科技力量打破技术壁垒,开展深度合作,促进资源共享、配套融合、联合攻关,达到N次方的叠加效应。

建设专业化“工业诊所”,一企一策“开科技药方”。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建设“装备制造产业诊所”“功能材料产业诊所”“食品医药产业诊所”“工程橡胶产业诊所”4个产业诊所。根据“工业大夫”对企业“问诊把脉”结果,组织诊所内专家进行“会诊”,“一企一策”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精准专业诊断,针对生产工艺、安全、环保等方面问题开出“特效药方”,助推企业向绿色、节能、高效、安全方向转型。

引进高质量“工业大夫”,深入企业“号科技脉”。充分发挥中科院科技人才优势,并广泛吸纳本地现有的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专家团队力量,组成“工业大夫”团队。通过“集中巡诊”“一对一接诊”等方式,深入企业“把脉问诊”,为企业出具专属“体检报告”。并逐企业明确“定制医生”,实行一对一专属服务,定期开展复诊,实时了解企业技术难题,给出个性化解决方案。目前,首批70人以上规模的“工业大夫”团队已深入企业,总结并解决企业转型升级中遇到的研发设计、工艺装备、质量控制、企业管理、品牌塑造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68个。

“三大主攻方向”明确“向哪转”,解决企业“不会转”

有的企业产品向哪些领域延伸、向哪些行业转型,没有具体路子,找不到突破口,想转不会转。针对这一问题,该区通过工业大夫的“问诊把脉”和工业诊所的“专家会诊”,确立了“黑”转“绿”、“低”转“高”、“土”转“洋”三大转型主攻方向。

高污染企业“黑”转“绿”。依托功能材料产业诊所,对全区30家化工企业开展“三评级一评价”综合评定,并逐企制定整治提升方案,解决化工产业研发创新滞后乏力、安全生产存在隐患、能耗较大环境污染等问题。目前,创建领军标杆企业11家,整顿提升企业13家,关闭停产企业6家。同时,针对冀衡集团、东华化工等化工企业转型需求,经由张锁江院士率领专家团队攻关,衍生出过硫酸铵工业结晶、绿色智能防腐涂装体系等16项产学研合作关键技术,将新增产值100亿元以上。

低附加值企业“低”转“高”。在工程橡胶产业诊所专家组的指导下,成立全省首个认证联盟,推出全省首个行业品牌,启动“河北质量+工程设施装备”区域品牌高端品质认证,“衡水工程橡胶”区域品牌价值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评估达40.7亿元。京九铁路、国家大剧院、京津高铁、京沪高铁、黄河大桥等一项项名震遐迩的国家骨干工程中,都有衡水工程橡胶产品的支撑。

低层次技术企业“土”转“洋”。依托衡水工业医院,中科转化中心100项最新科技成果在该区成功发布,24项科技成果成功转化。中科钒钛全系、中科汉禧生物科技、中美干细胞等6个百亿级项目实现就地转化,并已开工建设。2018年,该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区产值的62.8%;规上企业R&D研发投入6.7亿元,占衡水市的一半以上;通过转型升级,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2家。

“三大要素支撑”确保“成功转”,解决企业“不敢转”

有的企业不敢进行转型升级,主要就在于转型升级前端要进行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方面投入,而且结果难以预期。针对这一问题,该区着力做强政策支持、金融助推、环保倒逼三大要素支撑,确保企业必须转、成功转。

强化政策力度,支持企业转型。该区先后出台《衡水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关于对“开工、投产、规上、高新”四类企业的奖励政策》《衡水高新区项目落地工作规程》《衡水高新区降低企业自付费用六条措施》等一揽子政策,在资金扶持、成本降低、人才引进等方面,真金白银给予支持,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去年,该区斥资2.6亿元对高质量发展先进企业进行奖补。

凸显金融暖度,助推企业转型。创新融资理念,全方位撬动银行、企业、民间资金,创设了总规模50亿元的“康、熙、通、宝”四只产业基金,全力保障企业转型的融资难题。目前,已累计为34家企业提供基金量15亿元,支持区内企业新增产值近50亿元。丰泽公司在“高康资本”资金的支持下,自主研发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金属支座自动化柔性装配生产线,工件清理、焊接、喷涂、装配、监控做到全流程自动化,并实现节能35%,有机废气处理率达80%。

严格环保硬度,倒逼企业转型。制定严格的“环保红线”,持续保持环保执法的高压态势,用环保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投资2700万元建成全省首个区级智慧环保监管平台,实现对区内重点企业24小时实景化监测。推行"数字环保",开展二维码清单化管理,区内396家企业门口挂上了环保“身份证”,实现了扫码查询、扫码执法,环保监管有了智能新手段。同时,实行环保差别化管控,对达到差异化管理要求的企业,在停限产期间实行错峰生产,形成了“转型达标的企业大订单不停、犹豫转不转的企业直眼红”的氛围,进一步坚定了企业必须转的决心。

责任编辑:杨欣

下一篇: 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向深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