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就业民生动态
  • 分享
  • 昆明学院滇池流域生态文化博物馆:“小”博物馆里的“大”世界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7-12-01 18:23:18
    语音播报

    昆明学院滇池流域生态文化博物馆:“小”博物馆里的“大”世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作为云南省首家湖泊生态文化博物馆,坐落于昆明学院的滇池流域生态文化博物馆(以下简称:博物馆),一直致力于湖泊流域生态文化的挖掘、传承,助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聚焦】

    最大程度还原滇池民居原貌、文化

    为了彰显“滇池特色”,博物馆入口浮雕墙和大门设计遴选了“龙门、跑马对调、宝珠梨、捞海肥”等生态文化元素。走进博物馆,诵读着被誉为“昆明人写成文字的清明上河图”——《滇池赋》,通过狭长的序厅,立刻就走入展馆的“时光隧道”之中,滇池流域的历史变迁历历在目。那些蕴含在民族民间文化中的生态文化,有关滇池流域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元素,有关居民习惯和经验中的生态认知,不断被寻觅、被探索的湖泊治理与保护的答案等内容,经过系统化的整理正记录和叙述着滇池的变化。

    滇池流域在地质学上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它的地层层序非常完整,生物化石也非常丰富。滇池(湖泊)污染防治合作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钱春萍告诉记者,整个博物馆按照滇池流域作为建设的特定区域,以“生态文化”作为建设的特定主题,展示滇池流域自然、社会、文化、产业、景观生态等主要内容。为了最大程度的还原滇池民居原貌、文化,昆明学院的师生们不仅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滇池周边调研水土资源,还深入滇池周边民居,希望把滇池最原始的面貌还原到大众面前。

    【聚合】

    全方面、多角度呈现出滇池生态文化

    据钱春萍介绍,整个博物馆采用了国内外现代生态博物馆的理念,结合传统博物馆经验进行建设。博物馆共分为:1个主题馆、8个分馆、1个信息平台、2个生态体验区和8大类生境现场。馆内模拟设置了地层场景,绘制了各个时期在滇池流域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其中包括:筇竹寺的三叶虫、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鱼类——海口鱼等,模拟地层里还放有不少的化石展示。

    展区里还专门布置了古人为防治水患而建立的闸道,滇池流域的传统建筑“一颗印”民居被缩小之后搬进了这里,模拟再现的滇池码头的场景总是引人入胜,精心设置的滇池变迁发展纪录片将“变迁”与“传承”娓娓道来,电子沙盘让人既可以平面欣赏到滇池流域的变化,也可以通过变动展示的形式观看到滇池每一次细微的变化……在这里,参观者可以直观的领略生命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也可以感受到全方面、多角度的滇池生态文化。

    【聚集】

    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功能日益显现

    该博物馆不仅成为培育和弘扬绿色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也逐渐成为激发昆明城市文化自信的一个极为活跃的因子。钱春萍表示,博物馆的建成为滇池治理与保护的宣传教育提供了有效载体,通过对滇池流域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元素,民族文化中的生态个性、居民习惯和经验中的生态认知的发掘、整理和系统化,初步奠定了构建滇池(湖泊)流域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础,为传承滇池流域生态文化,促进滇池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博物馆自2014年10月开馆至今,已接待社会各界及校内外师生20000多人,承担相关行业和大中小学的多项参观培训任务,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功能也日益显现。目前,该博物馆成为云南唯一加入中国水利博物馆联盟的博物馆,已成为“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云南省环境教育基地”、“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九三学社云南省委、昆明市委“科学之光教育基地”和“昆明市环保教育基地”……

    鉴于探寻滇池治理与保护的答案,在滇池的防污、治理方面产生持续影响,2008年年末,昆明学院成立了“昆明滇池(湖泊)污染防治合作研究中心”,随后,滇池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成为学院滇池治污研究的突破口,学院也逐步搭建起交叉学科综合研究的平台,通过培养创新型人才及优质科研团队,致力于把该中心建成地方政府和企业湖泊治理与保护的战略决策智库,进一步为湖泊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保障与支持。

    责任编辑:孟光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