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交通新闻全国交通
  • 分享
  • 三天两夜赶制出16张救灾图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遥感技术团队支援九寨沟抗震救灾纪实

    来源: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2017-08-18 15:18:15
    语音播报

    三天两夜赶制出16张救灾图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遥感技术团队支援九寨沟抗震救灾纪实

    8月8日四川省九寨沟县7.0级地震发生后到8月11日,2张灾毁点信息专题图、7张灾前灾后道路对比图、6张灾毁道路细节图、1张震后隐患点分布图在3天之内被制作出来,先后送达交通运输部应急指挥中心,让部领导及时了解震区道路损毁和抢通情况,为作出科学抢通救灾决策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

    这些地图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发挥了哪些作用?8月16日,中国交通新闻网记者来到地图的制作单位——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简称通信信息中心),采访了其遥感技术团队,了解了他们这三天两夜中的紧张工作。

    定量高效协作及时制作灾毁点细节图

    “8月8日23时,我们接到了中心领导的指示:获取当地路网信息,做好出图准备。”通信信息中心空间事业部副总经理罗伦告诉记者,平时卫星按预定轨道运行,每周拍摄一次,如要立刻得到受灾地区卫星拍摄影像,必须人为干预控制卫星进行拍摄。接到指示后,团队成员立刻联系有关方面控制卫星拍摄震区。

    8月9日上午,通信信息中心召开紧急会议,成立应急工作组和10人遥感工作小组,部署尽快制作出灾前灾后道路情况对比图。通信信息中心遥感团队专业人员介绍:“卫星拍摄灾区影像,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取得灾后影像图之前的这段时间内,遥感团队抓紧每分每秒,及时联系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拿到了覆盖灾区2000多平方公里的灾前0.5米分辨率的光学遥感影像,并通过既定渠道获取了灾前分辨率为1米的光学遥感影像,通过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获取了灾区最新的路网基础数据和乡镇建制村数据,结合所获取的受灾信息,首先制作出了2张灾毁点信息专题图——《灾毁点整体分布图》和《灾前震中遥感影像细节图》。

    定量标注灾毁道路信息获充分肯定

    8月9日15时,通信信息中心领导带队参加交通运输部召开的应急工作会,并为会议提供了首批地震灾前遥感影像专题图,对震中100公里辐射范围内的地质、地貌和交通情况进行了详细展示。就在开会的同时,卫星拍摄的灾后影像有了结果,遥感团队拿到了灾后0.8米分辨率的光学遥感影像和0.5米分辨率的SAR遥感影像。

    “拿到了灾后影像图,我们就开始制作灾前灾后对比图,从16时到23时,连续7个小时制作出了7张对比图,待全部打印出来已经是凌晨1时了。”一位遥感团队的高级工程师告诉记者。据介绍,制作对比图工作量很大,需在密密麻麻的路网中比对出受灾道路。技术人员既要看懂交通GIS(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又要看懂卫星拍摄的影像,还要熟练操作制图软件。

    8月10日7时,灾前灾后对比图准时送达交通运输部应急指挥中心和部领导办公室,重点对弓杠岭至九寨天堂段、九寨天堂至沟口段以及九道拐等路段的道路损毁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定量化标注了滑坡区域面积和灾毁道路长度等信息。“地图信息量丰富而且直观,对抢通救灾很有意义。”部领导充分肯定了遥感团队熬夜赶制出来的对比图。

    全力以赴支撑保通保畅

    8月10日下午,四川省测绘局派无人机对灾害现场进行大面积拍摄,拍摄完成后将数据传输到国家测绘局。遥感团队紧密跟踪拍摄进程,派人驻扎国家测绘局,在数据传输到北京的第一时间立即将其带回通信信息中心,并密切跟踪中国资源卫星中心0.5米高景数据的拍摄进程,作为重要补充数据源。

     

    拿到更清晰的航拍影像后,遥感团队立刻行动,从当日14时到24时,连夜制作出6张道路损毁细节图和1张震后交通灾毁隐患风险图。8月11日,通信信息中心主任曹德胜带着这些能为领导决策提供基础支撑的图例,参加了部应急工作会。

    就在记者采访期间,通信信息中心遥感团队又接到了新任务:制作地图分析震区道路的通行状况,分析震区路网及附近绕行道路的拥堵情况。已经几天没怎么休息的通信信息中心遥感团队,又开始忙碌了起来。(转载于中国交通报)

     

    责任编辑:王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