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从43倍看变化——石家庄市交通运输70年发展综述

来源:河北交通报 2019-11-29 19:37:33
语音播报

从43倍看变化——石家庄市交通运输70年发展综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一代又一代交通人的努力,石家庄交通取得了辉煌成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从无到有的奇迹,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公路建设跨越式发展

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兴。石家庄交通人践行交通先行的发展思路,有力推动全市公路网发展,为石家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路网络四通八达。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市仅有6条简易公路,总长418公里。经过70年的建设和发展,到2018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经达到18112.494公里(不含辛集),路网密度达到121.59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公路通车里程比新中国成立之初增加了43倍,省会基本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放射状发展、蛛网式连接的公路路网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公路建设成就辉煌。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市没有一条等级公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当时群众出行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后,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初期,该市共新改建公路141条,总长1478.59公里,新建大小桥梁22座,5378.78延米,其中1966年修建的京广铁路正定滹沱河大桥为我省第一座永久性特大桥。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公路发展稳步提升,1982年107国道柳辛庄至正定桥段3.94公里改建竣工,是我省第一条一级沥青混凝土公路。“九五”至“十二五”规划的20年中,石家庄市公路建设继续提质增速。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728.1亿元,新改建公路里程2227.9公里。石家庄市自当业主的张石高速、西柏坡高速、京昆高速石太段相继建成通车。石环公路2007年11月11日正式通车,全长79.8公里,将市区的版图从155平方公里扩展到了323平方公里,进一步拉开了城市发展框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公路建设步入快速通道。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754.39亿元。全市新增高速公路里程257.1公里,建设干线公路和城市出口路920余公里,建设农村公路7490.4公里。

其中,面对太行山高速艰巨的工作任务,该市组建了4000余人的“保通”队伍,战酷暑、斗严寒,于2018年底实现了通车目标;太行山高速西阜段工程交工验收质量评分99.18,工程质量名列前茅;石家庄市交通运输局荣获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河北赛区)重点建设项目劳动竞赛优秀单位;南二环东延工程仅用90天时间,克服了跨新元高速施工手续复杂等困难,建成主线桥1.38公里;和平路西延工程克服征地拆迁等难题,实现了与城区段建设同步通车……这一桩桩、一件件鲜活的事例,充分体现了交通人不怕吃苦、敢打必胜的奉献精神。

农村公路惠及民生。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市农村公路基本为土路,一些偏远山区出村翻山越岭基本要好几个小时。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公路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县道43条1407.084公里,乡道4491.890公里,村道9517.521公里,农民群众出行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特别是从2003年实施“村村通”工程以来,全市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实现了1120个建制村通水泥路,累计完成投资12.14亿元,建设里程达到了3037公里。到2006年11月,随着石家庄市平山县店头村、古道村、白杨口村、羊圈垴村通水泥路的竣工通车,石家庄市村村通油(水泥)路的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全市所有建制村全部通了油(水泥)路。广大农村群众由衷地说:“修起的是路、树起的是碑、通达的是富,连接的是心。”

运输行业发展成果辉煌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群众出行基本用脚丈量,7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客运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群众出行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道路运输不断壮大。1978年以前,全市的货物运输主要以道路运输为主,多是一些老旧的汽车和部分改装车辆,还有一部分畜力车。1980年,全市的年货物周转量为2亿吨公里,公路客运量不到千万人次。改革开放以后,石家庄市道路运输业发展迅猛,运输市场逐步放开,发展活力随之激发,道路运输业由原来的基础弱、装备差、总量小逐步发展成为运输门类齐全、基础设施完备、运输网络覆盖城乡、运输能力不断增长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到2017年底,全市共有道路运输车辆25.2万台,是改革开放初期的121倍;运输经营户达到5.27万家、从业人员36.1万人。改革开放以来,变化最大的是农村客运,从无到有、从弱变强,从个体经营到逐步公交化运营的过程。目前,全市农村客运线路337条,车辆保有量976台,覆盖224个乡镇、4314个建制村,“村村通”客车率达到100%。2007年11月7日,全市农村客运“村村通”通车仪式在赞皇县棋盘山举行。至此,全市4349个建制村实现全部通客车,人民群众在家门口都能坐上汽车。

出租汽车行业从无到有。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市没有出租汽车,到1984年,石家庄市有了第一辆出租车。出租车的发展经历了由初级自由经营到有组织的自主经营过程,到1990年,全市城区有出租汽车711辆。从1998年开始,该市出租汽车开始总量控制。截至2017年底,石家庄市出租汽车行业逐步发展壮大为主城区拥有6710辆中高档车、25家公司、15000名从业人员、22支“文明服务志愿车队”规模的庞大行业。出租汽车正日益成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公交行业树立了新标杆。1956年,该市成立“石家庄市公私合营汽车运输公司”,购入依卡路斯30型客车2部,开始试营市内客运业务,开设火车站至城角庄营运线路1条。到1978年,职工1578人,运营线路15条,运营车辆157台,线网长度125公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公交行业发展势头迅猛,特别是2012年10月,石家庄市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城市之一,公交优先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截至2018年底,全市公交总公司共有运营线路226条,其中主城区115条,三区一县111条,线路长度达到3915公里;运营车辆5730台,万人拥有公交车达到了27.52标台,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了54.27%。

石家庄内陆港直通国际。作为我省和石家庄市“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点工程,石家庄内陆港于2007年4月6日正式开港。石家庄内陆港是省政府在原石家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有限公司基础上批准建立,具有国家二类口岸功能的内陆无水港口,《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将内陆港列为十大物流园区之一,省发改委也将内陆港项目确定为第一批河北省现代物流示范项目。

交通运输事业前程似锦

为建设人民满意交通,该市着力优化路网结构、提升服务水平,奋力书写交通强国石家庄篇章。

针对省会交通运输发展现状,石家庄市全力推进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十三五”期间,该市将完成投资800亿元,建设干线公路1300公里,构建“三个交通圈”:即石家庄至京津及相邻省会城市1.5小时交通圈,省会至各县城1小时交通圈,省会至组团县(区)半小时交通圈。实现“两个覆盖”,即县县通高速、县县通一级路。建成“一个体系”,即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绿色智能的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建设南绕城高速、津石高速和石衡高速,实现县县通高速和万人一公里的目标。同时,积极谋划衡昔、清新及石忻3个高速公路项目,与平赞高速、西柏坡高速组成市域高速公路环线,全市高速公路网建成后,市域内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200公里,形成“三环五纵五横”的高速公路网络。

加快干线公路和城市出口路建设。在建成南二环东西延、裕华路西延、晋州绕城连接线、京港澳高速无极、新乐、栾城连接线等项目的基础上,抓紧跑办新城大道北延、中华大街北延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切实增强主城区与周边区域的互联互通,进一步发挥城市的带动作用。

加快实施省会绕城公路建设。为进一步拉开省会城市发展框架,该市积极谋划省会绕城公路,共8条段346公里,总投资234亿元。建成后,省会环内面积将达到2210平方公里,将有8个县城的主城区纳入外环线的区域内,形成省会外围大交通圈。

加快实施高速公路城市化改造。为缓解城市拥堵,该市围绕新元、黄石、青银、石太、南绕城高速现状收费站,以提高城市交通通行能力为重点,通过“撤9建7”,将95公里环内高速建成城市快速路。(通讯员 王建勋)

责任编辑:王嵩

下一篇: 省道路运输协会被确定为首批“河北省品牌社会组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