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廊坊新闻新闻眼看廊坊
  • 分享
  • 廊坊文化沙龙讲述“永定河与清代地方教育”

    来源:廊坊都市报 2018-11-19 11:05:43
    语音播报

    廊坊文化沙龙讲述“永定河与清代地方教育”

    11月18日,“书香廊坊”读书会之“廊坊文化沙龙”--永定河与清代地方教育在市图书馆举行,中国世界上古中世纪史学会理事王玉亮做客市图书馆,讲述“永定河与清代地方教育”,解开京南明清教育的谜团。

    主讲人王玉亮,廊坊市永清县人,河北省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上古中世纪史学会理事。原为廊坊师范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副书记兼副院长,现调入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自金元定都北京以后,今廊坊所辖的京南诸县便成为京南畿辅重地。明清以来,北京进一步发展为全国政治、文化、军事中心,汇聚了无数达官贵胄、豪商富贾。虽然地处畿辅重地,但地方教育发展状况并不理想。”王玉亮介绍,清代沿袭明代制度,府、州、县等地方教育机构一般分为官方的儒学(也称庙学、孔学)和半官方的书院、社学、义学,以及民间的乡学、义塾等(义塾与私塾不同,私塾多为家学,不应属于教学机构)。官方、半官方与非官方的各类学校构成了明清两朝地方上完整的教育系统。

    “按照规定,每府、州、县都必须设立官学,每级地方行政只能有一处相应级别的儒学,而且朝廷对不同级别、不同地方儒学的生员数额、教学考课内容以及师生薪酬、津贴等都有明确规定。”王玉亮说。作为半官方的书院、社学、义学在数量上则不受限制,地方官绅的重视程度几乎完全决定着它们的数量、规模和生存状况。

    清代的学校共分为儒学、书院、社学、乡学、义学五类。在王玉亮看来,从官办的儒学以及半官方、非官方的书院、社学、义学来看,清代京南诸县地方教育整体并不昌盛。对于这一点,清人已有认识。如香河县,明代时,士习谆正,人才辈出,教育之盛,于斯为极。但到清代,进士不过十余人,其最著者,惟陈则廉一人而已,一时士风为之丕变,然考当时,应童试者,不过百余人,应乡举者不过五十人。这些记载,从侧面反映出京南地方教育的极度落后。

    讲到清代河北地方的办学特点,王玉亮表示,捐资助学;学田不能出售;捐田用于学校运营,捐资用于创办或修葺;学田地租(恒产)与发商生息(动产)相结合;地方学校普遍具有助贫、助学性质5个特点。其中,捐资助学是地方办学最重要的特点。(记者张泰源)

    责任编辑:郭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