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同行推荐
  • 分享
  • 重庆优秀科学家风采展| 周建庭:为全国2000余座桥梁“开处方”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20-05-24 10:46:22
    语音播报

    重庆优秀科学家风采展| 周建庭:为全国2000余座桥梁“开处方”

    山区桥梁与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周建庭。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24日6时讯(记者 伊永军)今年1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重庆市有12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重庆交通大学周建庭教授牵头完成的“公路桥梁检测新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实现了我国桥梁内在病害精准、量化、无损检测的技术引领,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也是他第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山区桥梁及隧道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周建庭带领科研团队,多年来致力于为桥梁“治病”,攻克了一大批桥梁工程技术中的重大科研难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保效益。

    周建庭带领团队,攻克了一大批桥梁工程技术中的重大科研难题。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

    精心研究桥梁特点 为其安全把脉问诊

    周建庭是浙江金华人,1993年刚从重庆交通大学(原重庆交通学院)路桥专业毕业,就开始与公路、桥梁打起了交道。

    当年,周建庭看到一则消息:在我国众多的桥梁中,至少三分之一以上存在结构性缺陷或不同程度的功能失效隐患,需要进行定期人工检测。每座桥梁的检测需耗资数万元乃至数百万元。这则消息也让周建庭坚定了走上探索“桥梁安全评价”之路的方向。

    由于当时桥梁安全评价技术在国内刚起步,所以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和到工地测试数据几乎成了周建庭生活的全部。1996年,年仅24岁的他在国内首次提出并完成“递推迭代实测桥梁影响线评定桥梁承载力技术”研究。

    周建庭在研究中发现,“桥都”重庆的桥梁由于长期处于“酸雨”环境之下,特别是三峡成库过程中水位变化对库岸乃至桥梁基础的侵蚀,使得重庆的桥梁安全问题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为此,2000年,他在国内首次完成了三峡库区变动水位区部分淹没桥梁的主拱圈块石水蚀试验和桥基水蚀试验,用以指导三峡库区县乡公路数千座桥梁的安全性评价工作。这项成果为确保库区桥梁的安全奠定了重要基础。

    周建庭多年来致力于为桥梁“治病”。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

    对桥梁的安全评价与加固整治研究 经历三个阶段

    20多年来,周建庭对桥梁的安全评价与加固整治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96年开始,主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研发了8种桥梁实用加固技术,有效提升了桥梁的承载力,实现了对桥梁病害的“开处方”。

    第二阶段是从2001年开始,周建庭觉得为了使桥梁病害“处方”开得更加科学,应要首先获取桥梁客观的运行状态,于是他从桥梁状态传感采集系统、信息传输系统、诊断评价系统和管养决策系统着手,开展桥梁健康监测与评价研究,目的是让桥梁“会说话”,建立了国内首个桥梁远程集群监测评价系统,对桥梁的健康状况进行整体把控,一旦出现安全隐患就会及时报警。

    第三阶段是从2012年开始,周建庭发现桥梁的隐蔽病害是桥梁管养的痛点和难点,于是着手桥梁内在隐蔽病害检测诊断研究,对桥梁的“隐形病”进行无损量化检测,进一步避免桥梁出现安全隐患,这也是此次获奖项目的主要成果。

    会看病更会治病 为全国2000余座桥梁“开处方”

    桥梁内的隐蔽病害不易察觉、难以诊断,已成为桥梁的第一杀手。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周建庭练就了一套给桥梁诊断“内科”疾病的本领。他“会看病更会治病”,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巴山蜀水、雪域高原,已为全国2000余座桥梁“开处方”,经过他的“妙手回春”,桥梁转危为安。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是革命老区,2005年当地的秧田沟大桥因为主拱轴线大幅变形被建议拆除重建,但这会影响当地的公路工程改建进度,并造成400万元的经济损失。周建庭主动请缨承担了该桥的整治工程,历时半年,该桥竣工通车,经检测机构检测,加固后的大桥许多承载力指标优于新建桥梁。此外,周建庭还为当地加固了5座危桥,为老区节约了上千万资金。

    周建庭带领他所在的桥梁安全评价与病害治理科研团队,自2001年以来,研发出8项实用桥梁安全评价与加固技术成果,丰富和充实了国内桥梁安全评价与加固技术理论基础;攻克了一大批桥梁工程技术中的重大科研难题。

    谈到自己的人生信条,周建庭说:“十年磨一剑,只要辛勤付出,总有甜蜜回报的那天。”

    责任编辑:郑晓娟

    下一篇: 每一个“中华战疫长城”参建者,都是英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