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推荐

这一年,我读了哪些书 | 长城评论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

长城网 2021-04-23 16:48:49
语音播报
  • 分享
  • 这一年,我读了哪些书 | 长城评论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

    推荐人:韩浩月(文化评论人)

    张翎《廊桥夜话》并非一本故乡主题的小说,因为一直到故事结尾,作品对故乡概念进行呈现的意愿才浮雕一样被近距离地送到读者的眼帘中,太近了,近到令人感到窒息。

    阿意的女儿被斩断鸡头的雄鸡吓得魂不守舍的时候,当加斯顿因为吃了驴肉而呕吐不止的时候,我看到了这场宴席的某种本质,也因而发现了《廊桥夜话》的荒诞现实主义气质——当注定诀别的一切,又以某种欢喜的形式重逢,注定会充斥一种撕裂感,在笑声的背后,藏着被压抑太久而无比遥远的哭声,宴席是对未来许下一个辉煌的愿望,也是对过去哭声的一种祭奠——宴席上,饮下的是酒,吞到腹中的是泪。


    鲍尔吉·原野《乌兰牧骑的孩子》是本少儿读物,作者鲍尔吉·原野的作品一贯拥有超高的文学含金量,书里的一些句子,读来真是让人爱不释手。比如“有的花枝高,大人们把鼻子凑到花朵前闭眼嗅一嗅。有的花低,接待小孩的鼻子”;“让天空降下来一颗冰做的星星,落在红嘎路沙漠上,变成一湖水。”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安全感至关重要,因此,给予少年儿童足够的守护,会让他们的生命底色足够沉稳,同时,允许甚至鼓励他们进行小的冒险,也有助于他们拓展自己的生命空间。而这些都能在《乌兰牧骑的孩子》一书中找到对应。



    在新作《梁庄十年》中,梁鸿对梁庄产生了微小同时也微妙的变化。她并不忌讳表达自己进入中年之后对生死的认识,她不止一次以人的生命周期为衡量点,来标志她与梁庄在不同年代的关系变化。
    在《梁庄十年》中,梁鸿不再仅仅是梁光正的“女儿”,她还是整个村庄的“女儿”。当别的男性出走者功成名就之后以“父亲”的身份对村庄进行指指点点时,梁鸿以“女儿”的角色,以柔情与包容,让枯萎的村庄又焕发出可以穿透纸张的青春气息与活力。《梁庄十年》走出了非虚构写作的框架,全书拥有感性的文学气息,扑面而来的是朴素的情感气味。有些片段可以当作小说去读,但读后最终会真切地发现,那个处在现实与文学之间的梁庄,是一个真实存在、带有温度的村庄。


    推荐人:马 青(南京广电集团首席主持人)


    医学领域经常爆发舆论热点,如何理解这个行业中呈现出的种种矛盾?推荐大家阅读《医生的修炼:在不完美中探索行医的真相》。
    作者是位医生,他以最诚实的态度写下了亲身经历的,或听过见过的诊疗故事,揭开诊疗中一个又一个“秘密”。比如,他自己在实习期如何胆战心惊地在病人身上“练习”。同时,医生这个职业群体也要面对自己并非神,也会犯错、犯混甚至犯罪的可能。书里就讲述了一个医生是如何“堕落”和被挽救的。当然,他并不只是讲故事,也有对行业制度的评价和他自己的思考。总之,这本书或许有助于打破一些固有的偏见,并增进彼此的理解。
    作者葛文德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著名外科医生,同时还是畅销书作家和《纽约客》专栏作者,所以既无需担忧书中内容的专业性,也不用担心可读性。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这是葛文德医生的另一本畅销书。前阵子朋友圈里流传一篇文章,讲的是养老院里的鄙视链,最底层的是没孩子的老人。但很快,就有人在微博上调侃说,没有孩子不用担心,现在就开始设计一个APP,招募一些人假装亲属。这些文章或调侃其实对应的是同一个事实:我们都在担忧怎么养老。
    比如“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老人最大的风险是摔倒”“什么时候该去老人院看看”“老人院的宠物革命有什么意义”“什么时候该积极治疗,什么时候该放弃”。书中的故事并不是给大家答案的,而是看到某种必然性,以及必然性之外的可能性。



    《看不见的大猩猩》:这是一本心理学科普类读物,两位作者都是权威的心理学专家。研究发现,我们都倾向于美化自我,对自己有程度不同的莫名自信。但实际上,我们是常常犯错的。所谓“眼见为实”也常常并不可靠。作者从一个很有趣的实验“看不见的大猩猩”开始讲起,告诉我们眼睛是如何欺骗自己的,我们对预料之外的事物经常视而不见。了解错觉,其实是为了更准确地了解自己,也可以顺便更准确地了解别人。


    推荐人:任冠青(媒体评论员)


    《乞力马扎罗的雪》:我还记得第一次翻这本书时的糟糕印象:莫名的对话层层叠叠,看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随后果断弃读。可或许人生就是这样,只有走过一些旅程,才能慢慢看懂“冰山”下的那些留白。如今再读,相见冷漠也变成了相顾无言。在这本并不算厚的短篇小说集中,你能看到硬汉的强势、女性的隐忍,看到对懦弱者的不懈,看到市侩的敷衍,看到如电影镜头般的刀光剑影……越来越觉得,好的文学作品是给人一种沉默的力量,就像《乞力马扎罗的雪》的那段楔子: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子的尸体。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人作过解释。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乘风破浪的姐姐、全职太太、月经贫困、“普自信”……过去一年,围绕女性议题的社会讨论可谓此起彼伏,在这些讨论中,上野千鹤子大概是最常被引用、被参阅的作者之一。
    不同于简单的就事论事,上野千鹤子在这本书里构建了更完整的理论框架,直指女性一直是作为支撑市场的“外部”存在,她们提供诸多无偿的、不被“看见”的付出,却总是难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对于这种境况,究竟该何去何从,作者也有自己的答案。
    也许因为太过一针见血,道出了太多“人间真实”,读这本书时,常常会在豁然开朗的同时又感到无比“戳心”。不过我很喜欢作者在《厌女症》里的一段认识:一本著者写得不愉快、读者读着不愉快的书,为什么还要写出来呢?那是因为,无论怎么不愉快,我们不能闭目不见的现实,就在那里存在着。



    《史记的读法》:可以视为更有人情味、更具感性色彩的《史记》导读。作者杨照按照自己对司马迁和历史的理解,通过超前与缺憾、权力与命运、被遗忘的智者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或许从学术角度而言,本书显得没有那么“专”和“深”,但作为一个“导入者”,它却是比较成功的。它带领我重回鸿门宴、荆轲刺秦等众多耳熟能详的场景之中,难得地提供了一种历史的临场感,也让人体会到了司马迁作为一位史学家的使命与追求。


    推荐人:沈 彬(澎湃新闻首席评论员)


    网上经常有句话是“核弹之下无冤魂”,它指的是日本整个民族都应对侵略战争负责任,那么,当时日本社会中有没有反省者?有没有人对于对外侵略战争发出过质疑的声音?其实,日本当年也是有冷静的声音的,但是这些声音却被法西斯主义狂潮淹没了,那些理性的逆行者被打倒在地,终于导致整个日本彻底的疯狂,走向了“核平之路”。马国川先生的《国家的歧路》讲的是这段对国人近乎是知识盲区的历史。



    《重症监护室的故事》的作者马特·摩根(Matt Morgan),是威尔士大学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这本书从一个重症室的医生的角度向读者娓娓道来:生死关头的挣扎,对普通人来说惊心动魄的时刻,却是这些重症室医生经历的日常。作者也会写出医生的另一面,比如,他白天在竭力挽救一个肝衰竭的患者的生命,用内窥镜看着当事人的血管因为肝脏瘢组织堵塞,“宛如在墙壁上游移的蛇”,回家后在餐桌上忍不住习惯性喝一杯冷啤。真香!



    《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的作者张经纬先生是上海博物馆的馆员,这其实是一本容易被耽误的好书。照“惯例”这样的书,一般就是选几件馆藏的典型文物,随便串联一下就是一本“简史”了。但是,张经纬作为一个人类学家的“野心”很大,从文物中试图找到中国历史演进的“动力学”机制。张经纬从一只“博山炉”里,读出了秦汉时期中原王朝统治者对异域、仙境的追求想象,最后如何发展成为对外扩张。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丝绸马匹互市,怎么演进成茶马互市?这背后是陆羽带动的“喝茶时尚”,拯救了中原王朝的财政危机。


    推荐人:伍里川(媒体评论员)

    《寻欢作乐》作为一个书名,自有特别的吸引力,但掩卷长思,就会知道,它是一部“严肃型”小说。英国作家毛姆自认这是他最好的作品,并无夸张。小说在今昔、虚实之间,进退有序,天衣无缝,展现了强大的叙事技巧。但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显然不止于此。文中,他对个性解放的女郎罗西充满爱慕、同情口吻的描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种情感的加持,令人吃惊地改变了人们对于一个“荡妇”的刻板印象,转为以更为纯粹、客观的视角审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这样的叙事风格,并不是人们所熟知的毛姆式讥讽。总而言之,这部小说在毛姆小说体系中,独树一帜,让人耳目一新,当然也因此引发了争议。


    《大宋革新》可以称为历史笔记的轻阅读样本。说是快餐也不为过,但这是营养比较丰富的快餐,值得享用。而如果和近日热播的《大宋宫词》穿插着看,会有一番特别意趣。但需要肯定的是,此书可以拿来“校验”此剧中的问题。在这本书中,易中天一如既往地表现了他对于历史叙事的掌控力,文本丝丝入扣、轻松跳跃,且不乏幽默。全书通过确凿的史料和作者的新发现,展示了在制度、经济等多方面均不同于盛唐模式的大宋之富、之宽、之安、之患。



    《司马迁的记忆之野》在豆瓣评分为8.8,这只是我推荐此书的理由之一。作者刘勃,是南京一名高校教师,在一次会议上,我和作者认识,得以阅读本书,并且了解到他的名声在外。作者在本书中显示了不俗的识见和叙事功底。以司马迁的视野来描摹“汉朝大厦”的安危因素,这样的解构与重建,带有挑战性和实验性。令人欣喜的是,他的尝试取得了成功。多年来,我一直想读一些“阅读门槛”不高但又能让人受益匪浅的历史类书籍,无疑,《司马迁的记忆之野》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推荐人:武小森(出版人、作家、阅读推广人)


    身兼小说家和文学教授双重身份的李浩的文学评论合集,《匠人坊——中国短篇小说十堂课》对十篇有关中国短篇经典的批评,独辟蹊径,坦率自如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鲁迅《狂人日记》、沈从文《丈夫》、张爱玲《封锁》、莫言《枯河》……十位中国作家的代表作,作者凭着创作者的清醒自觉,撷取这些经典小说的字句或片段,从主题、结构、人物、语言、情节设定等处着手分析,剖析技巧是如何出现在小说里的,写作者的手法如何,显示的成效如何。作者并不简单地一味说好,而是将自己的写作与阅读经验锻铸为一把锋利的解剖刀,在更深入、更高拔的层面,对这些短篇经典条分缕析,层层剥茧,祼露出写作艺术的奥秘、探索思考的魅力。


    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是20世纪俄罗斯“白银时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是《大师与玛格丽特》的作者,被尊为“魔幻现实主义”的鼻祖。在布尔加科夫逝世多年后,他作品中呈现出的 “针对个人”、又好似在与读者直接对话一般的写作风格,越来越受读者的欢迎,他旧时的孤独也引起了小说迷的广泛兴趣。一生经历世事沧桑、命运浮沉,却依然保持着尊严与勇气的精神使布尔加科夫的名望早已深深扎根于时间之中。

    《布尔加科夫传》出版于1988年,玛丽埃塔·丘达科娃耗时数年,走访布尔加科夫亲属、朋友、同代人,在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写成了这部跨越半个世纪的厚重之作,重现了那个风云动荡的年代之下,布尔加科夫的个人生活和艺术创作境况,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生活图景。除了文学上的重要性,布尔加科夫还向人们家表明他是在最困难的环境中坚定忠诚的典范。他提醒我们,意志自由确实存在,并且被认为是一种天赋,因而,人们可以随意行善或作恶。但无论如何他是从不作恶的。

    推荐人:王钟的(媒体评论员)

    尽管通过网络渠道,已经能很方便地获得最新出版的作品(而且是获得正式授权的电子出版物),我仍然习惯购买和阅读纸质书。过去一年,我的阅读门类基本有三种:一是主流作家创作的严肃文学,例如村上春树的《弃猫》《第一人称单数》;二是悬疑推理类读物,如日本作家乙一、道尾秀介,美国推理小说巨匠雷蒙德·钱德勒的作品;三是人文社科相关的通俗类读物。以下试推荐三本我认为兼具可读性与思想性的优秀作品。

    《克拉拉与太阳》:早在石黑一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这位日裔英国作家的写作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记得当年在学校图书馆,阅读石黑一雄的短篇小说集,让人产生一种聆听古典音乐的沉浸感与节律感。就技巧而言,他与我喜欢的另一位日本籍作家村上春树一样,在创作中融入了大量音乐元素。而《克拉拉与太阳》这部长篇小说,不可不谓对其以往写作风格的颠覆。作者使用科幻文学的语境,以更为平实化的语言,探究了高科技时代的人性与情感,而作者表达出的面对未来技术的“哀伤”,即便是身处当下的读者也心有戚戚焉。



    《夜晚的潜水艇》:有人说,这位新锐小说家的作品初读时或许有惊艳之感,细品之下不过尔尔。但我认为,对于一位90后作者,能够在这个浮躁的写作环境中,不做作、不扭捏地形成个人化的写作风格,已属难得。更为可贵的是,作者陈春成的创作不止于追求“讲故事”,而是将其对社会议题的思考留在字里行间。我始终认同,这种兼具文学感和社会意识的创作,是文学写作者与生俱来的使命。如果他在保持个人风格的基础上,开拓写作思路,未来无疑可期。

    《从废园到燕园》:一本通俗的建筑学读物,其背后是关乎燕京大学(现在北京大学的主校区)兴废的宏大历史。时代洪流之下,这种基于历史资料的细致观察和微叙事,尤其令人产生好奇。通过阅读这段园林建筑往事的梳理,读者不仅能看到对“什么是真正的中国样式”的激烈讨论,也能更深刻地理解东西文化碰撞与兼容的知难行易。众所周知,北京大学对中国近现代史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在实体上融入北京大学的燕京大学,也因燕园的存续而影响着北大,这段历史无论如何不应该被有心人遗忘。

    推荐人:西 蒙(媒体评论员)

    这一年当中读了许多书,现向大家推荐以下三本。

    张杰的《20世纪俄苏文学批评理论史》。这本书很清晰地介绍了20世纪俄国文学理论(沙俄—苏联—俄罗斯,从多元化到一体化再到多元化),分为宗教、现实和审美三个维度。后两个维度,过去都比较熟悉,但有一个梳理也挺好,比如现实篇里的高尔基、布哈林、日丹诺夫等很有意识形态话语的人,审美篇里的什克洛夫斯基、巴赫金、雅各布森这都是文论史上的“老熟人”了。这本书最值得一看的是关于罗赞诺夫、特鲁别茨科伊兄弟这块,还有梅列日科夫斯基与俄国现代主义的起源,以及舍斯托夫的悲剧哲学,还有我最喜欢的别尔嘉耶夫,对俄罗斯精神的阐释是最精妙的。


    吴永贵的《民国图书出版史编年(1912~1949)》。这套书主要是《申报》上图书出版领域的新闻的汇编,后期有解放区的报刊内容。通过图书出版的编年史,能看到历史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会体现在每年每月的细节新闻里,读起来十分有趣。比如《申报》上经常出现的一些新书目的名字,抓住几个关键时间点看当时的新闻,对历史的记录很真实。还有一些有趣的细节,比如1948年飞机投递书籍来解决山西“书荒”的问题,还有1937年记载的三个南京小学生因为看了连环画,竟然相约出走去五台山修道,也不知道最后小孩找回来没有。看到这些史料,真的很有现场感,这类编年资料的魅力就在于此。


    吴金群的《尺度重组与地域重构:中国城市行政区划调整40年》。地图迷和行政区划迷值得一看。信息量非常大,城镇行政区划沿革的历史都收录其中,尤其是城市型政区的管理体制、直辖市和地级市、县级市的的尺度重组与地域重构这块讲的很清楚,案例分析里面,关于重庆市的直辖过程也有详细分析。关于撤县设市,撤地设市乃至地级市降格为县级市的特殊情况,这本书里也有清晰的分析。本书后面几个附录是很宝贵的资料,如果想了解1978年以来的中国市县行政区划沿革的情况,这本书资料可以作为参考。

    推荐人:杨于泽(媒体评论员)


    过去一年,读历史方面的书比较多,算是改了改以前“无主题变奏”的毛病,主要集中于辛亥革命方向,以史料居多。读过的3本书都是旧藏,有闲拿起来后看得认真些。



    张哲俊著的《杨柳的形象:物质的交流与中日古代文学》。杨柳是极普通的树种,喜生长于沟边水岸,亦颇耐旱。因为树干易被蛀蚀,近些年从城市绿化树特别是行道树中退出,甚至农村也踪影渐稀。但此书引征中国文史,展示了杨柳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树”在古代的辉煌。大概是唐代,日本自中国引进杨柳,柳树遂成为日本世家大族的标志树,日本社会发展出柳树崇拜,这种柳树崇拜比中国更甚一筹,东京银座所在中央区1987年还指定柳树为区木。小时戴过柳环、吹过柳哨,但读了此书,仍对杨柳刮目相看。



    韩毓海著的《五百年来谁著史》。这本书从世界史维度重写中国史,并探讨中国现代化如何从西方构建的殖民与霸权秩序中突围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的《河殇》称中国内向式“黄色文明”导致了保守、愚昧和落后。其实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开放社会,明隆庆元年即1567年接受银为主币,意味着中国正式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是一个银资源匮乏国家,银子作为主币意味着中国过早放弃货币金融主权。我们一直通过外贸赚银子,却没怎么进口国外先进产品和技术。读此书,对中国历史有了新的认识。



    日本浅田实著的《东印度公司》。十六、十七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初发国家纷纷建立东印度公司,特许专营本国的欧洲对东南亚和东亚地区贸易,最初香料暴利,这些东印度公司主营香料,后来成为荷兰、英国等对外殖民的超国家机构,中英鸦片战争即因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倾销鸦片而引发。与中国近代史密切相关的东印度公司,中国除了复旦教授汪熙著有一本《约翰公司 英国东印度公司》外,基本无人研究涉及,此书会让人有新的收获。


    推荐人:赵清源(媒体人)


    《论语》中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谈的就是误解。惜乎,说这话的孔子恐怕是古往今来被误解最深、最多的中国人。《孔子原来》试图从学理、伦理、情理等多面解开这些误解,澄清对孔子的种种非议,展示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孔子。孔子过时了吗?孔子生前处处碰壁吗?孔子是个官迷吗?孔子鼓吹忠君吗?孔子歧视女性吗?……鲍鹏山先生用二十三个问号打破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常见的对孔子的认知。掩卷之际,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位悲天悯人的老人的身影,穿透历史的迷雾,凝聚成一个民族的精神图腾。



    似乎在大多数人的教育经历中,数学不好是常态,不喜欢数学更是常态。一般认为,相比其他国家,我们基础教育的数学太难,以致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果真如此么?读完伍鸿熙的《数学家讲小学数学》之后,改变了我的许多想法,也可以检点出当前数学教育的一些问题。比如,偏重运算技巧,轻视运算逻辑,导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三四五……回过头来,仅仅知道的“一”也靠不住了。有人可能要问,讲这些高深的数理,孩子能听得懂吗?拆书之前,我也有这样疑问,读了一章之后,便觉得这样的疑问是杞人忧天了。化繁为简,深入浅出,这是高手。



    据说中文系的课程中,最难的是音韵学(声韵学),因为牵涉生理学、语音学、历史学、逻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可是,在我看来,最有趣的也是这门学问。比如,北京大学的英文为什么是Peking University?无锡的得名和锡真的有关吗?儿化音是满人带来的吗?为什么南方多江,北方多河?要解答这些问题,非得音韵学出马不可。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重“文”轻“语”,一条腿走路,并不教孩子怎么说话,更不教汉语发音中的各种门道。如何用繁难专业的音韵学知识,平易地解释现实中的语音现象,郑子宁《东言西语》是个好的范本,相信也会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不少启发。


    责任编辑:史艳泽

    下一篇: 青年要与新时代同向同行 | 长城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