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秦皇岛政治经济
  • 分享
  • 河北宏都实业集团董事长潘洪书:35年不改初心 只为百姓吃上放心肉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8-12-26 14:54:48
    语音播报

    河北宏都实业集团董事长潘洪书:35年不改初心 只为百姓吃上放心肉

    河北宏都实业集团董事长潘洪书:35年不改初心 只为百姓吃上放心肉

    新时代民营先锋系列报道(35)

    河北宏都实业集团董事长潘洪书工作照。 宏都集团供图

    35年前,他还是一名小小的屠宰匠,每天的工作就是大锅烧水、手工拔毛、刮毛……

    35年间,踏着改革开放的鼓点,他带领乡亲们大胆探索,从成立民营股份公司一步步整合成为北方大型现代化生猪屠宰和肉类食品加工企业。

    35年后,他领导的企业集团已经发展成为拥有5家子公司、1800名员工、年产值28亿元的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北省一级生猪屠宰加工企业。

    他就是河北宏都实业集团董事长潘洪书。

    以敢为人先、敢啃硬骨头的精神,深耕行业、爬坡过坎,他的初心就是让百姓能够吃上放心肉。

    ●顺势而为 才能做大

    12月7日,农历大雪,寒风凛冽,然而位于抚宁区的河北宏都实业集团却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厂区内,一辆辆满载白条猪肉的冷藏运输车往来穿梭;加工线上,身穿白大褂的员工紧张忙碌……

    一大早,潘洪书就匆匆赶到办公室,顾不上喝口水,开始召集管理层开会研究冬季北京市场的应对策略。接下来,还有两拨前来考察的客人等着他接待。

    河北宏都实业集团董事长潘洪书作为第29届奥运会火炬手参加奥运圣火传递。 宏都集团供图

    厂区墙壁上的一组照片,记录了宏都的发展史。改革开放之初的1983年,抚宁县潘官营村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屠宰专业村,全村600户人家,就有100家从事生猪屠宰业。19岁的乡村青年潘洪书就在那一年加入了屠宰匠的行列。

    杀猪是个技术活。手握杀猪刀、卷起衣袖、一通麻利的宰杀动作,然后烧水烫猪、手工拔毛、开膛吊杠、劈半……有时候生猪资源紧张,也会大老远跑到东北,走村串户去收购。虽然又脏又累,但看着顾客拿着称好的猪肉满意的表情,想想一家老小靠此业生活得有滋有味,潘洪书很为自己的这项手艺自豪。

    粮猪安天下。屠宰事小,却关系着广大百姓生命健康。为保证生猪产品质量安全,1997年12月19日国务院发布《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对屠宰地点、监督管理、法律责任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和规范。新政之下,潘官营村松散的生猪屠宰产业也面临着整合和升级这样一道必答题。

    面对新形势,怎样闯关?如何整合?谁来牵头?

    “洪书,你干吧!”

    “我,行吗?”

    “我们都看好你,放手干,镇里会大力支持你!”

    河北宏都实业集团董事长潘洪书带领公司员工参加秦皇岛国际马拉松比赛。 宏都集团供图

    因为为人勤快、做事诚信、潘洪书生意红火,在乡亲们心中有很高的威信,紧急关头,镇领导自然想到了他。

    2000年5月,整合几十家屠宰户的秦皇岛市潘官营机械化屠宰加工有限公司成立,潘洪书出任董事长。

    “既然领导和乡亲们这么信任我,那我就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回忆起当年的临危受命,潘洪书只是淡然一笑。谁也没有想到,他这个董事长还真不白给。此后,靠着敬业的态度和长远的眼光,公司在潘洪书的带领下一年一个台阶,一路高歌猛进。

    2004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公司先是收编了经营不善的抚宁县食品公司,紧接着在张家口成立怀安县宏都食品有限公司,当年6月,成立河北宏都实业集团。

    2009年,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成了秦皇岛市宏都养殖有限公司,确保秦皇岛市的生猪改良。

    2010年又投资8000万元扩建了200万头的高标准生猪屠宰车间,分割车间及冷库,为了扩大企业规模2012年又成立了“秦皇岛北方宏都生猪网络交易有限公司”。

    河北宏都实业集团董事长与匈牙利代表团洽谈环保发展项目。 宏都集团供图

    2013年又投资1.2亿元建了2万吨冷库和商业门面楼,成立了“秦皇岛市千奥宏都肉食批发有限公司”。

    2015年又投资3000万元扩建了分割车间,新上一条高标准的机械化屠宰生产线,采用了最先进的机器人劈半,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产品可追溯系统和激光灼刻技术,使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规模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在集团每天屠宰生猪5000多头,成为集养殖、屠宰、分割、熟食加工、网络交易、冷冻仓储、冷链运输为一体的现代化产业集团。

    ●严把质量 才会放心

    12月7日一大早,尽管天气寒冷,但宏都集团门口运送生猪的汽车依然秩序井然地等着入场消毒。

    “宏都”牌冷鲜肉是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评选的名优产品、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河北省质量监督局认证的“河北省名牌产品”。依靠其可信赖的质量保障,宏都集团成为北戴河暑供肉品供应商、2008年第29届秦皇岛分赛区食品供应企业、北京“菜篮子”外埠供应单位。

    “集团每天屠宰5000头生猪,其中就有3000白条猪销往北京,占到当地市场的25%以上。”北京市场需求量大,相对质量要求也高,多年来,能够牢牢占据当地四分之一以上的份额,潘洪书相当自豪。

    自豪的背后,也折射出当初市场开拓的不易。本世纪初,北京的市场一度十分混乱,为了规范市场,北京市政府于2001年从河北省引进8家肉类企业进行考察,“宏都”就是其中之一。接下来,经过最严苛的考验过后,“宏都”又成为最后留下来的一家。

    河北宏都实业集团董事长在北京2022冬奥供应备选基地签约仪式上。 宏都集团供图

    如今,“宏都”产品远销天津、内蒙、山西在内的全国19个省市。产品不愁卖,靠的是什么?

    “其实,肉类企业并非什么高科技,靠的是良心。创业35年,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诚信做企业,严把质量关。”潘洪书滔滔不绝讲起宏都的“四关”。

    严把活猪入厂关,动检人员从活猪入厂开始严格检查,没有产地检疫证、生猪溯源单和耳标的一律不准入厂;严把停食静养和瘦肉精检验关,对健康合格的生猪进入待宰圈后进行静养,静养时间为12小时以上,在静养期间进行采集尿样,进行瘦肉精检测,瘦肉精检测率达到10%以上;严把检疫、检验关,决不让一斤不合格猪肉出厂;严把产品运输关,为防止二次污染,在运输过程中全部实行冷藏悬挂或装箱包装运输,真正做到了不合格生猪一头不宰,宰后不符合肉品标准的一斤不出厂。

    潘洪书笑着说,“四关”把出了“宏都”的放心质量,也把出了养殖户的主动性。

    ●整合链条 才可做强

    “宏都致力于构建自然和谐、生态环保的食品产业链,从源头把控,让高品质的绿色食品还原生活。”

    在宏都集团厂区的墙壁上,这样一条标语十分醒目。

    食品安全大于天。多年的从业经验,使潘洪书意识到源头把控对食品质量的重要性,在他的引领下,宏都集团一直致力于打造生态养殖、屠宰分割、肉食加工、冷冻仓储、冷链物流、终端销售在内的全产业链模式。

    宏都养殖股份有限公司是农业部“生猪标准化示范场”、河北省生猪储备基地,公司种猪繁育与养殖基地占地150亩,坐落在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的浅山区,远离人居环境,杜绝源头污染,遵循自然生长规律的无公害养殖体系,让生猪健康快乐成长。

    河北宏都实业集团董事长潘洪书工作照。 宏都集团供图

    良种是产业之母。2012年,公司引进美国华多优良种猪,现存栏纯种种猪2000头,年可生产优良种猪8000头、二元母猪30000头、育肥猪年出栏50万头。在2014年河北省第九届种猪生产性能测定中,公司的长白种猪荣获第一名,杜洛克种猪荣获第二名。

    全产业链模式不仅让宏都具备了不畏艰难、砥砺前行的能力,而且依托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建立了全程可追溯体系,宏都的精细化管理、内部控制水平也得到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实现了产业升级。

    潘洪书说:“肉食企业做的是良心事业,守住中国百姓餐桌的安全是宏都人的使命。”

    ●记者手记

    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

    采访中我们曾问过潘洪书一个问题,“经营一家这么大的企业集团,最让你费心的事是什么?”

    “产品质量。”他不假思索,“每天一睁眼,第一件事操心的是它;晚上上床睡觉,最后一件琢磨的,仍然是它!”

    是的,从一个小小的“杀猪匠”起步,到北方大型现代化生猪屠宰和肉类食品加工企业集团企业的董事长,成为名符其实的行业状元,成功的要素有很多,但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线,无疑是众多因素中分量最重的一个。

    俗话讲,猪粮安天下。正是因为视质量如生命,他才会严把“四关”。

    正是因为视质量如生命,他才会不惜巨资扩大养殖基地、引进优良猪种,从源头上加强把控。

    正是因为视质量如生命,宏都的产品才能一路过关斩将、成功打进并长期牢牢占据北京这个大市场四分之一以上的份额。

    眼下,我们正大力推进质量工作,加快建设质量强国。作为企业家来讲,质量强企,具体应该如何做?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管理上事无巨细,从方法上加快创新,在标准面前严加把控……这或许是潘洪书的质量兴企故事带给大家的启发。(记者于军涛、李淑丽、杨琦)

    责任编辑:王春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