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秦皇岛区县要闻
  • 分享
  • ​青龙杨杖子村致富路越走越宽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20-05-19 17:05:02
    语音播报

    ​青龙杨杖子村致富路越走越宽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林涛 、唐晓辉)“这可都是新嫁接的高产优质品种啊,都成活了啊!”“宋老师预计你家今年能收多少斤?”“卢书记能不能让宋老师也给我家的栗子树嫁接一下?”杨杖子村村民张伟家的栗园里围着一大群村民,大家围着新嫁接成活的栗子树兴致勃勃地讨论着。看着村民一个个兴奋和充满期待的样子,卢振生知道工作队为杨杖子村设计的这条致富路越走越宽。

    ●板栗林就是待开挖的聚宝盆

    卢振生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驻青龙满族自治县马圈子镇杨杖子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自从驻村之后,他一直在思索怎样帮助村民找到一条在未来致富的长久之路。杨杖子村栽植板栗树超过10万株,是村里的主导产业,但产量一直不尽如人意,一棵树就产两三斤栗子。特别是与本县龙潭村“板栗王”宋海清的板栗园相比,一棵树栗子产量平均相差十来公斤。

    “你们仔细算算,不用说增产20斤,就是增产10斤,杨杖子村每年板栗增产就是至少800万元的收益。”宋海清村里板栗园说过的一席话,一直刺激着工作队的神经,这不是抱着金饭碗找饭吃的真实写照吗?

    工作队在做了详细调研和土壤检测之后发现,杨杖子村的土壤条件比龙潭村的还要好,之所以产量太低就是因为种植技术的欠缺和意识落后。

    自此,驻村工作队便开始从这两方面入手,有针对性的引导、解决思想和技术方面的问题。在开春板栗树需要剪枝的时候,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农业教授不能来现场,工作队就通过视频连线,请专家给村民进行网络授课,讲授板栗种植、剪枝的知识。接下来,工作队多次邀请宋海清来村进行实地系统教学,让村民从一枝一叶开始学习,调动起大家“我想学,我要富”的劲头。通过今年的9次培训,乡亲们建立了对宋海清师傅等专家的信赖,想要致富的愿望愈发强烈。

    张海民家有2000株栗子树,由于产量太低已经准备改建蘑菇大棚,听了专家的讲解之后,他打算尝试一下,结果让他喜出望外。他说:“我家有2000棵树,一年收成只有4万多块钱。宋老师家190棵树,一年挣了5万多,差得太多了。这次我是下定决心把人家的技术学过来。”

    杨杖子村子村民想要致富的愿望愈发强烈。

    ●扎根农村的驻村工作队

    驻村工作队的3名工作人员虽然来自市住建局的不同岗位,但他们对乡亲的真诚赢得了杨杖子村乡亲们越来越多的赞誉。年龄最长的杨志宇是工作队的老队员,也是老大哥,主动承担着数据统计等枯燥繁琐的工作。他分类设计了贫困户和非贫困户“提问式”入户宣传走访记录表,每月挨家挨户走一遍,加深乡亲们对扶贫政策的理解,及时掌握解决村民的困难、诉求。杨志宇告诉记者说:“各项扶贫政策的精准识别、精准落实以及动态管理,是一项十分细碎的工作,说不辛苦那是骗人的,但看到乡亲们越来越信赖、依赖我们,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另一名队员孙爱彬来自农村,对农村工作有一种天然的热爱,和村民的距离更近。每一次关于板栗种植的教学他都会负责录像,久而久之也成了剪枝能手。他自己购买了剪枝的工具,常常帮乡亲们剪枝、施肥,并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拉近了和乡亲们的距离,现在有关于剪枝的技术问题乡亲们总是愿意和他商量。

    ●村庄在一天天改变

    自工作队入驻杨杖子村以来,整个村庄每一天都有着新变化。

    通过实地考察和考量,凭借市住建局独特的技术优势,卢振生驻村之后的第四天就为村里建设了示范作用的太阳能光热取暖样板,如今全村太阳能取暖的改造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村民景素芬是遗留多年没有实现危房改造的贫困户,通过其自身努力和各项扶贫政策的支持,今年具备了翻建的能力。工作队积极协调专业设计单位帮助进行图纸设计、优化结构,一幢节能、环保的农村新民居正在垒砖加瓦;工作队邀请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了《杨杖子村板栗增产三年规划》,按照“大户示范、技术护航、提升品质、规模发展”的思路,整合力量重点发展板栗产业;围绕板栗增收,工作队积极协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缮损坏的引水上山灌溉管道,修建板栗园田间作业路硬化工程…………

    “卢书记,我打算过段时间就回家,把我家那300棵栗子树再重新归置归置,你也帮我请专家瞧瞧行不行?”在市里打工的村民赵民是一级听力残疾,工作队通过解决他的房子维修、残疾补贴等问题赢得了他的信任。这不,他又在村民群找工作队帮忙。

    “行,我帮你联系宋老师!”卢振生拿着手机打字进行了回复,嘴角带着幸福的笑意。

    责任编辑:王春红

    下一篇: ​北戴河牛头崖镇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