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邱县新闻美丽乡村
  • 分享
  • 河北邱县:让乡村更美丽更宜居

    来源:邯郸日报 2020-11-06 15:55:50
    语音播报

    河北邱县:让乡村更美丽更宜居

    今年以来,邱县坚持全域推进、示范打造、专项整治相结合,统筹推进全县农村“垃圾不落地”、厕所改造、小街巷硬化、残垣断壁清理、空闲宅基清理、坑塘治理、美丽庭院建设、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8项重点工作,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力促乡村振兴,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邱县摆开乡村主战场,从最基础、最关键、群众最期盼的领域入手,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从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做起,让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农民群众。”邱县县委书记李剑青说。

    邱县升级改造了老沙河观光路,增设滨河步道、骑行道,将道路打造成七彩观光路,成为群众休闲好去处,,也成了各路网红打卡地也成了各路网红打卡地。 孙海峰摄

    破“三慌”、建三园——一抹绿扮靓新生活

    走进邱县香城固镇西临河村入村口,62岁的郝五方老人正在漫画主题公园散步。这里,曾经是一个“臭水坑”,如今一池碧水,绿树成荫,湖水、假山、凉亭浑然一体,成了村民农闲时节、茶余饭后散步纳凉的好地方。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西临河村广大村民积极行动起来,拆除了自家废弃的房屋,整理出闲散的宅基,因地制宜地建成了一处处菜园、果园、游园,为乡村田园抹上了绿色。放眼望去,一处处的园、一处处的绿,成为村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村里自然景观的打造,带动了基础设施的改进和完善。经过升级打造,村中道路平坦笔直,通往各家各户,颇具地方特色的漫画文化墙和漫画文化广场,赏心悦目,以文育人。

    近年来,邱县全域推进“空心村”治理,从“两改一清一拆”到“五清三建一改”,“建、用、管”齐发力,彻底告别了原来“群众看在眼里脏得慌、晚上走路疒得慌参、危房危险怕得慌”的“三慌”历史。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全县党员干部干在前,县四套班子领导、乡镇和村干部带头深入乡镇、村,参加义务劳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促使群众由“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由“跟着干”变成“比着干”。一时间,邱县形成了全省覆盖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志愿服务运行机制。

    据统计,全县累计清理垃圾杂物1.8万余吨,清理空闲宅基7500处,建设小菜园4200处,小游园820处,小果园1300处,利用旧砖铺砌胡同2300余条、240余公里。

    邱县梁二庄镇坞头村依托文冠果种植,打造坞头小镇,乡村规划整齐、设施齐全,成为全县美丽乡村的代表。图为坞头村航拍图。胡振林摄

    建机制、管长远——垃圾不落地,乡村更美丽

    “垃圾不落地,邱县更美丽!欢迎您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每天早上7点,清脆的喇叭播报声在邱县新马头镇后街村街巷响起,村里保洁员开着垃圾车走街串巷,开始了一天的垃圾收运工作。

    “绿色桶里是可回收垃圾,蓝色桶里是不可回收垃圾,这些垃圾每天都会有保洁员上门来收集!”听到播报声,村民王素芳将自家院里两个垃圾桶,提到了家门口。

    在邱县,每天各家各户将已经分类好的生活垃圾送到门口,保洁员再进行二次分类。保洁员介绍说,可腐烂垃圾投入村外阳光堆肥房,可回收垃圾回收再利用;有毒有害和其他垃圾集运送至县垃圾填埋场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实现了垃圾从出门到进入最终处理环节全程不落地。

    “俺村是全县实现垃圾不落地的第一村。在垃圾不落地运转的过程中,村民也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这种模式带来的便利、实用。垃圾分类已逐渐成为每家农户良好的生活习惯。”东石彦固村党支部书记韩金杰满脸喜悦地说。

    目前,邱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运行覆盖了整个县域。邱县引进德昂保洁公司,农村生活垃圾保持日产、日清运、日处理,实现了农村环卫保洁和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

    为唤醒广大农村居民养成自觉环保的意识,减少“有害垃圾”污染,邱县还创新推行“塑料垃圾换鸡蛋”“废旧电池换新电池”等“垃圾换物”环保模式,群众通过收集废弃塑料袋、废旧电池,可到指定地点兑换鸡蛋、油盐等物品,通过县财政投入,形成了“群众收集、村兑换、县统一集运处理”的长效机制,既减少环境污染,又提升了群众环保意识。

    香城固镇刘云固村千年古槐生生不息。

    “两收集、两利用”——农家厕所不怕看

    “厕所不怕看,干净着咧!”听说我们要看她家里的厕所,新马头镇新鲜庄村刘玉琴笑着说,“厕所改造之前,别说让你看,俺从城里回来的孙子孙女都嫌脏!这不现在可好了!”刘玉琴说着打开了厕所的门。

    干净的白色地砖、墙砖一尘不染,水冲式陶瓷便池锃明瓦亮,一旁的黄色桶里装满了水。“别看这个水桶不起眼,它可是冲厕所的来源水!”刘玉琴用手指了指黄色的水桶说,节约用水,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邱县把推进“厕所革命”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头戏”,积极探索实施农村改厕和污水治理“两收集、两利用”模式,对生活污水集中收集、二次利用,对厕污集中收集处理、再次利用,实现农村厕污清洁化管控、资源化利用、规范化运行。

    “厕所改造后,8个月清掏一次,打个电话抽污车就来到家门口。”刘玉琴大娘一家6口人,原来一年需要里里外外清理厕所好几次,每次麻烦不说,臭味半天不散。自家厕所的变化,让她感受到国家政策为老百姓带来的大实惠。

    据了解,邱县在全县建设了7座厕污集中处理中心,由财政出资,购置生活污水收集桶5万个,免费发放到每个农户,专用收集生活污水冲厕,有效解决了冲厕和生活污水的“出口”问题。据介绍,通过绿色生物降解,厕污生态化处理后可直接施入农田。每个处理中心日均处理厕污45.7立方米,覆盖人口3万人,实现厕污资源化利用全域覆盖。

    在邱县,政府为群众购买服务,采取市场化运作,由第三方服务公司承担全县厕污抽取、运输、处理和处理中心运营维护、农户厕具维修服务,并实现了智能化监管,建成县农村人居环境智慧管理平台,对7个厕污集中处理中心的影像传输、液位探测、处理指标,实施在线监测、远程控制设备运行;对厕污运输车辆实行定位跟踪,科学调度。另外,智能监管平台还可以对全县垃圾收集车辆运行情况、阳光房运行管理情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管。

    小巷深处,孝文化彩绘墙成了一道风景线。

    “三网”建设、“三边”整治——人居、生态两相宜

    邱县作为农业县,水资源短缺问题是长期制约农业发展、影响民生改善的主要“瓶颈”之一。在人居环境整治中他们发现,大部分乡村河渠不

    通水,废弃后变成了垃圾沟、臭水沟,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难点。为了修复水生态,邱县从今年元旦开始,将原有路沟、河渠内的垃圾杂物进行清理,对河渠进行扩挖,并根据群众灌溉需求开凿新的河渠。

    今年以来,全县“水网”建设疏通扩挖的长达178公里的65条河渠,让217个村实现了地表水全覆盖,河河相连,渠渠相通,坑坑蓄水,形成全县域“环城绕田、水系连通”的大水网格局,形成了县域宜业宜游的“生态大环境”。

    田成方、路成网,绿树栽在渠两旁。曾经,田边垃圾堆放、臭气熏天、夏天蝇虫乱飞的臭水沟,随着“三网”建设彻底告别了旧模样。值得一提的是,老沙河观光路的升级改造,增设了七彩滨河步道、绿色骑行道,傍着碧绿的老沙河纵穿而过,这里成为邱县特有的一幅七彩灵动风景画。

    “三网”融合,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还为农民铺设了一条致富路、希望路、小康路。仅农田灌溉一项,群众由之前用深水井灌溉农田变为用地表水灌溉,灌溉成本每亩节约50元。同时,用地表水灌溉,粮食产量大大增加,今年小麦地表水覆盖区域亩增产最高达300斤,平均亩产1100斤左右,最高达1500斤。更大的生态效益也紧跟着而来,地下水位在逐年上升。

    昔日“三边乱”,今日风景线。让群众打心眼里高兴的是“三边”整治。邱县还将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农村公路“三边”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加试题”,促进全县域人居环境大提升。通过“穿靴、戴帽、洁面、系带”攻坚行动,邱县仅用28天就整治公路沿线167公里。整治后,道路两旁乡村房屋,白墙灰瓦红门“新中式风格”,配以硬化铺垫、绿化点缀,俨然一道靓丽风景。

    “海棠小镇”新鲜庄村海棠走 廊风景如画。 陈贵平摄

    “五图四色”、督慢促后——打通乡村治理“最后一米”

    “农村整治战线长、任务大,邱县既注重解决眼前的拦路虎、绊脚石,又立足长远建立健全相关机制,最大限度地巩固整治成效,努力使群众长久受益。”邱县政府县长闫龙虎说。

    为推进工作高效开展,邱县创造性地实施“五张图”工作推进法,通过把人居环境整治中改厕、污水管控、美丽庭院、“五清三建一改”、村庄硬化、亮化、绿化等易量化的各项工作完成情况以不同图例分组在图上标注,形成五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展示意图,以图晒成绩、晒进度、找差距、抓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工作的精准落实,走出了一条“精准、高效、直观、简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管理新路子。

    实施“四色法”管理,建立工作清单,明确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何时干成“四个干”,以“绿白黄红”四色标示进度快慢,督慢促后。

    在人居环境整治中,邱县还坚持以党建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选好带头人,配强“领头雁”,使每个村都有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层干部队伍,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创新推行“胡同长制”,全县设立5619名胡同长、706名楼道长,实现了网格管理全覆盖,打通了乡村治理、环境整治的“最后一米”。

    变的是容貌,美的是环境,富的是乡村。邱县在清理空闲宅基的基础上,加大土地规模流转力度,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壮大现代农业。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红薯种植6万亩,发展苗木、花卉、蔬菜、中药材、经济林等6万亩,全县特色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建成段寨红薯小镇、古城营荷塘小镇、礼村桃花小镇等“田园综合体”8个,农村群众改善人居环境更有底气、更可持续。(通讯员刘洪涛、霍飞飞、刘龙)

    责任编辑:郭宏

    下一篇: 河北邱县西临河村积极推动特色农业种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