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商购商讯
  • 分享
  • 鸡蛋跌价30%以上,“火箭蛋”缘何沦为“倒霉蛋”?

    来源:杭州日报 2017-05-11 09:57:38
    语音播报

    鸡蛋跌价30%以上,“火箭蛋”缘何沦为“倒霉蛋”?

    对于广大养鸡专业户来说,今年的日子有些不好过:春节过后,鸡蛋价格一路狂跌,截至今年4月底,累计跌幅甚至一度达到30%以上。狂跌的市场行情势必已经影响到了鸡蛋养殖业的盈利状态。有报道显示,2014年,农户养一只鸡可赚50元-60元;2015年,这个数字缩小到30元-40元;2016年,仅有10元左右,而进入2017年,全行业几乎都陷入了亏损状态。

    “火箭蛋”缘何沦为“倒霉蛋”?在笔者看来,其中的原因主要还是受供给关系的影响。如同“猪周期”一样,在蛋鸡养殖业也存在一定的“蛋周期”,即当市场价格上涨有利可图时,养殖户通常会跟风补栏,导致供应量上升,供大于求鸡蛋价格下跌;反之,当市场价格下跌无利可图时,养殖户可能减少补栏,于是,供应量下降,当供不应求时鸡蛋价格上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的涨涨跌跌很正常。但是,因为农产品本身的属性,决定了其种植和养殖需要一定的周期,而要在短时间内调整供给量又比较困难,所以,从“二师兄”的涨涨跌跌,到“蒜你狠、蒜你贱 ”,再到“火箭蛋、倒霉蛋”,其价格的波动还是颇受关注的。

    另外,作为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食品,猪肉、鸡蛋价格的涨跌不仅影响着养殖户的收入,还连着马大嫂们的菜篮子。所以,稳定这类产品的价格非常有必要。可是,在当前很多情况下,农产品价格涨落还是具有无序性的,如上文所说,一旦某一类产品的特质被看重,对该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就会一哄而上,结果势必导致该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而在我国大型规模化的养殖企业又是少数,如何让众多养殖散户走出“蛋周期”、“猪周期”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笔者以为,面对这种情况,考验的是政府、协会、养殖户三方的合力。若政府、协会利用手中掌握的信息及时介入引导,可能避免农户一哄而上的问题,而当供需严重失调时,政府及时采取补贴等措施也可以平抑价格。在这方面,国外的一些国家已经有先例。例如,在日本已经实施多年的“价格安定制度”,就是日本政府为稳定蔬菜价格,为部分蔬菜制定一个保证基准价,一旦蔬菜的市场价格跌破保证基准价,政府就会给予一定的补贴。

    责任编辑:张淑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