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石家庄新闻石家庄新闻中心
  • 分享
  • 他就是一位无私奉献的亲人——石门县百姓眼中的好人

    来源:石家庄日报 2017-03-03 09:50:21
    语音播报

    他就是一位无私奉献的亲人——石门县百姓眼中的好人

    84岁的薛家村村民田申秀,这几天都会步行2个小时到王新法曾经居住的地方转一圈。“我总觉得‘名誉村长’没有走,那天大伙说我岁数太大了,不让我上六塔送他,我的心里难受啊!”许多群众和田申秀老人一样,经常到王新法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和安葬他的山河圆前去祭拜。

    如果说,一个人说他好,可能不算什么。但十个,一百个人都说他好,那他真是一个好人。在薛家村甚至石门县接触过王新法的人,没有一个不竖大拇指。大家都亲切地称他“名誉村长”。

    到底王新法在这里做过什么,让这里的人对他充满崇敬和爱戴,这几天记者通过走访,从村民口中深入了解了这位“石家庄老兵”。

    提精神,建设山河圆让英雄回家

    薛家村是武陵山脉深处的一个土家族村庄,村庄是湖南省级贫困村。虽然守着青山绿水,可是这里人的生活还是很贫困。王新法入村以后,一心想的就是如何改变这里村民脱贫致富。

    “第一次见到‘名誉村长’,他说要到我们村义务扶贫。那时候我是第一次听说义务扶贫这个词,觉得又不需要村里出钱,也不是搞投资,试试就试试了。”薛家村党支部书记覃遵彪,回忆起第一次见到王新法的情景,仿佛是刚刚发生的事情。

    “一转眼四年过去了,‘名誉村长’为村里做了太多太多的事情。村里人也从最初的不信任变得格外信任和尊敬。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全心全意为村民着想,这样的好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覃遵彪感慨地说。

    村民对王新法态度的转变,要从建山河圆开始。“我们这里是土家族,世代祖先的安葬都是选最好的土地,要选十八根粗木料做棺材,要放鞭炮,而且是放越多越显得孝顺。”薛家村村主任贺顺勇说,当时王新法就和我们村干部说,这样不行啊!村里能种的地本来就少,这样下去后辈们就没有地种了,山上的木头也要被砍光了。可是世世代代根深蒂固形成的传统,村民怎么会说改就改呢?

    在村里走访时,王新法听到了一个关于68名红军战士在这里跳崖的故事。当时他就下定决心,要让烈士回家,为烈士们修建一座公墓。

    薛家村六塔山属村集体所有,319亩荒山一直闲着。王新法提出,在山上建一座陵园,分成烈士墓、公墓两个区域,再栽上油茶,既绿了荒山,又可省下不少土地。

    “‘名誉村长’是一个说干就干的人。”覃遵彪说,王新法先是自己出钱,发动乡亲们修通了薛家村通往六塔山的10多公里山路,在修路过程中,难活、险活他总冲在最前面,村民们也为他的精神感动,只要看到他带着工具上山,很快就都跟着一起干。

    三个月下来,通往六塔山的路修通了,村民们的精神也凝聚了不少。接着王新法又出钱为烈士赶制了68副小棺木,在六塔山上修建一处“山河圆”,寓意“请烈士回家、圆山河之梦。”

    安葬68位烈士的那天,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出来看,大家第一次被这个外乡人干的事情所感动。“他一个外乡人,在这里无亲无故,拿出自己的钱修路,修建烈士陵墓,是多么无私的一件事情。同时,王新法也通过这件事情将推行生态殡葬的理念传递给了村民。”贺顺勇说。

    68位烈士的遗骨早已入土为安,相邻的公墓区里却还只有两座坟墓。王新法不厌其烦做工作,动员村民将祖坟迁葬到公墓。可薛家村是土家族聚居村,村民葬坟讲究风水。他们赞同王新法提出迁坟的想法,可要他们真的迁,谁也不愿带这个头。

    2014年5月,50岁的单身村民申大红去世,家里无钱安葬,他80多岁的老母亲田申秀找到王新法帮忙。王新法出钱做了一具棺木,并和村干部商量,要求村里党员前来义务帮忙。这样,申大红被送上六塔山,安葬在“山河圆”公墓。此事传开,在村里引起强烈反响,村民们的思想观念在悄悄发生变化。

    去年腊月,在王新法生态殡葬理念的影响下,薛家村村民的71座老坟被一次性迁入了山河圆。

    “‘名誉村长’安葬的那一天,我们村没有放鞭炮,村民都是手捧白杨树花进行祭奠。如果不是‘名誉村长’提出的生态殡葬理念,估计那天村民们放的炮能炸平半座山。”贺顺勇感慨地说。

    讲奉献,薛家村刮起文明新风

    王新法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变化:从天方夜谭到难以置信,从难以持久到坚信永远,从冷眼旁观到内心钦佩。在薛家村村民心中,他就是最可爱的人。

    王新法来到薛家村后,发现这里的留守儿童和困难家庭非常多。由于薛家村地处深山,所以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一年才回家一次,村里光留守儿童就有10多个。对这一特殊群体,王新法厚爱有加,不仅在生活上关怀备至,还成立了“我看是非我看美”活动小组。

    这几年,每到周末就有一群孩子拿着与民共富军人团队捐助的摄像机,聚集在王新法居住的“指挥部”里。他们录下身边发生的事,写成广播稿,自当播音员,一个个成了作家、演讲家、宣传员、监督员。

    村边的小溪在孩子们的镜头下无人敢钓鱼了,环境卫生在孩子们的监督下也变得干净了,孩子们还学会了做家务,懂得了心疼爷爷奶奶。

    陈虹是清官渡完小的一名小学生,也是“我看是非我看美”小组的一员。她的妈妈告诉记者,以前陈虹是一个有些娇惯而且不善言辞的孩子,自从参加了这个小组,人变得开朗了,也开始主动帮妈妈做一些家务活儿,就像变了一个人。

    覃事琼是一名退休教师,平时她与王新法一起组织孩子们活动。“自从‘名誉村长’在村里建起了‘我看是非我看美’这个小组,村子里吵架得少了,不文明的行为更是没有了。孩子们从小就树立了好的人生价值观,并且通过孩子们带动了整个家庭。”

    这几年,王新法通过实际行动将满满的正能量释放在薛家村,影响着薛家村,改变着薛家村。他与村支两委一道,大胆创新管理模式,让群众唱主角。农历九月至次年三月,每月初四雷打不动举办“美丽乡村讲坛”。179字村民公约,户户张贴,家家遵守。村里的广播,播真善美,也播脏乱差,村民学先争优,谁也不愿“出丑”。遵纪守法、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热心公益,成为全村村民的自觉行动,2016年薛家村被评为“湖南省文明乡村”。

    除了在精神上帮助,王新法还大力发展有机茶种植,让村民不但在精神上充实,经济上也成功脱贫。村民人均收入从当初的2000元,达到了6000元,薛家村2016年成功通过湖南省验收,脱贫出列。

    献真情,人人感恩名誉村长

    王新法安葬的那一天,从石门县城到南北镇薛家村,全程129公里,沿途需经过楚江街道、新关镇、皂市镇、壶瓶山镇等十几个乡镇,沿途站满了自发送别王村长的人群。

    “名誉村长是我的救命恩人,他这样的好人实在太难找了。”覃事琼告诉记者,去年腊月的一天,她突然昏厥,倒在路边。家人赶到的时候,想找车把她赶快送到南北镇,可是村里的人都觉得她快不行了,没人愿意拉。

    “名誉村长听到我晕倒的消息,饭都没有吃,开上车就拉着我往石门县赶。是他救了我一命,他对我们这些村民比亲人还要亲。”覃事琼哭着说。

    只要名誉村长在路上碰到村民,都会主动停车,拉上一段。村里大人小孩都认识他的车,见面都会招手打招呼。

    “他是我儿子的救命恩人。”家住清官渡的村民周学云,也是王新法无私帮助过的一家人。

    周学云说:“我儿子高烧39.5℃,当时,我抱着儿子站在桥边等爱人从山上下来,期间身边路过了好多车,有的还是熟人,但没有人停车送一下,可是王村长从这里过,二话没说就让我上车。我说我不认识你,他说他是薛家村的名誉村长。到了医院,医生说再晚一会儿我们就得到石门县医院了。”

    周学云说,名誉村长安葬的那一天,他们全家走了三个小时到山河圆,就是为了送好人最后一程。

    如今,王新法走了,他的骨灰葬在六塔山上的山河圆,一身迷彩化作满目青翠,一腔热血溶入了他乡沃土。 (记者 岳金宏 发自湖南省石门县)

    责任编辑:王春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