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石家庄新闻石家庄新闻中心
  • 分享
  • 石家庄水土保持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来源:石家庄日报 2017-12-27 09:38:14
    语音播报

    石家庄水土保持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青山更秀丽 绿水更多姿

    石家庄水土保持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12月25日,行唐县西寺庄小流域的治理现场,市水土保持总站的工作人员正在检查刚刚建好的蓄水池蓄水情况。山坡上一条条梯田里,刚刚种植了1350亩杏、桃、石榴、山里红等经济林作物。原本的荒山秃岭变成了整齐的梯田与山下的口头水库遥相呼应,映衬着不远处的村庄,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

    今年以来,石家庄市水土保持工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绿色崛起”和市委、市政府“两个环境建设”的战略部署,牢牢把握机遇,不断顺应改革发展形势的要求,全面提升,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效。

    推进综合治理 促进生态建设

    西寺庄村的水保宣传画。

    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水土保持作为石家庄市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目标,扎实推进水土保持工作,实现了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的多赢。

    石家庄市坚持“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思路,狠抓以中央预算内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河北省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为重点的综合治理项目建设与管理,创新工作机制,全面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有力地促进了石家庄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据了解,近年来石家庄市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任务989.5平方公里。其中,整修梯田9014.55公顷、经济林23550.4公顷、水保林9639.8公顷、封育治理54225.26公顷,修建小型水利设施2800处,完成投资4.2亿元,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制定目标。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林草覆盖率比治理前普遍提高40%,减沙效益70%以上,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在改善了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有效改善了项目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村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

    创新治理模式 吸引大户投入

    平山县水保部门对重点区域修堤建坝,确保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近年来,石家庄市探索新的建设机制、创新管理方式,引进大户承包经营,既巩固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成果,又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尽快走出水保项目治理任务大、治理资金少、点多面广、撒芝麻盐式的传统治理模式,按照“讲求实效,生态优先,创建样板,多出精品”的思路,采用“统一规划、规模开发,依托大户,打造亮点”的模式,积极探索出适合本地实际的新型水保项目治理新路子,先后打造出团山红、神树湾等水保治理亮点工程。

    石家庄市水土保持工作积极探索 “四荒”资源治理开发模式,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家投入到“四荒”资源治理开发过程中。2014年原治山大户严新海成立行唐县绿桥林业开发有限公司,承包上闫庄小流域上闫庄村、北董庄村300余户荒山2000余亩,签订30年土地承包合同,实现土地流转。现在该承包大户已投入治理资金2000余万元,种植核桃8万余株,桃、梨、杏、桑椹等3万余株,种植以柴胡为主的药材1200余亩,间作花生、油菜1000余亩,基本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丰收。

    荒山变青山,有了青山在,附近百姓又有了新的饭碗。张吉平自从把土地流转出去后,又在园区里打工,他的生活有了可靠的保障。

    张吉平告诉记者,“我家原来有荒坡地50多亩,通过治理这些地都流转到了园区,现在我每年都能从园区领到土地流转金,每月在园区打工还能挣1500多元,比以前的收入翻了好几倍。”

    行唐县水保站站长张广告诉记者,市县水保部门计划在此基础上继续投入治理资金,将这个片区打造成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

    为深化民营水保大户治理,石家庄市各个水保项目重点县积极整合涉农资金向治理大户倾斜。灵寿县在水保技术人员为治理大户制定的总体治理开发方案基础上,制定鼓励大户“多投资,多补助”的资金补助政策,使治理大户在享受治理成果的同时,继续加大治理投入,扩大治理范围,并调动周边群众水保治理积极性,起到了树立一户,带动一片的作用,使石家庄市的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集中连片,初显规模,水土保持重点建设资金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目前,石家庄市的民营水保治理大户数量由少到多,规模由小到大,治理模式由单一到综合,管理由粗放到精细,效益由低到高,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治理规模的迅速增长标志着水保综合治理、保护水土流失,已被更多的民营业主的广泛认可和接受,成为石家庄市生态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带动了周围一大批农民脱贫致富,成为壮大农村经济的一支生力军,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以民营水保大户为依托推进生态建设,成为石家庄市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工作的一条新路子、新模式。

    行唐县西寺庄小流域治理现场。

    荒坡披上绿装 美丽乡村迎客来

    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对坡改梯、水保林、经济林等因地制宜进行科学合理设计水土保持办法。

    今年行唐县西寺庄小流域西寺庄村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按照着重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为重点,积极配合扶贫工作规划,设计建设以杏、桃、石榴、山里红为主的鲜果采摘经济林1350亩,杏树39353株,桃树20677株,山里红1617株,并配以节水灌溉工程扬水站2座,蓄水池4座,铺设节水管道1900米,在进村道路两旁栽植以油松、碧桃为主的观赏树木1650余株,在村内主要临街墙面绘制宣传水土保持的大型彩色壁画9500余平方米。虽然现在正值冬季,但路边绿油油的松树,以青山绿水为主的大型壁画,把隆冬的小山村衬托得生机盎然。

    市水务局水保处处长郝军介绍,近两年石家庄市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理念,根据流域资源的特点、社会经济水平和发展规划,以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理论作指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对坡改梯、水保林、经济林等措施设计进行了优化,因地制宜进行了科学、规范、合理的初步设计,为治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工程设计根据当地地形、土质特点,以群众易接收、效益快的坡改梯、水保林等民生水利水保工程为主。

    井陉县水保站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县通过在坡面上采取鱼鳞坑+截流沟、水平沟,沟道采取谷坊坝、护地坝+引、蓄、排配套工程较好地解决了超标准降雨蓄泄问题,既防止了坡面水土流失,又防止了沟道下切,两岸拓宽造成的严重水土流失;水平梯田、水平条田治理,水保项目区彻底改变了地形陡、地块窄,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有效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态和农民生活条件,增加了农业发展后劲,昔日的荒山秃岭正逐步变为农民的“绿色银行”和“生态绿肺”。

    随着林草覆盖率的增加,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改善,保护了村庄、道路、农田等设施的安全,延长了水库的使用寿命;随着林果业的发展,流域内村民有了自己的产业,农村第三产业也因有充足的原料基地而迅速发展起来,项目区内村民安居乐业,农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保护省会石家庄建立起生态绿色屏障。

    行唐县周家庄村是中国大枣公园的中心区域,为配合中国大枣公园的建设,行唐县水保部门在原有枣树田埂上设计六棱砖护坡,在六棱砖网眼内种植油菜。油菜开花在春季,花开季节山上各种花草、枣树尚未萌芽,金黄的油菜花可成为当地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夏季到来,枣树开花时,油菜收割,山上种植的油菜不用施肥,不用喷洒农药,产出的菜籽油纯绿色无污染,营养价值极高,可就地销售,或远销北京、上海等超市。油菜根的根瘤菌有固氮作用,可以为枣树直接补偿氮肥,油菜既能起到保水固土的作用,又增加了土壤的肥力。

    村民信心满满地说:“到时候,这里漫山遍野开满了油菜花,来这参观游览的人多了,同时可以带动当地的村民收入。”

    改善生态环境 助农脱贫增收

    12月23日,平山县东回舍镇郜家庄村新建的果园里,村民张素华正在为刚刚栽植的樱桃苗培土。“这片地已经荒了好多年,如今通过水土保持项目的整理,这100多亩地都种上了果树,眼看着荒坡变成百果园,俺们的好日子越来越近了。”张素华笑着说。

    平山县主管水保工作的张俊彦副局长告诉记者,郜家庄村紧邻西柏坡高速口,交通便利适合搞采摘园,村自筹资金10多万元平整场地,打造水平条田,水土保持项目为该村栽植樱桃和梨树共100多亩,为顺利过冬,群众自发将栽植好的树苗进行了培土保墒,并套上了防寒的塑料袋,原本无人管理的百亩荒地成了群众希望的田野,对采摘果园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2017年是石家庄市扶贫工作脱贫摘帽的攻坚之年,市委市政府把水土保持治理工程作为水利扶贫的重要阵地,从扶持各村发展林果业为抓手,通过水利配套、护地堤、坡改梯等手段,辅助水保林、封禁、沟道治理等治理措施,改善了项目区生态环境,为项目区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产业发展解忧排难。

    平山县岗南镇武家庄村,是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中石殿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村,连续两年时间,水保工程陆续为该村修建大口井1眼,蓄水池1座,扬水站1处,栽植核桃树3万多株,栽植香豌豆1万株,共计投入100多万元。核桃产业已经成为该村扶贫的主要产业。

    在中央和省市水利、财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和2017年,除平山县是贫困县资金整合用于其他扶贫领域的资金外,直接用于水土保持项目和救灾项目的财政资金为 2076万元,下槐、柏坡等12个乡镇50多个行政村群众直接受益。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灵寿县,近年来项目区共完成基本农田6125.65公顷,人均增0.68亩,完成经济林种植14271.14公顷,人均增加1.6亩,项目区内粮食产量增加863.72万公斤,亩产增加94公斤。粮食的增产和果品的增收将使项目区群众人均纯收入增加1200余元,将使项目区逐步摆脱贫困。

    严格项目监督 确保工程质量

    近年来,石家庄市坚持依法行政,全面贯彻落实新《水土保持法》,有效加强生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遏制人为水土流失。同时,市水保部门相应加强了指导、服务、监督和管理,从严控制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区域的开发建设活动;不断推进行政审批,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稳步提高。

    在鹿泉区,近年来围绕建设“休闲新区、经济强市、幸福鹿泉”的奋斗目标,以新《水土保持法》的贯彻实施为切入点,以加大预防监督力度为前提,以落实“三权”为重点,全面开展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三同时”制度得到较好落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修订后的《水土保持法》,不但加大了对造成水土流失行为的处罚力度,还明确了水土保持监管部门的责任,减少了环节,提高了效率,增强可操作性。近年来,随着石家庄市对采矿和建材业的逐年关闭,修建公路、铁路、休闲旅游和房地产等开发建设项目的日益增多,人为水土流失不断加剧,使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进一步的破坏。因此,为规范鹿泉区的开发秩序,遏制人为水土流失,鹿泉区水保部门进一步加大了监督执法力度,集中时间和精力,对区域内人为水土流失现状,进行收集、调查、整理,分类建档;对新建、已建、在建的可能引发水土流失的开发建设项目进行跟踪管理,按照立项等级、生产规模破坏程度等方面情况,分门别类,立卡建档,逐项落实监督管理措施。新《水土保持法》颁布以来,共查处水土保持违法10起。

    为全面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完善水土保持配套法规和监督管理体系,提高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水平,推进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落实,2012年省厅开始第二批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县建设。2014年上半年进行验收。灵寿和行唐两个国家级能力县及赞皇、元氏和矿区三个省级能力县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灵寿、行唐已通过水利部验收。其中,灵寿县的能力县建设在水利部验收评分中,以全省最高分获得通过,并获得省、国家验收组的高度评价。为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建立规章制度、健全机构队伍、配备执法装备、改进执法手段等,大幅提高了县一级水土保持监管能力。十八大以来,石家庄市共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2000余万元,审批水土保持方案254项,验收水土保持设施80项,查处违法案件30余起。

    今年以来,石家庄市抓住机遇,依托新《水土保持法》、河北省实施《水土保持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和《石家庄市水土保持条例》的修订,投入专项资金,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活动。根据水利部的安排部署,石家庄市被列为全国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进党校活动试点单位。石家庄市与市委党校制定三年规划。2015年-2017年,三年时间内,通过水土保持进党校,向党政干部开展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提升各级干部水土保持理念和意识,推进水土保持依法防治和生态文明建设。

    2018年,石家庄市将进一步加大水土保持执法力度,深化水土保持法贯彻实施情况专项检查和水土保持专项执法检查活动,积极推进检查及查处和总结阶段的各项任务。对人为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严厉问责,对典型案件挂牌督办、联合查办,切实把各类水土流失案件遏制在萌芽状态。(记者岳金宏 通讯员韩志亮)

    责任编辑:李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