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石家庄新闻石家庄新闻中心
  • 分享
  • 寄养家庭让困境儿童感受家的温暖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8-05-16 09:04:58
    语音播报

    寄养家庭让困境儿童感受家的温暖

    6岁小姑娘有了新的爸爸妈妈

    寄养家庭让困境儿童感受家的温暖

    这个蔷薇花盛开的夏初,对6岁的小女孩晴晴来说,是难忘的。从5月14日起,全新的家庭生活在她面前徐徐展开,晴晴有了新的爸爸、妈妈,温馨的家里还有一只可爱的小白兔陪伴她。

    曾流浪街头的小姑娘有了温馨的家

    5月14日天气晴朗,晴晴在石家庄市救助管理站、石家庄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的叔叔阿姨们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藁城区的寄养家庭。晴晴终于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感受家人的陪伴和关爱了。但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小晴晴实际上是一位身世曲折的“事实孤儿”。

    “我们发现她的时候,晴晴和她妈妈一起,正在街头流浪,在救助过程中,我们发现她的妈妈精神异常,目前已被安排在定点医院接受救治。”回忆起晴晴和妈妈接受救助之初的情形,工作人员这样说。

    救助了这对母女后,工作人员通过多种渠道为她们找家,经过多番努力,也没有联系到孩子别的家人,作为晴晴唯一的监护人,晴晴妈妈因为精神异常无法履行对她的监护职责。考虑到孩子年龄小,生活上还离不开妈妈的关照,为了让晴晴健康成长,有一个快乐的童年,石家庄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决定为晴晴寻找合适的寄养家庭。毕竟,家庭保护才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阵地。

    经过多方调查,综合评估,石家庄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最终为小晴晴找到了一家合适的寄养家庭。

    5月14日,晴晴跟随工作人员来到了位于石家庄市藁城区的寄养家庭,受到了新家庭爸爸妈妈的热情欢迎。

    一下车,晴晴就被院子墙角处养着的几只小兔子吸引了。“在原来的沟通中,我们知道晴晴特别喜欢兔子,所以特意养了几只陪孩子玩。”晴晴的“新妈妈”这样说。在新家,晴晴有自己温馨的卧室,卧室被装饰一新,细心的“新妈妈”还在墙壁四周贴上了一层五颜六色的软泡沫,以避免孩子磕碰着。

    “晴晴的身世比较可怜,希望你们对待她像对待亲生孩子一样,有什么情况咱们随时沟通。”石家庄市救助管理站站长、石家庄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主任白月成一再叮嘱晴晴新家庭的“爸爸妈妈”。

    寄养家庭有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

    记者了解到,为监护缺失的困境儿童寻找寄养家庭,已成为石家庄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一项新的探索,对于接受保护的困境儿童,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要代为履行父母职责,但由于困境孩子普遍存在敏感偏激、孤僻冷漠、沟通障碍等问题,教育矫治难度大,这个“家”的作用发挥有限。而寄养家庭模式则有效综合了家庭和政府的双重保障作用,不仅保障了未成年人的生存、教育等基本权益,更重要的是保护了未成年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回归家庭的本心。

    目前,石家庄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集中生活着51个生活曾陷入困境的孩子,其中有40个孩子在读小学、中学。2个孩子在特教学校读书。几个孩子已从技校毕业了,还有一名在技校就读。3个孩子因为身体原因,生活在定点医院。还有5个年龄较小的幼儿生活在寄养家庭,这5个孩子有比晴晴年龄大的,也有比晴晴年龄小的。

    “对于需要寻找寄养家庭的孩子,我们严格按照国家民政部《流浪未成年人家庭寄养服务行业标准》和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行多方调查和评估,为孩子们挑选寄养家庭,以保证孩子们健康成长、更好地生活。”石家庄市救助管理站办公室主任曹幸伟说。目前,生活在寄养家庭的5个年幼的孩子大多是被救助后,经过工作人员长期寻找,已经找不到孩子的家庭成员。孩子没有监护人,或者虽然有监护人但因为监护人民事行为能力受限无监护能力,无法履行监护职责的。

    “近年来通过多次回访、探望,我们发现生活在寄养家庭的孩子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体验到了亲情,寄养家庭的父母也和孩子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孩子们身体健康,生活得很快乐。”白月成这样介绍。

    政策依据

    流浪未成年人 纳入寄养范围

    2003年,国家民政部制定了《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2012年起对《暂行办法》进行修订。经过修订,《家庭寄养管理办法》于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家庭寄养管理办法》扩大了寄养儿童范围。《暂行办法》将寄养儿童的范围仅限于未满18周岁、监护权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弃童,却不包括救助保护机构承担临时监护责任的流浪未成年人。

    《家庭寄养管理办法》对此进行了扩展,规定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承担临时监护责任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开展家庭寄养,参照适用本《办法》。对暂时查找不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流浪未成年人,在继续查找的同时,要通过家庭寄养等多种方式予以妥善照顾。而寄养家庭及成员应当在居住、收入、健康、品行以及主要照料人等五个方面同时符合规定的条件。(河北新闻网记者蔡艳荣文/图)

    责任编辑:李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