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体育冰雪奥运
  • 分享
  • 一片城市人工林“造”出的“冰雪奇缘”

    来源:新华网 2019-01-30 11:57:46
    语音播报

    一片城市人工林“造”出的“冰雪奇缘”

    年过九旬的长春人王福庆想不到,上世纪30年代为新增城市水源地,他在一片菜地参与栽下的一株株树苗,历经80余年竟扩展为占地面积在亚洲名列前茅的人工林海。年近七旬的瑞典人高友远想不到,上世纪20年代在穆拉市始创的瓦萨滑雪节,被他在本世纪初引入长春后,会对这座中国城市的冰雪产业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相距约6800公里的长春与穆拉,靠一片人工林“造”出“冰雪奇缘”,如今已17年。

    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的145平方公里林海,因高友远17年前产生“这里太像北欧”的感慨,而促成了瓦萨落户中国。17年间,“中国瓦萨”不仅成为国际雪联的品牌赛事,还拉动了旅游、经贸、文化等多维度的“白金产业”。

    春节将至,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地处长春东南的净月林海间依然活跃着大量的健身者。对本地人而言,这里是“长春空气最好的地方”;对外地人而言,这里是“来长春必游的地方”。马拉松爱好者杨天说:“今年冬天雪虽然少了点,但这里树多、景美,适合锻炼。”

    杨天跑过起伏的红松、黑松、落叶松林,跑过长65米、高20米的雪雕《启航》——2019净月雪世界的主雪雕,这里也是“中国瓦萨”的赛事起点。年初,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选手和滑雪爱好者在这里集体出发,为一年一度的长春冰雪旅游节奏响序曲。

    在“北欧季风”吹来之前,长春冰雪旅游节已不温不火地办了七届,是这片人工林带来了新的灵感。2002年夏天,国际赛事推广者高友远受一家企业委托在长春举办一次员工越野定向赛,初到净月潭考察赛道便爱上了这里。经过几番评估运作,2003年,长春正式成为继穆拉、北海道、明尼苏达之后,瓦萨在全球的第四个落户地。

    “那一年开幕现场,时任瑞典驻华大使雍博瑞感慨‘一项新的传统在中国诞生了’。”长春诺迪维瓦萨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宁军回忆,瓦萨落户之前,国内对越野滑雪的了解近乎空白,中方承办人员在筹备时甚至还提出过是否可以不使用雪槽进行传统赛、是否可以将50公里比赛放在5公里的赛道上绕10圈完成等欠专业的问题。

    曾在“中国瓦萨”赛道驰骋多年的亚洲越野滑雪冠军李阁亮说,2003年以前,除非赶上洲际大赛,不然国内选手和外国选手一年都碰不了一面。“现在每年都有国际顶尖选手同场较量,大到竞技水平、办赛经验,小到雪板打蜡、装备完善,对中国选手都是前所未有的提升。关键是它还带动了百姓参与滑雪的热情。”他说。

    17年来,“中国瓦萨”逐渐“扩编”,除国际雪联50公里积分赛外,还增设了中国巡回赛、25公里蓝莓赛、2.5公里大众滑雪赛等。大学生群体成为重要增长点。2005年以来,主办方已累计免费培训驻长高校学生约60万人次学习越野滑雪。此外,“中国瓦萨”还将北欧的山地车、定向、徒步等品牌赛事陆续引入,使净月潭成为四季健身的热场。

    从最早历时两天、数百人参加的小众专业赛事,到辐射百天、数万人参与的大众冰雪盛宴;从海外民众少有所闻的中国东北城市,到欧洲广播电视联盟每年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放30分钟长春瓦萨专题片。“瓦萨不仅创建了一个国际性的冰雪文化知名品牌,更成为长春市对外开放和经贸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长春市副市长贾丽娜说。

    围绕瓦萨的冰天雪地和净月的绿水青山,长春逐步探索打造了由体育、旅游、经贸、文化组成的“金山银山”。“中国瓦萨”开幕后的瓦萨经贸洽谈会,已成了一年一度的“规定动作”。今年东道主与来自美国、瑞典等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位企业家签订了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云数据等领域的16个合作项目,签约总额达421亿元。

    “能在一片土地上种植出这么大一片人工林,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何况长春的瓦萨规模已经超越北海道、明尼苏达,与穆拉相媲美,这更是不可思议的事。”高友远说,2022年冬奥会将在中国举行,未来几年会有更多的中国人参与冰雪运动,瓦萨成为其中一个普及载体,这让他感到无比自豪。(王昊飞、周万鹏)

    责任编辑:王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