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旅游全域旅游
  • 分享
  • 探寻北运河沿岸的灿烂文化——香河中幡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7-11-15 14:57:18
    语音播报

    探寻北运河沿岸的灿烂文化——香河中幡

    一条古老的运河在华北大地上静静地流淌,数千年如一日,孕育了沿岸的诸多城市,同时也留下了无尽的灿烂文化。“中幡”作为其中的一种,它因运河而生根发芽,并为运河的沿岸人民带来了闲暇时的无尽欢乐。如今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幡,更是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人类社会文明极大发展的今天,中幡这一传统文化项目,也在不断散发着它的独特魅力,展现着人们蓬勃的朝气和向上不断探索的勇气。

    源远流长的中幡文化

    中幡在明朝就已有记载,清代的《百戏竹枝词》也曾书,“幡为四五尺高,上悬铃锋,健儿数辈舞之,指挥甚如意,佐以金鼓声,观者如堵墙焉。”可见中幡的悠久历史。幡其实就是旗的一种,按尺寸大小之别分为硕幡、中幡和小幡三类。多数表演者选用的都是中幡,所以耍中幡这一叫法也就传开了。中幡发展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在原来的龙旗杆上加上了伞,使得中幡耍起来更是好看。加伞的大旗杆被皇宫用做迎接外交使者的仪仗队,显得更加威武庄重,故又名大执事。后来耍中幡、舞中幡逐渐演变成民间庙会中的表演节目,成为了一项传统杂技项目。

    独具特色的香河县安头屯中幡

    说到中幡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北京的“天桥中幡”,但除了北京的天桥中幡,香河县安头屯镇的中幡也是独具特色。香河安头屯中幡起源于隋唐,从诞生起就与北运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时大运河漕运发达,安头屯先人在北运河的商船上讨生活,辛苦忙碌过后,缺少文化娱乐项目的船工们便把幡杆拿来玩耍,并逐渐发展出各种花样和手法,经过改良与创新,渐渐演变成后来的中幡表演,经过代代传承人的不断演习改进、创新完善,到了清代,安头屯中幡达到鼎盛时期,先后两次获得皇封。2008年6月7日,香河县安头屯镇中幡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1月,香河县安头屯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中幡会)之乡”。2012年8月,香河县被中国文联命名“中国中幡文化之乡”,并挂牌“中国中幡文化研究中心”。

    技艺超群的中幡玩法

    要说耍中幡的高手,当属72岁高龄的香河县安头屯中幡会会长刘怀龄,他认为:“中幡有号召力,年轻人不看不上瘾,一看,一沾上,就上瘾。”从技艺角度来说,中幡表演要求稳、准、快,手眼配合一致。在表演时,表演者用手掌、手背、肩膀等部位分别完成举、顶、牙剑、脑剑、单山等动作,不断晃动、抛起、落下。中幡表演,以扔得高,立得稳为准则,惊险动作连连不断,但始终幡不离身,竿不落地。安头屯中幡发展至今已有100多个动作,其功夫过硬、技艺超群、动作惊险、演技精湛、观赏性强,在香河县民间花会中独树一帜。“罗汉撞钟”、“老虎大撅尾”、“秦王倒立碑”等安头屯中幡表演的精妙招式,令人叫绝。

    如今,中幡表演虽然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也面临着艺术传承的危机。中幡作为古老的北运河文化产物的一种,在京津冀地区具备同根性,因此依托京津冀地区的运河文化脉络,要让人们了解中幡历史,发扬民间艺术,弘扬中幡文化,进一步激发京津冀地区群众对中幡活动的参与热情,推动中幡文化活动向更大范围内普及、传承,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责任编辑:刘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