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原创栏目
  • 分享
  • “寻源问道——徐悲鸿与他的学生学术邀请展”亮相河北美术馆“新馆”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20-11-03 18:27:11
    语音播报

    “寻源问道——徐悲鸿与他的学生学术邀请展”亮相河北美术馆“新馆”

    11月3日上午,“寻源问道——徐悲鸿与他的学生学术邀请展”巡展(河北站)在河北美术馆举行。图为活动现场 王建摄

    河北新闻网11月3日讯(王建、毛雨禾)今天上午,由北京杨飞云油画艺术基金会和河北美术馆(河北画院)主办的“寻源问道——徐悲鸿与他的学生学术邀请展”巡展(河北站)在河北美术馆举行,参加此次巡展的画家家属及相关专家与省会美术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本次活动进行交流。

    王立明进行展览介绍 王建摄

    上世纪初,在中西文化的相互影响和碰撞中,徐悲鸿等艺术家将油画从西方带回中国,并与中国文化和现实生活结合,探索出一条油画成为中国主要绘画形式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艺术的现实主义特色得到进一步提倡,这正是徐悲鸿的一贯主张。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油画在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中国油画家能自觉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探索如何以油画反映中国的现实生活,显得更加难能可贵。此次展览不仅是对中国近代艺术道路探索的回顾,更是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思考与启发。

    冯世光介绍冯法祀作品《祖国来信》 王建摄

    本次参加展览的孙宗慰、冯法祀、李斛、戴泽、韦江凡五位先生,都是徐悲鸿在中大和北平艺专培养的优秀艺术家,他们在艺术创作上秉持着现实主义传统,将中、西方艺术进一步融会贯通,开拓新的题材与风格,并且将徐悲鸿的美术教学传统继承发扬,持续滋养着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

    徐悲鸿《愚公移山单人》25x19cm  纸本素描  1940年

    本次“寻源问道——徐悲鸿与他的学生学术邀请展”展出徐悲鸿、孙宗慰、冯法祀、李斛、戴泽、韦江凡等六位画家共百余幅作品。徐悲鸿著名作品《愚公移山》的多幅创作手稿呈现在展厅内,观众可以亲临现场,近距离感受徐悲鸿创作这幅恢弘巨作时的缜密构思。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日子里,展览带来冯法祀所创作的抗美援朝题材作品,作品反映出中国美术家对于自身美术创作过程中所肩负的时代性的实践探索。

    冯法祀 1956年《祖国来信》人物写生画布油画114x75cm

    本次展览上大量创作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绘画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些具有时代性的作品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建设发展中的变化面貌,将观众拉入到当时的历史时空中。徐悲鸿作为中国现实主义绘画的奠基者,他和门下弟子通过敏锐的社会洞察力以及艺术家的浪漫思维,描绘着中国社会变迁的景象,他们的作品所表现的不是文人墨客的那种忧愁,而更多地反映社会的正能量,积极向上的新面貌,通过美术作品向世人传递出激励奋进的拼搏精神,以及产生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美好向往。河北美术馆(河北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美术工作具有的时代性,聚焦当今时代发展,组织策划采风、写生、创作活动,为新时代下的美术创作者提供反映中国社会时代发展,尤其是河北地区时代发展的创作素材,促进美术创作者绘出体现时代变迁、时代精神的美术作品。

    戴泽《 东城墙(村庄)》纸本水彩  33x25cm  1946年

    研讨会上,河北著名画家铁扬回忆起学生时代受教于冯法祀、孙宗慰等老师的往事,他表示,在受到冯法祀、孙宗慰等老师的指导时,感受到超越绘画创作本身的知识体系,这些细微处,便是一代代徐悲鸿精神传承人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

    据了解,河北美术馆展厅内部装修升级已经完成,“寻源问道——徐悲鸿与他的学生学术邀请展”是河北美术馆试运行阶段一个重要的展事,也是对美术馆升级改造后展厅设施及展示效果的检验。本次展览时间定为11月3日—11月23日,持续展览20天,为河北人民献上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责任编辑:毛雨禾

    下一篇: “魅力新华·共筑中国梦”美术作品展在石家庄新华区文体中心举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