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唐山新闻唐山头条新闻
  • 分享
  • 唐山经济在新常态涅槃中展现新曙光

    来源:唐山劳动日报 2017-02-13 09:41:46
    语音播报

    唐山经济在新常态涅槃中展现新曙光

        2016年是唐山发展史上具有重要节点意义的一年,经济增速由新常态初期的持续回落转为趋稳向好,结构调整迈向关键性门槛,发展新动能多点呈现,改革创新正在塑造新的发展格局。更重要的是,以“三个努力建成”为核心的建设国际化沿海强市的战略目标和框架破茧成蝶,唐山在新常态涅槃中展露出新的曙光。

        经济增长迈入新阶段

        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基本结束了连年下滑趋势,进入了新旧动能此消彼长、企稳向好的发展新阶段。根据唐山市统计局信息,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6306.2亿元,比上年增长6.8%,增速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

        7年来,我市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增长13.1%连续而快速地下滑到2014年的5.1%,2015年到2016年一季度继续低迷徘徊。从2016年二季度开始,我市生产总值增速稳定地跨上了6%的台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80.0亿元,增长5.0%,增速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自2010年至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16.3%下滑至4.3%,成为我市工业发展史上经历时间最长、回落幅度最大的过程。而在2016年实现了7年来的首次增速回升,终结了这一痛苦的历史过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404.2亿元,增长88.4%,不但扭转了连续两年负增长局面,而且达到了20年来的最高增速。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71.1亿元,增长10.4%,增速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同样终结了7年连降。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4.83亿美元,增长19.2%,增速比上年加快30.8个百分点,为5年来最快增速。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5.1亿元,增长11.2%,增速比上年加快7.8个百分点,时隔4年重回两位数增长。

        供给侧改革突破了传统模式约束

        经过几年的迷茫和徘徊,换来了理性思考和改革共识,供给侧改革开始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和发展方式的桎梏。

        补短板增动力。2016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4975.1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050.2亿元,增长6.7%;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8.4%;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2.2%。全年新开工建设项目2251个,比上年增加91个,其中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691个,增加190个。新开工项目已完成投资增长27.3%。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1家,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64家,新增上市企业20家。

        去产能提质量。全年全市化解炼钢产能783万吨、炼铁产能786万吨,压减煤炭产能250万吨,规模以上工业减少煤炭消耗226.9万吨。全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预计比上年下降4.0%。全年商品房消化库存330.8万平方米。年末,规模以上工业资产负债率62.6%,比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5.6%,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降成本升效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成本为89.3元,比上年减少0.91元;利润为3.99元,比上年提高1.77元。在规模以上工业41个行业大类中,有31个行业实现盈利,比上年增加5个,其中,钢铁行业由上年亏损30.7亿元到盈利115.2亿元,煤炭行业由亏损25.4亿元到盈利2.6亿元,化工行业利润增长2.75倍。

        结构调整孕育了新的发展格局

        产业结构呈加速变化,部分领域已接近聚集效应的临界点,新的发展格局正在积累孕育。

        产业结构呈现新状态。2016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36.4%,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达到新的历史高点。最终消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30.1%,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达到6年以来新高。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21.2%,比重比2010年提高11.5个百分点,已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最强支撑,贡献率高达30.3%;而传统六大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占46.6%,比重比2010年下降14.8个百分点,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降至12.4%。

        发展动力趋于多元化。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2.9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服务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2.0%、5.3%和30.9%。在区域分布上,沿海增长极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8.0%、9.2%、16.8%,均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6个省级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长10.1%,12个省级物流园区营业收入增长6.9%。

        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市场主体达到42.4万户,其中本年新登记10.1万户。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非公有经济增加值增长10.1%,其中私营企业增长11.6%,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5.1个和6.6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服务业中,私营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6%,高于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经济投资比重达到74.2%,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加巩固

        在经济仍较为困难的形势下,全市居民收入实现了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农业现代化推动了农产品供给更加丰富和安全。

        居民收入实现与经济同步增长。2016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34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725元,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23元,增长7.8%。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2.0个百分点。在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8.1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医疗卫生支出62.8亿元,增长10.7%。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02149人,增长9.0%。城镇登记失业率3.99%,下降0.2%。

        人居环境继续改善。全年PM2.5浓度比2013年下降35.63%,空气质量二级及以上天数200天,比上年增加44天,重度污染以上天气37天,比上年减少3天。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33.03平方米和33.86平方米,比上年分别增加0.37平方米和0.95平方米。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0.41%,比上年提高2.10个百分点。

        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率68.3%,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全年粮食产量305.5万吨,比上年下降0.9%。蔬菜产量1466.9万吨,增长1.0%,其中设施蔬菜占37.8%,比重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肉、蛋、奶产量分别为75.8万吨、38.1万吨和170.0万吨,分别增长2.3%、2.3%和-3.9%。水产品产量58.0万吨,增长3.6%。

        转方式、调结构仍在路上

        从主要指标上看,虽然我市发展在新常态过程中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仍处于转方式、调结构最艰难、最关键的时期,重要矛盾仍是传统产业失速与新型续接产能跟进不足的矛盾,企稳向好绝不代表增速持续上升,波动起伏仍是常态。

        一是传统产业仍居主导地位。全市钢铁、焦炭、煤炭开采、铁矿开采四个行业增加值仍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8.2%,而高新技术产业仅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3%;在服务业中,围绕传统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占整个第三产业60%强,多元支撑尚未形成。整个产业抗击市场和政策风险能力依然不足。二是有效投资仍显不足。在固定资产与投资中,产业项目(将来形成新企业)投资185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7.4%,在增长速度和规模比重上,还都难以支撑未来加速增长的需要。现阶段,市场投资收益依然较低,民间投资意愿依然不强,还需下大力气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三是产业竞争力依然不强。附加值低、产品同质化特征仍较明显,名优特产品依然不多。仅从出口看,2016年全市出口总额467.0亿元,比上年下降11.5%,其中占出口额67.2%的钢铁产品出口下降20.2%。虽然受国际市场不景气影响,但也表明我市工业品整体竞争力不强。(记者 韩冬 通讯员 张巍)

    责任编辑:么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