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唐山新闻唐山头条新闻
  • 分享
  • 唐山织密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网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8-12-05 07:13:52
    语音播报

    唐山织密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网

    去年以来,唐山市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探索实施“5+1”扶贫模式,创新工作方法,妥善保障鳏寡老人的基本生活,强化政策支撑,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2067名低保对象和572名特困供养人员实施有效兜底保障。

    实施“5+1”模式,推进社会救助兜底保障

    为精准落实社会救助政策,给推进兜底保障脱贫攻坚任务落实提供遵循,唐山市实施“5+1”模式,即综合运用农村低保、特困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社会福利5项政策,积极动员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攻坚。

    将2018年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4308元,通过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对符合低保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面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同时,将农村集中、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提高到农村低保标准的1.6倍、1.4倍。

    为妥善安置贫困人口中的鳏寡老人,采取组织参观敬老院、安排“试吃试住”等方式,引导鳏寡老人实现集中供养,并发动社会组织开展“认亲结对帮扶活动”。到目前,全市728名鳏寡老人中,已纳入特困供养范围695人。对不愿享受特困供养的13人和不符合特困供养条件的20人,采取低保、临时救助等措施妥善安置。

    建立贫困人口医疗救助补充保险,积极推进贫困人口医疗“一站式”结算服务。今年已开展医疗救助8000多人次,支出资金370余万元。

    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政策,救助标准更高,救助形式更活,建立主动发现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救助。今年已开展临时救助5000余人次,支出资金240余万元。

    全面落实经济困难老人补贴制度、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和孤儿生活补贴制度,更好保障经济困难老人、困难残疾人、孤儿的基本生活,解决重度残疾人长期照护困难。

    动员社会力量扶贫,积极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即引导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向贫困户捐资助困一批,鼓励社会组织向贫困户提供技术帮扶一批,支持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向贫困户开展志愿服务一批。截至目前,有77家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累计支出资金200余万元。

    综合施策,做到“应保尽保、不落一人”

    唐山市先后研究制定了“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兜底保障脱贫”“加强精准认定核查”和“脱贫防贫”等方面政策文件18份,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脱贫提供了政策依据。

    坚持应保尽保,做到“六个纳入”,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农村特困人员,在尊重个人意愿基础上,将其纳入集中供养;将低保户中符合特困供养条件的纳入特困供养;对家庭成员因残疾、患重病等刚性支出较大、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政策性兜底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后符合低保条件的全部纳入低保;低保户纳入综合救助政策帮扶,切实做到应保尽保、不落一人。

    推行“互联网+监督”模式,在市民政信息网和各县(市、区)政府门户网站建立低保救助阳光公示平台,公开低保对象姓名、家庭住址和享受低保金额等信息,并根据动态管理情况及时更新。同时,深入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行动“回头看”,纠正用低保政策代替特困供养政策2530人、“保人不保户”233人。

    针对基层把握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政策不够精准、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基层把握政策的能力和水平;开展精准核查,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开辟绿色通道,提升基层兜底保障工作效率;开展帮带督导,提高基层政策落实的力度;坚持一户一策,增强兜底保障工作的精准性。

    加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建设,全市238个乡(镇、街道)“一站式”服务大厅全部设有民政综合服务窗口。建立了周调度、月会诊、季小结制度,对社会救助兜底脱贫定期梳理总结、识别研判,提出改进措施。(记者刘禹彤)

    责任编辑:王一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