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唐山新闻唐山图片新闻
  • 分享
  • 迁安巨幅山水画作赞“最美家乡”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8-12-11 16:44:17
    语音播报

    迁安巨幅山水画作赞“最美家乡”

    河北新闻网讯 近日,迁安市城区内一家小小的书画工作室里几乎天天挤满了人,工作室的主人赵立国,是一位本土画家,他历时半年精心创作的巨幅山水力作《东风一夜早春来》封笔后,引来了无数市民前来观赏。这幅画卷长5米,高2米,以迁安大湖美景为重心,全景式描绘了水城迁安的风貌,画出了迁安人心中“最美的家乡”。

    痴迷画画,走上十年求学路

    赵立国,唐山迁安市彭店子乡人,今年48岁,从小痴迷中国画,1992年参加工作后也一直没有放弃画画,一有时间就要拿起画笔,人物、花鸟、山水都有所涉猎,但更喜欢山水画。

    2010年,进入不惑之年的赵立国开始思考人生,他觉得人这一辈子应该有所追求,更应该为之不断努力,不让余生留有遗憾。赵立国的心愿,就是想让自己在绘画方面更进一步。于是,在工作之余,他更是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在绘画上。这一过程中,他越来越渴望获得绘画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巧,经与家人商议,他开始了长达数年的外出求学深造之路。期间,在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进修了两年,在北京画院进修了一年。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同行、前辈切磋、交流,观看国家级大型画展……这些都让赵立国获益匪浅并有所成绩。

    2014年至2016年间,赵立国的作品多次参展。2016年,他的作品《红色记忆》入选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军美术作品展,他本人也获得了中国美术家协会入会资格,成为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回归家乡,乡土情结升格画作

    从小生长在迁安这块热土,赵立国熟悉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更加浓烈。迁安的各项建设成果映入他的眼里,并在他的脑海里织就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我是土生土长的迁安人,目睹了家乡改革开放40年来天翻地覆的变化,时常会在内心涌起一种自豪感,尤其是到了异地他乡,跟友人说起自己的家乡,这种感觉尤其强烈。今年6月,我有幸跟随迁安市著名摄影家赵新明先生一起参加了迁安主城区的航拍,那种全景式的展现让我的眼前一下子亮了起来:何不以此作为切入点,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形式进行全景式的展现呢?从那时起,我开始正式进入创作状态。”赵立国说。

    接下来,他精心搜集素材,翻阅迁安县志、了解迁安典故传说,实地参观迁安规划沙盘,借用现代航拍技术拍摄了几百张照片作为参考,找一些老人谈心了解他们心中迁安应有的样子,精心选择合适的颜料、纸张……一切准备就绪,2018年7月,赵立国开始动笔创作。

    “如何把现代实景转化成画作,还要符合传统手法与艺术规律,如何取舍、怎样夸张与想象,这是很困难的,没有可资借鉴的东西,只能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尽管做了充足的准备,但创作过程中仍然困难重重。“在长达5米,高2米的幅面上,即使涂染一遍颜色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一次调足颜料,连续涂完,不能隔太长时间,更不能过夜,否则就会出现色差,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至于主次搭配、颜色搭配,以及各种关系的处理,那就更不用说了。连续几天甚至干通宵,都是家常便饭。” 赵立国说,“进入到主体创作那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几乎吃住都在画室里,有时半夜突然有了一个好的构思,立刻从床上爬起来,赶紧画,生怕睡醒一觉又忘了。”

    心愿实现,乡土情结愈发浓郁

    历时150天,这幅反映迁安早春图景的巨幅画作《东风一夜早春来》终于完成。整幅画以黄台湖为中心,采用传统的并赋新意的工笔画的形式,全景式的描绘了迁安水城的风貌,并以移步换形的文学手法和浪漫主义的抒情思想,将远处的长城和已经消失的尚存在人们心中的文峰塔等,融入画中,使整幅画卷充满了历史的情怀和文化的气息。“尽管有很多困难波折,但我的心愿最终还是实现了,内心非常高兴。”

    “在外学习这么多年,始终心念着家乡,不管走到哪,家乡的山水始终是我创作的根。家乡的好山好水,值得画,画不够,也画不完。只要手中的笔还在,我就会不停地画下去。为家乡的山水放歌。这是每个艺术家的职责所在,也是我的最高追求。”赵立国说,“今后两年时间,我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画迁安上,画一些放映迁安生活方方面面的精品小作。两年后,我还准备专门举办一个迁安作品展。我要用我的这支画笔让更多的人了解迁安、走进迁安。”就像赵立国让很多的人认可他的画作一样,他坚信通过自己的宣介,家乡迁安也能在他的笔下更加熠熠生辉。(燕赵都市报冀东版 记者李金花 通讯员刘亚会、李瑛)

    责任编辑:刘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