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明家庭的邻里温暖故事: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来源:温州网 2017-01-27 13:31:48

编者按:1月25日,在温州书法家们泼墨挥毫书写的新春祝福中,温暖中国温情温州——温州市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启动。接下来,温州网联合来自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温州广电传媒集团及温州网县(市、区)支站的网络媒体记者们开展集中采访活动,把镜头对准基层百姓,书写温州的真情故事。

温州网1月25日讯(记者 项锐)今天上午,“温暖中国·温情温州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启动,记者与市政协委员、爱心大使、网友一起,寻找邻里之间的温暖故事,并送上新春祝福。

吴克杉 摄

“年纪大了,留给自己做好事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2016年,杨以付一家被评为省级文明家庭,全温州有此荣誉的也就50户家庭。

他家里的墙上挂着一幅照片,是他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宝龙握手的照片。杨以付说,2013年,他作为“最美激发梦想·最美浙江人”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之一,受到了夏宝龙的接见。

评价杨以付的“美”,必定会有持之以恒这个成语。

一群老人40年如一日,用“红日亭”的共同名字,为困难人群和外来务工者送茶施粥捐资捐物,是杨以付的先进事迹;平均每年80场无偿讲座,也是他的先进事迹。

开讲座,现在已成为杨以付的日常。“在学校里给孩子们讲,在社区里给住户们讲,在农村里给村民们讲。”杨以付说,“主要讲党的方针、政策,社会核心价值观等等。”

为了能让不同群体听得懂,杨以付会借助各种形式进行阐述,有时候用民间传统曲艺“三句半”表演,有时会用上快板、小云锣等道具。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是杨以付两夫妻的处世哲学,并因此收获了大家的信任。杨以付不无得意地说,其他楼幢一位90多岁的住户,一直把存折放在他的爱人这里,而不是选择交给自己女儿保管。

杨以付说,他一直将社区当做自己的家,以家人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住户。

现在杨以付已经74岁了,让他感慨的是:“年纪大了,留给自己做好事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真心待家人,真心待他人

“真心待人”,是温州另一户省级文明家庭——张雅丽一家的处事态度。

首先这个“人”包括另一半和子女。张雅丽说,在家里他们两夫妻时常交流思想,取长补短,遇到困难互相开导;意见不一致时,总是能够用理智的态度去沟通。

而对唯一儿子的教育上,他们也极重“真心”。张雅丽说,他们夫妻不太着重孩子学习成绩,但重视孩子的自我能力和品德行为的表现,时常告诫孩子做人要有爱心,要懂得关爱他人。她还为儿子取名“嘉言”,嘉言源于嘉言懿行,是希望儿子有美好的行为,高尚的品德。

他们不仅真心待家人,也真心待他人。张雅丽说,和谐家庭不但要求在家庭中家人和睦相处,在社会上也必须做一个对社会有益,追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文明公民。

因此无论是单位号召爱心捐赠,还是同事邻里有困难,张雅丽家每位成员,都是或送爱心,或出力。有次刮台风,对面楼的一位小女孩额头磕到了桌角,家里只有一位老人,一时之间不知所措。张雅丽知道后,立马开车送小女孩就医,送到温州市中西医院发现没有美容针,又将其送到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救治。

张雅丽说:“我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需要帮助的家庭解决一些燃眉之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天的温暖活动虽然结束,但是“温暖中国温情温州——温州市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仍将继续,广大网友在平时生活、工作中有遇上什么温暖故事,有希望和大家分享的邻里故事,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拨打88817266告诉我们,我们将选取其中特别温暖的故事,代你为他们送上温暖礼物。

点击进入专题

相关新闻

【网络媒体走转改】张家口崇礼:好一幅热“雪”迎新图

2017-01-27 11:00:50

【网络媒体走转改】石家庄亢武山家庭:八字家训三代传承

2017-01-26 23:18:04

亢武山是河北医科大学的退休职工,一儿两女,个个事业有成,三个孙辈,两个在读大学,一个在读初中。父母慈爱,儿孙孝顺,一家和和美美,是远近闻名的“五好家庭”。

【网络媒体走转改】保定刘世昌家庭62年“幸福秘笈”

2017-01-26 23:11:59

今年80岁的刘世昌与妻子王秀清结婚62年了,育有两儿一女,四世同堂。2014年,该家庭被评为河北省“最美家庭”;2015年被评为全国“教子有方最美家庭”。

【网络媒体走转改】诗书传家幸福长

2017-01-26 17:54:28

萧诗剑是建为画馆馆长,5岁患小儿麻痹症,自此双拐便代替了他的双腿。萧兴宗对这个残疾儿子格外疼爱,却从未放松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