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国内国际国内
  • 分享
  • 悬疑小说作家永城首部科幻作品《复苏人》出版

    来源:新华网 2017-07-01 11:44:15
    语音播报

    悬疑小说作家永城首部科幻作品《复苏人》出版

    近日,悬疑小说作家永城的首部科幻作品《复苏人》出版上市。其实,早在上市之前,这部作品就在文学杂志《中国作家》和《中华文学选刊》上先后刊载。

    永城的人生经历颇为戏剧,他曾是斯坦福工程硕士、机器人工程师,标准的“理工男”,却爱好写作走上了文学之路,已出版长篇小说《丢失的谎言》和《秘密调查师》系列。

    新作《复苏人》在永城擅长的悬疑氛围营造的基础上,将故事的背景设定于距今500年后的世界,那个时代,人类没有私产,禁绝私情;没有亲朋,也没有仇敌;因而从根本上消除了犯罪动机。科技和医疗的发展使得人类基因和思想都达到高度优化和统一。而来自古代的冬眠人们则被现代人视为腐朽思想与卑劣习性携带者。几个来自不同时代的冬眠人在2525年同时复苏,并卷入一场社会动荡,成为政治阴谋中的棋子。

    悬疑作家转写科幻,不仅尝试描绘五百年后的未来世界,同时试图通过复杂的人物和情节推导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令读者好奇作者能否驾驭。然而纵观永城的履历,就会发现,其实这才是他最有信心的小说类型。不同于大部分作家,永城是标准的理工科学霸,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中途转学密西根大学,毕业时全奖赴斯坦福攻读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研究生。之后加入商业调查公司,也根据这些背景创作过“秘密调查师”系列商战悬疑小说。坚实的理工科基础和丰富的金融商业从业经历,为永城积累了丰富的阅历和素材。而这部承载多重世界观的科幻作品,正是他时隔多年最好的回归。

    一部荒诞现实主义作品

    一部对人类未来进行大胆构想的小说,相当合理且冲击力极强《复苏人》表面是一部科幻小说,实则为荒诞现实主义作品。小说更多笔墨落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演变。对当前世界政治和人类社会进行了剖析,对普世价值观进行了大胆探讨,作品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性哲理。

    《复苏人》可以类比为一部现代人类穿越到500年后的穿越小说,作者通过描写复苏人与未来社会的矛盾,揭示差异化在文明发展中的必要性,并借此肯定情感的力量,抨击对理性的绝对崇拜。《复苏人》整体文笔细腻,逻辑缜密,科幻意味适当,兼具现实意义,这些得益于作者对创作的坚持、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理工科专业基础。

    故事的主旨是讽刺的:以未来200年的纷争隐射现在对于能源、土地和权力的争夺;古老的部落不愿舍弃的传承和信仰、为了采矿权对于部落的屠杀、俄罗斯和美国在劫机事件中的阴谋、各国情报机构的角力,无不都能在现在世界中找到对应的影子;机器人和未来人类缺乏创造力和思考能力,甚至无法在灾难到来时自救,自然也是对当前世界同一化的警示;故事里同样提出了对于媒体打着平权、女权的幌子实施的“道德绑架”……

    “500年后,世界大同了,信仰一致了,善恶丑美都统一了,私有制也取消了,所有的人都一模一样,谁也不用羡慕谁了,自由得连孩子都不用生了,家庭责任也不必负担了,朋友和敌人都没有了,人情世故都不存在了,古代智者说过,任何的感情都是负担。现代人类没有了感情,所以彻底自由了,也彻底太平了。一切听起来是不是如此得完美?”

    但是,人类所努力建造的完美世界,真的完美吗?

    多重叙事结构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复杂宏大的叙事结构和情节设置小说采用和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类似的多重叙事结构,全书涉及8个主要人物,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切入,以“我”为叙事主体,变换性格与口吻,每个人物的故事中都大量反复穿插其他人物,彻底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阻拦,以强化逻辑和情感。每人在讲述自己遭遇的过程中,不但推动了26世纪核心情节的发展,也拼绘出几百年间人类社会的发展,全方位展现了人物关系与场景,阅读感受新鲜有趣。

    在这部作品你中,作者深入刻画了多主人公,映射了诸多现实问题,表达了诸多思想和观点,同时又能以稳定但缜密的结构和形式让小说一步步开展、进入高潮;皆借助于作者强大的设计和把控结构和节奏的能力。

    故事情节方面,作为成功的商业悬疑作家,作者处理得相当得心应手,处处挖坑,前面看似无用的一笔,后面却成关键线索,频频揭秘和反转,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使阅读过程高潮迭起,带来强烈的阅读乐趣。

    科幻题材亟待突破瓶颈

    一部兼具文学性、思想性和未来感的优质科幻小说通常认为,科幻小说必须具备“逻辑自洽”“人文思想”和“合理的科技描写”三大要素,但小说作为文学作品,还需要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国内许多引人瞩目的科幻小说,在科技描写上大胆而精彩,人文反思上也屡迸火花,但细微的人性揣摩和情节构造上却多有不足,这是科幻题材亟待突破的瓶颈。

    作为一个文字功底纯熟的理工学霸,永城在科幻写作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复苏人》故事中,作者通过想象未来五百年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描绘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演变,字里行间蕴藏着丰富的人性哲理。同时,基于理工科求学和从业背景,作者对待科技发展的态度专业而收敛,这使得作品既不乏想象力,又显得真实可信。

    据悉,《复苏人》已获2017年第八届全球华语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的提名。

    《复苏人》作者谈

    文/永城

    二十年前,当我还在斯坦福大学机器人实验室里,为了我的硕士论文绞尽脑汁的时候,我们几个肤色不同、信仰不同、母语也不同,但同样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曾经喋喋不休地争论过一个问题:科技终将把我们带向何方?

    来自俄罗斯的维克多认为,科技将使人类更加强大,比如发明能够治疗任何疾病的良药,在别的星球上开垦土地建造城市,甚至通过虫洞回到过去,修正人类曾经犯过的一切错误,最终战胜自然,主宰宇宙。

    巴拿马外交官的儿子何塞是真诚的天主教徒,他认为科技最终将使人类重新找回信仰,明白一切都是由上帝创造和主宰的。现代物理学对于基点和大爆炸的研究正在证明这一点。

    美国人弗兰克比较悲观,他认为,科技终将毁灭人类。比如原子能、温室效应和转基因作物。人类对科技的痴迷,不仅会毁掉人类,还会毁掉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甚至毁掉地球本身。

    而为了高考而认真复习了社会发展史的我认为,科技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宇宙中冥冥存在的巨大力量。并非是人找到了科技,而是科技选择了人。人类只是科技的执行者,是科技的奴隶。不管科技终将把人类带向何方,那里一定是人类必去的地方,躲不开的。

    那场辩论旷日持久,从厄尔尼诺肆虐的1997年的冬天,一直持续到互联网气泡大爆发的1999年夏天,并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我们谁也不能说服谁,直到我们毕业。相比而言,倒是我们各自的课题都进展得更顺利。维克多的智能机器人从两只轱辘“进化”出了四条机械腿,能爬上校园后面的小山丘了;何塞的“侦探”机器人已经复杂到能在卢浮宫下水道的虚拟模型里抓恐怖分子了;弗兰克那副插满电极的VR大手套已经能根据虚拟现实让戴手套的人真切地感受到温度和压力了;而我养的那一大缸蟑螂,已经繁衍了许多代了。

    是的,我在全球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实验室里养了两年的蟑螂。并不是北京公寓里常见的那种。而是从亚马逊雨林里抓来的南美大蟑螂,每只都有小孩子手掌那么大。我的课题是研发一种能在雨林里自由运动的昆虫机器人。我长年累月地观察那些蟑螂的运动,寻找规律,建立力学模型。在此过程中,我发现那只巨大的鱼缸里是个小小的社会,聚居的蟑螂也有近似人类的秉性。比如,它们平时都喜欢爬到别人身上去,像是搭建金字塔,塔尖上是最身强力壮的。可每当它们受了惊吓,比如当我把戴着手套的手伸进鱼缸里去,金字塔立刻崩溃。如果我不停用手搅动空气,或者再拍拍玻璃,另一个金字塔就有形成的趋势——蟑螂们都争着往别人身子底下钻,试图用别人掩护自己。越是身强力壮的,藏的就越深。留在表面的都是老弱病残,即便牺牲了也不大可惜的。

    这大概就是优胜劣汰。强大者总能获得更好的资源,和更多的避险机会。自然界对“优劣”的定义,似乎和道义没什么关系。

    我没把工程师坚持到底,没几年就跟科技说拜拜了。之后的很多年在职场里浮沉,做投资风险管理、商业尽职调查、反欺诈调查……我常常想起曾经养过的那一缸蟑螂。我和我周围形形色色的人们,陷在事业名利人情圈子里的人们,就像那缸里的蟑螂。我们挣扎着往上面爬,或者拼了命地往底下藏。

    人类毕竟比蟑螂聪明。人类有语言,语言能把粗陋变得华丽,能把本能变成情怀。在这一点上,科技和语言的功效类似:让人类越来越“华丽”,越来越显得有“情怀”。

    人到中年,渐渐发现政治很有意思。谁又在支持谁,反对谁;要跟谁联手,要跟谁打仗;谁又要解放谁,拯救谁,让谁过得更好,活得更正确。我们总想让别人跟我们一致,因为我们总觉得自己最正确。

    我突然想起二十年前争论过的问题:科技将把人类带向何方?

    其实带路的并不是科技本身。科技也不是宇宙中冥冥存在的巨大力量,人类更不是科技的奴隶。

    人类的奴隶主只有一个:人类的本能。那些好的坏的永不能磨灭的人性。科技只不过是人性的一种体现。有人用炸药开山修路,也有人用炸药杀人。人类对科学的追求,满足过好奇心,也满足过贪婪和虚荣;曾经带来便利,也曾制造麻烦;曾经被用来施舍,也曾被用来掠夺;有人用它救赎,也有人用它摧残和毁灭。

    所以,那个问题的主语弄错了。该这么问:人性将把人类带向何方?

    最近这些年,世界并不算太平。不过我们过的还好,蒸蒸日上,追赶着超级大国的脚步。二十年前还只有羡慕的份儿,现在已经有资格步其后尘了。

    所以,在写了一连串当下现实中的利益纠葛、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故事之后,我请出版经纪人给我半年时间。半年之后,我一定按照原计划继续写那些影视公司青睐的当代故事。可现在,我要任性地写一个我期待已久的。

    二十年了,我得为我的那缸蟑螂写点什么。为它们的后代,后代的后代,为了未来,写点什么。

    也许为它们建造一只更大的缸,谁也不必踩着谁,谁也不必往谁身子底下躲。也许让它们充满自信,谁也不羡慕谁,嫉妒谁;谁也不用爱谁,谁也不用恨谁,谁也不依靠谁,连累谁,谁也不是谁的枷锁。那是不是就完美了?

    于是,《复苏人》就在出版经纪人仁慈的耐心中诞生了。

    责任编辑:高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