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邮政编码可能退役 个人地址ID或上岗

来源:河北新闻网-燕赵都市报 2019-08-05 10:57:29
语音播报

邮政编码可能退役 个人地址ID或上岗


1毛钱的信封,2毛钱的邮票,加上一串邮政编码……“书信时代”流行的笔友,靠这几样就可以将一段友情无限延长。几十年过去了,70后、80后纷纷开始“奔五”“奔四”,信封变成了红包,邮票成为了投资,而那一串邮编,已经在记忆中渐行渐远。

服务了40年的邮政编码在不久的将来会迎来“退役”。日前,在由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时空大数据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的“新型邮编”研讨会上,“新型邮编”建设被提上“议程”。建设完成后,未来每个人都可以建立统一且唯一的“个人地址ID(唯一编码)”。此外,每个快递包裹也将有属于自己的ID,该ID可关联所有与包裹相关的信息,包括快递员信息、运送信息、配送信息等。

为什么要取消邮政编码?

在通讯不发达的上世纪,书信是不同地区的人交流的主要方式,信封上的邮政编码,就成了写信时必不可少的要素。

我国于1974年开始研制我国的邮政编码,经过5年左右的时间,拟定出“全国邮政编码试行方案”,并于1978年在辽宁、上海、江苏等省市进行试点。1980年7月1日,开始正式在全国宣传推行。后来因种种原因,推行工作全面停止。直到1986年,全国邮政工作会议决定重新在全国推行邮政编码。邮政编码由6个数字组成,前两位数字代表省级行政单位,第三位数字表示邮区,第四位数字表示区县,最后两位数字代表投递所。

这意味着传统邮政编码最多只能定位到镇一级的地方,显然,这个天生的局限无法适应当下快递产业的突飞猛进。

王小姐是一名“80后”,在2008年网购开始红火时,她就成了网购一族,当时王小姐觉得填快递特别麻烦,不仅需要电话、地址,邮政编码更不可或缺。

不过没过几年,王小姐在寄快递时没有填邮政编码,快递却从没寄丢,“现在快递员也不要求我填了,就填姓名、地址和手机号码就可以了,非常简单。”

事实上,从身边的朋友不难了解到,现在很多人在寄快递时不会再填邮编,很多年轻人已经忘了邮政编码是多少。

“个人地址ID”是什么,有什么用?

“随着快递业务量正爆发式增长,传统物流运作模式多少有些‘滞后’,传统而原始的邮政编码因无法适应快递行业现行的复杂配送环境将淡出视野。”有业内分析指出。

那么,此次相关部门新提出的“个人地址ID”是什么,又有什么用?

根据介绍,个人在平台注册、生成ID之后,在选择快递服务时,只要将对应的编码向快递员发送,快递员就可以将地址以编码的形式录入系统开始寄件了。

寄快件连填写自己地址的步骤也免了,这种体验是不是很爽呢?非但如此,“个人地址ID”推开之后,还将减少快递人力成本、配送成本、车辆成本等,极大地提升配送效率,甚至将推动快递业进入无人时代。

对此,有业界评论指出,从传统的邮政编码到“个人地址ID”,是技术的进步,也是服务的升级。“个人地址ID”可以说是传统邮政编码的“升级版”,传统邮政编码为一个地区的用户通用,而“个人地址ID”则精准到个人,若能实现,这显然将是一次以人为本、改善用户体验的服务升级。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周晓光表示,未来国家邮政局可建立居民个人寄递地址编码管理公共平台,居民可自行在平台上通过身份证信息注册,获得与身份证绑定的个人地址库。此外,每个快递包裹也将有属于自己的ID,该ID可关联所有与包裹相关的信息,包括快递员信息、运送信息、配送信息。

更方便了,隐私怎么保证啊?

不过,虽说个人ID给服务带来升级,但是也有不少人对其安全性提出了担忧。

“统一了是方便,更需要的是做好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只要查一个编码,就知道所有购买记录和邮寄记录,隐私怎么保证啊?”在微博上,不少网友都对这项新技术提出了质疑。

“任何新技术都有利有弊。新的邮编系统用于机构而不是个人,也许能有更好发展机会。用于个人层面时,就要考虑大众心理承受度和隐私保护。”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技术研究院教授马严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担忧,他希望有相应法律保障,以及相应措施保证新系统稳定可靠,同时能适应变化,易核实、能纠错。

此外,有专家认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传统邮政编码系统还会继续存在。“新型邮政编码系统兼具传统邮政编码和快递公司三段码的双重基因,它们可以并存,采取统一标准的方法互相解析,在不同领域不同企业发挥作用。” (综合新民晚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网友热议

虽然不是正式取消,但这个消息也让很多网友非常不舍——

@布兜 前几年和贴吧的小伙伴们互寄明信片就用邮政编码,现在的确很少写信或明信片了,少了闲情逸致。

@悠悠见南山 不舍

@毛豆 以前车马很远,书信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阳仔 个人ID,如果搬迁到另一个城市,怎么算?

责任编辑:郑晓娟

下一篇: 湖北鹤峰躲避峡突发山洪造成9人死亡、4人失联,救出61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