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邯郸武安新闻武安乡镇传真
  • 分享
  • 武安镇“脱鞋下田”化了矛盾暖了民心

    来源:新武安 2018-07-19 15:11:36
    语音播报

    武安镇“脱鞋下田”化了矛盾暖了民心

    征地工作历来被称为“乡镇工作第一难”,由于前期保税物流征地遗留问题的影响,南洺河生态治理工程西竹昌段的土地征收成了难上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武安镇党委书记王建青、镇长杜风斌结合西竹昌的村干部制定了几套方案,一个个推演,一次次推翻,一点点完善,他们说,宁可进度慢点,也要从开始就把工作做扎实,坚决不吃夹生饭。

    用“公平公开”标准贯穿工作始终

    征地工作分四段进行,镇纪委全程监督。征地前,对所有参与征地的两委干部、群众代表进行统一培训,除了培训征地政策、补偿标准、工作方法,镇纪委还将工作纪律、追责办法一一阐明,确保每名工作人员懂政策、明规矩、守底线。每一段征地涉及的群众名单、亩数,镇纪委的举报监督电话都在村委会门口张榜公示,4次公示名单全部留镇纪委备案。阳光征收的做法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欢迎,截至目前,镇纪委没有接到一名群众举报。

    靠“群众至上”理念撬动村民心灵

    “7.19”洪灾过后,西竹昌南洺河沿岸部分群众的承包地被冲毁,看上去与河滩无异,水利部门测量时误将这部分土地当做了滩涂地。滩涂地补偿标准远低于耕地,涉及的群众意见很大。得知这一情况之后,杜镇长要求工作组参照村委会地亩账、个户土地承包本逐户核实,拉出清单,详细汇总。经汇总,共有2亩多地,却涉及20余户群众,有的户只差几厘地。为了打消群众的顾虑,最大限度为群众争取利益,杜镇长拿着这份清单多次到水利部门沟通,申请重新定位测量。最终,群众按土地承包本上的亩数领到了补偿款,问题得到圆满解决。镇领导一心为群众着想的做法得到了很多村民的认可,征地进度进一步加快。

    这次征收工作中,有5户群众是保税征地的问题遗留户,抵触情绪很重,要求将前面的问题彻底解决之后再谈河道占地。村民乔某是其中1户,村干部多次登门做工作,均找各种理由推脱,仅到地实际测量就去了3次。第一次,乔某说量地时他不在场,家里其他人说了不算;第二次,请他到现场实地参与测量,要在结果上签字的时候,又拒签,说要再想一想;第三次,杜镇长到村委会单独给乔某做工作,讲政策,谈南洺河生态工程建成之后对村里的益处。最终,乔某同意签协议,但是要求补偿款马上给,且必须是现金。为了撕开口子,啃下最难啃的骨头,村委会先垫付补偿款交给乔某。乔某签协议后,其他4户也陆续签了征地协议。

    以“脱鞋下田”作风深入基层一线

    南洺河生态治理工程动工之后,施工现场成了王书记和杜镇长最常去的地方。无论是北风呼啸、天寒地冻的深冬,风沙漫天的春日,还是烈日炎炎的盛夏,工地上都有他们沿河查看进度、和施工方沟通工作细节、召集有关部门现场办公解决问题的身影。

    有部分群众总是担心协议签了领不到补偿款,等的时间一长就心里发慌,到施工现场阻工,索要补偿款。接到施工方的电话,无论正在做什么,杜镇长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做群众工作,争取第一时间复工。为了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王书记和杜镇长专门向南洺河指挥部打报告说明缘由,多次到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尽快兑付补偿款。同时也要求工作组的同志逐户分析情况,到重点户群众家中走走坐坐,争取群众理解。

    截至7月3日 ,南洺河生态治理工程西竹昌段157户、171亩土地征收工作全部完成。

    武安镇机关干部“三到”感悟

    冲到一线去,走到群众当中去,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难,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就没有过不了的关,解不开的结。

    贺进镇雨后滑石是压在乡干部心上的巨石

    “滑石已排除,大家可以放心通过了。”7月18日早晨,在贺进镇的工作群里,大家互相转告着这则好消息。

    7月17日早6:00,贺进镇镇长郭红波和镇干部穆华东在巡查雨后情况时,发现翟庄路锐锋厂北50米处有两处滑石。这两处滑石随时都有可能滑落,而该路段是该镇桃园沟内几个村村民通行的必经之路,非常危险。

    于是,郭洪波立马安排国土所在此处设置了临时警示牌,并在工作群内下发了紧急通知,要求各村干部进一步提醒各村村民过往时注意安全。下午2:00,该镇主管交通的人大副主席范晓英和镇工作人员王银书、师春华、李少青等从锐锋厂内调用铲车,对该路段进行了清理排险,但其中有两块比较大的落石,铲车太低无法排险,只能另找钩机。于是,他们第一时间将该情况汇报给了镇党委书记王宏杰。第二天一早,王宏杰亲自协调勾机到场将危险排除,确保了群众的出行安全。

    贺进镇机关干部“三到”感悟

    群众的事儿,就是最大的事儿,不能拖,不能推,要第一时间想办法解决,两处滑石虽小,但对过往群众来说至关重要。我们发现并第一时间把它解决了,才能让党和群众的心贴得更近。

    石洞乡“乡党委、政府是他的亲属”

    群众利益无小事儿。

    7月15日,石洞乡三王村68岁的“五保户”王小成满怀幸福地住进了冶陶敬老院。老人脸上如花的笑容,在石洞乡干部的心里开了花儿。

    去年12月19日,王小成被大车撞倒,导致脚趾、大腿、肩膀等多处骨折。得知消息后,乡党委书记孟入召、乡长李永强、主任科员牛京保以及包村干部、村干部等人,第一时间赶往市仁慈医院看望并照顾王小成。第二天,孟入召、李永强等人又找到仁慈医院院长及主治医生,详细了解了王小成的病情,并嘱咐医院一定要给予王小成最好的治疗。住院后的第九天,王小成受伤部位全部消炎,可以进行手术。当天,在他做手术的近4个小时里,乡、村两级干部一直在外等候,陪伴着他。随后,在王小成住院期间,乡党委、政府一直持续照顾着他,并为他送去棉衣、棉裤、棉鞋等物品,让他安心养病。到今年3月份,王小成恢复出院,石洞乡又安排他住进了石洞乡养老院,并聘请了一名护工照料。7月份,石洞乡养老院护工不足,为了王小成能够更好的生活,石洞乡又将王小成安排到了设施条件较好的冶陶敬老院。

    从王小成入院到住进敬老院至今,乡党委书记孟入召、乡长李永强、民政主管牛京保以及包村干部去看望王小成不计其数。此外,在照顾好王小成的同时,乡领导还到交警队、保险公司等部门对接协商赔偿问题。他们给事故处理交警、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及医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石洞乡党委、政府就是王小成的亲属,有事请联系我们!”通过不懈努力,乡党委、政府最终为王小成争取理赔13.5万元。

    石洞乡机关干部“三到”感悟

    贫困群众,尤其是“五保户”,乡党委、政府理所当然是他们的亲属,是他们坚强的依靠。(郭世超整理)

    责任编辑:董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