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衡水武强新闻武强科教文卫
  • 分享
  • 雅俗共续曲霓裳(上)——《皇甫风土》述评

    来源:衡水新闻网 2018-06-25 18:41:36
    语音播报

    雅俗共续曲霓裳(上)——《皇甫风土》述评

    出生于武强皇甫村在衡水市政府办公室工作的李永奇“为了挖掘、弘扬传统文化,展示皇甫人文风采,铭记历史,留住乡愁,留住根脉,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泽被后世”,自发联络同村于德兴、王汉章、徐英杰、程信通等人组成编写组,利用工余假日调查走访、伏案苦耕,终于2016年末印制完成一部21万多字的村志简编本——《皇甫风土》。据笔者所知,在武强县所辖3镇3乡238个行政村中,《皇甫风土》是继2004年《郭家院村志》成书后印制发行的第二部乡村级史志类书籍。因之,此书问世不但是皇甫村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影响与推动武强县乃至全市的思想文化建设都应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大事。

    武强县孙庄乡皇甫村原名李家庄,后因隋代河阴太守皇甫兴迁葬村西而改称皇甫。皇甫村虽位于武强、深州、饶阳三(市)县交界偏僻之地,却在“当地名声赫赫,坐拥武强‘四最’:人口最众(近5000人);姓氏最多(30多个);地势最高(海拔近18米);村址规模最大(东西近4里,南北3里)”,素有“武强县第一村”之称。

    笔者家乡在武强中部,距皇甫村10多里,不仅与该村习俗俚语大同小异,其地理民情也略知一二,故对书中所记述的那些乡土气息浓郁却又已经消失或几乎消失的物态人文颇具兴趣,感慨良多。现仅就其编纂特色谈几点体会。

    一、弥足珍贵的卷首图照

    翻开《皇甫风土》,映入读者眼帘的第一个亮点是卷首图照。之所以称其为亮点,一是数量多,品类全。100帧照片涉及劳动生产、农用机具、房屋街巷、生活器具、古建遗址、农村设施、服饰妆扮、节令习俗、教育文化、村民工艺等等,逐页翻看,犹如进入一个藏品丰富的民俗博物馆,琳琅满目,无所不有。二是多为陈年旧照,再现村史真迹。“人拉耧耩地”“打麦子扬场”“织布机”“20世纪70年代农家吃饭”“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四合院民居”“贾氏家堂”“清咸丰年间遗存寨壕”“官坑西畔遗存吃水井”“头戴帽盔儿的乡绅”……无不真实反映了某一时段农村生产生活的原有轨迹,不仅可以保存已经逝去的历史,满足阅历较深读者特有的怀旧情感,加之一帧帧同类事物新旧对照的发展变化照片,还可为近代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可靠依据。三是因陋就简,以土代“洋”。编印《皇甫风土》没有财力绘制地图,编辑组就自己动手、土法制作。“皇甫村地理位置图”是从《衡水市行政区划图》截取相关部分改造而成;“皇甫村平面图”“皇甫村民国平面示意略图”则为手工绘制。一图胜千言。这些以原始方法绘制的村庄地图载入卷首,虽不如标准地图精确漂亮,但其所传递的丝丝缕缕村情信息中,无不折射着主编忠于历史的思想境界与爱土爱乡的高尚情怀,同样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

    二、独具匠心的篇目设置

    《皇甫风土》在篇目设置上,没有像一些乡村志书那样照搬照套市县级志书篇目框架,对域内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削足适履,分门别类地依序安排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物等内容,而是本着详独略同原则,从村域特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出发,大胆采用板块类目体式,依次分设7个板块,板块之下视需要设置分目、条目,条目为基本记述单元,一事一条,依时叙事。为方便读者了解其篇目构成特点,现将各板块结构层次、入载内容简列如下。

    “皇甫地名”——设条目48个,附文1篇。重点记述村庄建置隶属及街巷、坑渠、地块等地域名称的起因、方位、界线以及与之有关的典故、活动、事件、人物等。

    “皇甫风物”——设条目51个。重点记述工、农、商等社会经济建设、重大政治活动或事件以及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皇甫文化”——设条目20个,附文1篇。重点记述教育、体育、文化设施及其活动等。

    “皇甫姓氏”——设分目4个,其中姓氏1个、名录3个,条目35个。重点记述村中各姓氏源流、户数、人口及古今名人。

    “皇甫滋味”——设分目5个,包括腥类、菜类、汤类、主食类、其它类各1个,条目47个,附文1篇。重点记述村内传统主副食品的制作方法、口味特色等。

    “皇甫方言”——设分目3个,其中土语、谚语、歇后语各1个,条目9个。重点记述村民语言特点以及广为流行的谚语、歇后语等。

    “皇甫吟咏”——设作者条目20个,收录诗词37首。另设文作条目7个,收录文学作品7篇。

    从上述量化分析可以看出,《皇甫风土》彻底打破了篇目设置只给特色内容升格、不给一般事物降格的惯例。其升降依据就是看入载事物存史价值、社会影响及其可读性的大与小,进而通过大刀阔斧地对一般性内容合理归并或适度分散、特色事物析置升格和位次前移等方式,分别予以弱化或突出。此举恰恰践行了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在编纂名镇志丛书方案中提出的“为体现‘名’与‘特’,扩大受众面,提高社会效益,增强可读性,在坚持志体的前提下,体裁运用、篇目设置、资料选择等可作适当创新”的编纂要求,对于乡村级小志的编纂不能不说是一条成功之路。

    三、“叙”“议”俱佳的述体文字

    述体文字在志书中通常包括志首开篇概述、各部类综述和编、章、节和无题序,其主要特征是用较少文字概括一地或一方面发展变化,加之在写法上以夹叙夹议、虚实结合笔法融入作者的认识与情感,可发挥沟通内在联系,彰明变化因果,增强全书思想性、整体性与著述性的作用。《皇甫风土》学习借鉴当代志书编纂经验,对述体文字的运用和撰写给予了足够重视。

    卷首“导言”开篇,以“导言”代概述。全文近3000字,篇幅适中,一气呵成。作者以优美文辞寓情寄事扼要叙述村域位置、人口区划、自然环境、历史演变及名人胜迹、文化源流、经济建设等基本地情。读罢“导言”,既能了解皇甫村悠久历史、主要特色及其发展概貌,又可受到不忘初心、蓬勃向上的精神鼓舞。

    书中各板块主体内容之前则普遍以精炼之笔撰有300字上下的无题小序。不仅与板块题目以独特版式自占一页,引人注目,而且具体写法上因事而异,或概述缘由、彰明因果,或总结全文、补充不足,或提炼综合、涵盖总貌,或突出特色、显现亮点,或上溯历史、考其源流,或以实论虚,寓意寄情,或评量得失、瞻望发展……。因其爱乡情浓、笔力深厚,无论何种写法,都在横连纵贯、揭示主题的同时发人深省,促使读者继续一一细读所辖条目。下面抄录“皇甫文化”板块无题小序供大家欣赏。

    “作为千年古村,皇甫素有崇文重教尊儒之风。从皇甫调儿、私塾到俱乐部、业余剧团,从书画联谊会再到冀遂诗社,无不流淌着皇甫文化的基因。皇甫村被评为省、市、县文化示范村。

    皇甫人很会享受生活,不过度追求富有,也不传导经济压力,善于把来自文化的滋养变成生活的滋润。一本书,一首诗,一张字,一幅画,一篇文,一根针,一段戏,一曲舞,一盘棋,一杯酒,一招拳……平中见奇,小中见伟,处处显示着皇甫人的兴致、品位、智慧和价值。

    这就是住守家园和在外客居的皇甫人。”(武铁良)

    责任编辑:翟一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