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乡村振兴头条新闻
  • 分享
  • 南繁为河北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添动力

    来源:河北日报 2018-04-11 10:00:21
    语音播报

    南繁为河北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添动力

    进入春季,北方开始进入播种的季节。而在几千里之外的海南,河北正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繁育加代的玉米种子则开始收获了。通过南繁,今年,他们又选育出了一批优质专用玉米新品系。

    河北正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杂交玉米的科研育种工作,自1999年开始南繁,足迹先后踏遍海南省三亚市凤凰镇槟榔村和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村、乐东黎族自治县赤龙村、三亚市凤凰镇水蛟村等地,经过多年探索,现拥有3块稳定的南繁用地,面积50亩,多年来持续进行育种材料的加代和亲本的繁殖。

    公司董事长齐文进介绍,通过南繁加代选育,他们先后主持选育出联丰20、肃玉一号、肃研480、肃研358、正弘六号、正弘558、正弘658、正弘758等14个玉米新品种,品种适宜区域覆盖黄淮海及京津、内蒙古、安徽等区域,品种数量及品种适应区域在河北省名列前茅,其中正弘658、正弘758等品种在国内市场上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河北正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南繁取得的成绩,是河北省众多育种单位发展的缩影。

    多年来,和别省众多育种单位在海南从事南繁工作,南繁任务从初期的繁殖杂交种转变为如今的品种选育、材料扩繁和加代、种植鉴定、繁(制)种等工作。如今,南繁育种繁育加代已经成为农作物品种选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增加我省农业用种的丰富性、保障我省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几十年持续不断的南繁育种,取得累累硕果

    早在1965年,河北省首次在海南繁育制种。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河北省的南繁主要是以科研育种为主。南繁发展到现在,河北省是全国南繁面积较大的省份之一,在冬春南繁季节,全省常驻南繁人员300多人,还有大批人员不定期地去海南进行南繁育种工作,从事南繁育种、加代、鉴定等。

    众多育种单位几十年持续不断的南繁育种,对河北省加速良种繁育推广、加速培育新品种、培训技术人员、交流先进技术和育种材料起到了重大作用,取得累累硕果。

    ——南繁规模不断扩大,基地条件明显改善。目前,河北省在海南从事南繁的单位达到75家,涵盖种子管理机构、种业企业和科研单位等,全省南繁基地总面积2940亩,部分南繁单位建立了相对固定的繁育基地,完善了种子晒场、仓库等必要设施,购置了加工机械、检验仪器、农机具等必需设备。基地配套生活设施逐步完善,南繁科研人员的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2016年,我省种子管理总站、河北农大、省农科院旱作所、棉花所、邢台市农科院和石家庄市农科院等14家南繁单位的老基地确定纳入国家南繁科研育种(海南)基地核心区,南繁生产用地有了保障。

    ——南繁缩短了育种周期,加快了育种进程和新品种选育速度,科技创新成效显著。近年来,河北省每年通过南繁加代选育出的新品种组合有17万多份,目前河北省农业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品种中70%以上经过了南繁加代。通过南繁,品种选育周期从10年左右缩短到3至5年,选育时间缩短为原来的1/3至1/2,显著提高了品种选育速度,为农作物品种创新和更新奠定了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南繁初期经过南繁加代短期育成的品种有丰七1号、廊研1号、张杂号等玉米杂交种,唐革8号、张杂1号、沧粱3号、渤白1号等高粱杂交种,涿城1号春小麦等品种。目前我省南繁作物以玉米、棉花为主,其他作物包括谷子、大豆、糯玉米、甜玉米、花生、甘薯、芝麻、黍子、燕麦、牧草、西瓜和甜瓜等。1997年至2016年的20年,全省经过南繁选育、通过品种审定的玉米品种有583个、棉花品种有191个,占两大作物审定品种的95%以上。通过南繁,推动全省乃至全国农作物品种6至7次更新换代。

    ——南繁工作领域不断拓宽。随着南繁工作的逐步深入,工作重点也由单一的扩繁杂交种,逐步拓展到品种选育加代、适应性观察、种子鉴定评估、质量检验、种子扩繁和应急生产等多个方面,在南繁作物种类上也取得突破,覆盖了玉米、棉花、谷子、瓜菜、小麦等各类农作物,南繁工作已经成为推动我省种业创新、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关键一环。

    ——在种子繁(制)种方面,不完全统计,河北省1969—1988年的20年间,累计南繁面积94354亩,约共计产种492万公斤。其中2014—2015年河北省南繁繁(制)种面积2107亩,繁(制)种总产量37.2万公斤,其中玉米制种面积1944亩,制种总产量36.5万公斤;棉花繁种面积77.5亩,繁种总产量0.6万公斤,有效地保证了我省紧缺供种数量,稳定了种子市场,为保障我省粮食生产安全作出了贡献。

    ——在种子种植鉴定方面,河北省种子管理总站和各南繁单位每年在南繁基地对200多份种子样品进行品种纯度种植鉴定,通过种植鉴定,可在3月底之前完成冬季抽检品种的全部指标检测,对不合格样品,及时报告有关部门进行处理。近3年来,抽检纯度不合格样品数占抽检样品数3%左右,有效防止了假劣种子下地,减少损失约1亿元,净化了种子市场;减少了因假劣种子坑农害农而导致的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

    ——成就了众多优秀科技人员。河北农业大学通过建立大田作物南繁试验站,每年30余名师生在基地从事研究。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等40余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通过南繁完成。通过南繁选育23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鉴定),专利发明10项,培养研究生160余名,发表论文100余篇。我省杂交谷子育种专家赵治海、杂交玉米育种专家赵劲霖、棉花育种专家赵国忠、小麦育种专家郭进考长期致力于南繁工作,带出一批青年南繁人才。

    良好的政府服务,为育种单位南繁解决后顾之忧

    由于河北省的育种单位在海南南繁都是租用当地农民或农场的土地,难免会遇到租赁过程中租地价格临时涨价、未到租期终止合同等问题,给南繁育种带来一定困难。

    为此,早在上世纪70年代,河北省设立了相应南繁管理机构,成立了南繁领导小组。1986年,为加强对南繁工作的领导,在三亚市设立了河北省南繁指挥部,具体负责安排各单位南繁地点及所需土地面积、负责分配繁种所需化肥农药及农用物资、办理种子运输手续、协调繁种单位与当地关系,处理日常事务。1996—2010年我省南繁管理一直委托别的单位管理,管理和服务有一定削弱。2011年我省在海南省三亚市重新建设了南繁工作指挥部,开展日常南繁管理工作,2014年为加强河北省南繁管理工作,我省成立了河北省南繁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农业厅厅长出任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种子管理总站,由站长出任小组办公室主任。通过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了对我省南繁工作的领导。

    省驻海南南繁工作指挥部成立以来,省政府和省农业厅非常重视南繁工作,2011年省发改委批准投资420万元,在海南省三亚市购置了我省南繁工作指挥部办公用房,每年冬春季节,省种子管理总站派专人进驻南繁指挥部,积极协助国家南繁办做好我省南繁单位的登记管理工作,帮助我省南繁单位办理种子检疫、生产许可证等手续,协调解决南繁用地用水、种子运输事项,处理南繁过程中各种纠纷。

    近几年,我省驻海南南繁工作指挥部帮助协调处理我省南繁单位用水用地、种子运输、各种纠纷等30多起,挽回我省单位经济损失500多万元,有力保障了我省南繁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为加快河北省新品种的繁育速度,提高我省种业科技创新能力,2015年5月,省农业厅向省发改委报送了“河北省海南农作物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获得批复同意,项目地址选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九所镇,租用中灶村集体土地336亩,租期26年。目前省发改委已下达投资计划120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改善南繁单位和人员的生活生产条件,为南繁育种工作提供有效保障。为扎实推进我省南繁基地建设,我省还将与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签订南繁战略合作协议,在南繁规划区内再流转土地2700亩,用于我省南繁新基地建设,确保我省南繁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记者 赵红梅)

    责任编辑:赵娜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