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广平县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主导特色产业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9-08-07 17:12:05
语音播报

广平县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主导特色产业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袁文龙、李明远)脱贫攻坚以来,广平县坚持把扶贫园区建设作为产业扶贫的主抓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家庭手工业、休闲旅游等特色扶贫主导产业,促进主体在园区集中、项目在园区聚合、三产在园区融合,通过园区直接覆盖、多元辐射带动等形式实现贫困人口园区带动全覆盖,1万余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目前,全县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0.4%,已于2018年摘帽出列。

坚持园区建设统领。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强扶贫产业园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扶贫产业园区的认定标准、建设规范和管理办法,定目标、聚资源、谋突破。目前建成省级农业园区1个、菌菇扶贫园区37个、手工业加工业园49个、乡村观光旅游园14个。一是土地连片。把特色园区建设与土地流转相结合,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8.1万亩,百亩以上家庭农场68家。二是资金整合。两年来,共整合各类专项资金2.1亿元,用于产业扶贫资金1.2亿元,其中,用于园区产业发展资金占到产业扶贫资金的90%以上。三是项目聚集。引导蛋鸡养殖、菌菇种植、设施果蔬、手工加工等特色产业向园区聚集,形成规模聚集效应。四是要素倾斜。从税费减免、技术引进、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强对扶贫产业园区的政策倾斜。

扭住特色产业重心。通过建园区、育龙头、壮基地,着力发展了五大特色产业:一是金鸡扶贫产业。与中国蛋鸡第一品牌北京德青源公司合作,建设总投资5.46亿元的360万只金鸡扶贫产业项目,打造亚洲单体最大的蛋鸡养殖基地,年产合格包装蛋6.3亿枚,产值5.4亿元,带动1万余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二是菌菇产业。全县37个贫困村由村两委组织,每村成立一个菌菇产业扶贫合作社,每个贫困户财政扶持资金1.2万元入股,采取联建模式每村建设1个食用菌产业园,集体经营、集体受益,走集体化产业扶贫之路。三是设施果蔬产业。将桑葚、章姬草莓、富硒小麦等特色种植作为设施农业发展的突破口,积极规划、扶持发展。目前,全县设施农业面积已达2.1万亩,注册商标20多个,带动2000多贫困户,年户均增收600余元。四是手工加工业。发展扶贫微工厂,明确补贴政策、土地使用、奖补标准等,大力发展箱包加工、服装加工、手套、坐垫加工产业园,带动贫困户就业1500余人,户均月增收1200元左右。五是休闲旅游业。开发建设赵王印象城、赵王欢乐城、云溪谷乡村振兴示范区以及富硒樱桃采摘园等乡村观光旅游园,安排贫困群众就业岗位1000余个。今年以来,共接待游客100余万人。

完善园区带贫机制。创新探索了四种联结带贫模式。一是股份联结模式。将贫困户的政策扶贫资金打捆,集中入股到有效益、有潜力、有前景的园区企业,实现扶贫“资金”变“股金”,年底保底分红在入股资金的10%以上。二是合同联结模式。德青源公司每年需近20万亩玉米供应,优先与贫困户签订供应订单,高于市场价格收购。三是合作联结模式。唐庄富硒小麦种植园区,吸纳群众土地入股,合作社承诺以高于市场10%的价格收购产品。四是劳务联结模式。园区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优先录用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贫困户通过劳动获得工资报酬,带动贫困人口4500余人,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实现就业脱贫。



责任编辑:张淑梅

下一篇: 威县密织电商网络 助力脱贫攻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