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河北政工网河北政工
  • 分享
  • 【新时代奋斗者之歌】李静:追求百分百的质量总监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8-04-10 10:14:10
    语音播报

    【新时代奋斗者之歌】李静:追求百分百的质量总监

    近日,河北鼎康粮油有限公司质量总监李静在检测入库前产品的生产日期。(照片由鼎康公司提供)

    食品安全大于天。对于粮油企业,质量第一是生存法则。

    “产品质量,我们只要百分百。”这是河北鼎康粮油有限公司质量总监李静始终如一坚持的目标。13年来,她严把油品质量关,企业每年出厂200多万箱油,无一桶不合格产品。伴随着她的这份执著与坚持,鼎康公司从当年一个即将倒闭的小门市,发展为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粮油企业。如今又与世界500强企业签约,成为益海嘉里集团在中国第二家代加工企业。

    从“半路出家”到行家里手

    干粮油,李静是“半路出家”。

    2005年,山东莘县油棉厂驻邯郸办事处经营不善,需要找人接手。丈夫一直是厂里的业务员,听到消息,回来和李静商量一起创业。干了7年护士的李静作出一个改变她一生的决定:转行,和丈夫一起接管倒闭的门市,成立河北鼎康粮油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后,李静担任质量总监,主抓产品质量。本以为这就是个检查、“过手”的样子活,谁曾想厂里的第一车油,就让李静犯了难。

    油品检验结果报上来:色度、酸价指数、过氧化值,一个个理化指标像天书,李静看懵了。员工们私下嘀咕:“隔行如隔山。一个只会给病人打针的外行,凭啥管粮油质量?”

    李静真切地意识到:自己离合格的质量总监还差得远。想要抓好产品质量,必须先成为专家。

    在丈夫的支持下,李静撇下3岁多的孩子,到河北食品研究所从头学起。

    刚开始,一点基础都没有的她,连化验用的滴定管都抓不住。不懂就找老师同学问,不会就在化验室一次次练。就这样,班里唯一一个没有基础的“外行”,硬是靠着夜以继日下苦功,一点点掌握了油脂理化检测、食用油脂肪酸分析等食品检验知识与技能。

    半年后,李静拿到了高级食品检验资格证书,成为省里为数不多的专业检验师。

    光有理论还远远不够,为丰富实践经验,李静又到山东嘉华油厂当起了小学徒,每天跟着老师傅泡在车间里,学习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原料检验、生产跟踪。

    一边干,一边看,一边学,“外行”慢慢变成行家,质量就是生命的理念在李静心中扎下了根。

    一次,李静发现公司油品的检验结果和国家标准对比,几乎所有指标都在最低限徘徊。

    “这不行!必须返厂二次精炼。”李静不容分说。

    下属员工纷纷来游说。“李总,下限也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别的厂家就这么出货。”“返厂精炼,成本可就高多了。”

    “赔钱,我也心疼,但质量不行,咱企业的牌子就砸了。”在李静的坚持下,这车油重新返厂精炼,企业承担了每吨成本高两百元的损失。但事后,员工们却评价:“李总监,够专业!”

    学成回厂后,李静发现企业生产出来的油品质不稳定,往往是这次好、下次就不行。

    “改,必须得改!”李静建议大刀阔斧改生产线。见过世面的她,深知一条指标稳定的生产线对保证食品油质量有多重要。

    按照她的提议,企业花重金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对企业的质控中心和生产管理流程进行升级改造,使改造后的生产线全产业链关注油品控制。

    2007年12月,新生产线正式投产。2008年,刚刚上市的产品就一举获得“河北省名牌产品”“消费者信得过品牌”,订单开始源源不断。

    百分百的产品合格率

    光改生产线还远远不够,李静的目标是万无一失。

    “产品质量没有百分之九十九,只要有一桶不合格,对消费者来说都是百分之百的不合格。”生产线刚一启动,李静就定下采购原料、出厂检验等一系列近乎苛刻的质量管控制度——

    “每次进货必须由化验室人员重新化验各项指标,化验合格的成品才能进入成品库或原料库。”

    “灌装时,员工必须穿无菌服在无菌室作业,只有从无菌室出来的灌装油才能投放市场。”

    ……

    “又不是手术室,管得是不是太严了点?”员工们不理解。

    “必须严格执行!”李静语气不容置疑,“哪个环节不合格,就按规定处罚操作者。”

    不光制度严,标准也要高得多。灌装车间过滤杂质用的滤袋,国家标准是两条滤袋过滤,她非要再装上一道滤芯式过滤程序,三道过滤后杂质检出率达到零。油品理化指标,固氧化值国家标准是100克油脂不高于7毫克,她非要达到2.5毫克以下;溶剂残留,硬是做到含量为零。

    2010年,北大荒九三油脂集团工作人员来厂考察,表面擦得锃亮的地方,他们不细瞧,戴上白手套,专往犄角旮旯的风淋口里摸。使劲抹两下一看,白手套依然雪白,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顺理成章,公司签下第一笔大订单,顺利成为北大荒九三油脂集团的合作伙伴。

    “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来不得半点含糊。”对于产品质量,李静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

    用于食品油包装的半成品瓶坯,有些不良商家使用再生塑料为原料。而用这样的油壶装油,再好的油都会被油壶污染,塑化剂超标几倍甚至几十倍。

    2010年,厂里采购部新来的员工为了赚点外快,低价进了一批质量稍差的瓶坯。没想到,“眼毒”的李静一进车间就发现了“猫腻”,马上召开全公司大会,当众销毁了3万多只已经成型的油壶。

    有人说她小题大做,可她却坚决地说:“我管一天质量,就要负一天责,啥时候都不能打折扣!”

    合作了九年的北大荒九三油脂集团一位负责人对李静心服口服:“邯郸一家小厂竟然能做到一桶油不出问题,咱们十一家全资子公司都得跟人家学!”

    良心品质让企业声名远扬

    质量好,让鼎康公司生产的油在市场上越卖越火。

    火到什么程度?2008年地沟油事件发生后,排队来进货的车一辆接一辆,排出去两公里远。员工们回忆:“根本不敢开门,一开门就会哄抢。”

    产品不愁卖,总该歇歇了吧。“这哪行?”李静一脸认真:质量也需要与时俱进。

    想要出好油,原料是关键。为进一步提高油品质量,李静将质量管控提前到原料环节。离厂区不远的大名县孙甘店,就是赫赫有名的花生产地。她与当地签订协议合作建立种植基地,指导农民改种更适合榨油的品种,并聘请专家教给他们先进的种植技术。

    2017年秋天,种植基地的花生获得了大丰收。农民们乐了,李静让公司以每斤高于市场价2角钱的价格收购,让大伙儿收入增加不少;李静也乐了,优质花生产地产出颗粒饱满、出油率高的花生,原料质量和产量有保证了。

    不光在油品上认死理,李静在人品上也是“一根筋”。金融危机爆发后,油价每吨涨了两千元。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平时每吨油的利润也就一二百元,可李静坚持按原价给预付款客户出货。

    她的决定引来同事的激烈反对:“不行,这可是几百万元的损失啊!”销售部经理也气得直拍桌子:“别的企业都撕毁合同了,你怎么就这么傻?”

    李静真就“犯了傻”,按承诺兑现货品,一单就少赚五六百万元。但客户却纷纷竖起大拇指。

    良心品质让企业声名远扬。

    今年元宵节,联想集团线上销售总监专程登门拜访,当即签下一份大单。按照合同,鼎康公司将与联想集团线上销售大客户部合作,提供15000箱涉县太行山核桃油。

    这份订单让李静如获至宝。“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遇到瓶颈,多向大企业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才能取得长远良性发展。”她早有打算,通过这次合作,要向联想集团学习先进的产品定位、形象设计、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等经验,为改进质量提供思路。(记者周洁)

    记者手记

    为全力做到最好拼搏奋斗

    李静个儿不高,瘦瘦小小的。跟她说话,隔着眼镜都能感觉到她眼神里那股严格劲儿。

    在她的思想里,一家粮油企业产品质量就不能掺半点假。所以,从转行做企业、当质量总监那天起,李静就给自己定了产品质量百分百合格的追求目标,一路拼搏奋斗,全力给消费者提供信得过的产品。

    追求百分百,换句话说,就是全力做到最好。为此,李静逼着自己从头学起,啃书本学理论,下车间搞实践,硬是从一窍不通学成食品检测专家;她不顾众人反对,改进工艺、提高标准,把精益求精渗入到每桶油的每道工序;她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终于在日复一日与质量的较劲中,拼出了百分之百的产品合格率。

    追求产品质量百分百,从另一方面也展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采访中有两件事让记者印象深刻:一件是李静发现油品指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的下限,宁可增加成本也要返厂精炼;另一件是金融危机爆发后油价猛涨,李静甘愿蒙受损失,也要给客户兑现承诺。这份对信誉至上的坚持,正是李静追求百分百精神的体现。

    踏踏实实奋斗,诚实守信经营,良心品质才是企业发展的最强推动力。(记者周洁)

    责任编辑:韩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