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 分享
  • 井陉乏驴岭:娘子关外月如霜

    来源:河北旅游杂志 2019-01-04 17:28:41
    语音播报

    井陉乏驴岭:娘子关外月如霜

    文/南山柏

    《防舆纪要》载:“乏驴岭,戍守处”,自古就有“欲取娘子关,必占乏驴岭”之说。

    在81年前那场决定民族命运的战争中,太行山深处的这个小村庄,经受了太多的炮火摧残,在如霜的美丽月光下,流淌的是数千男儿的英雄血。

    也因其地处深山,直到今天,岭上仍留有战争的遗痕……

    乏驴岭是隐藏在太行山深处的一座小山村。传说,张果老与柴荣驴驮日月,车载太行、王屋、中条、吕梁四座名山前往忻州,到此驴困车覆,在村西百花栈古驿道上留有“果老蹄迹”,乏驴岭由此得名。

    与埃菲尔铁塔系出同门,

    这座铁桥隐藏于太行山间……

    从石家庄驱车沿307国道行驶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井陉县天长镇,这里有始于汉代的天长古城,也曾是历代井陉县治之所。从天长镇改走位于绵河北岸的井阳公路继续向西,不到5公里就见绵河拐了一个180度大弯,井阳公路也在此掉头向东。沿路再向东行几百米,就看到一座巍峨铁桥横跨于绵河之上,这就是乏驴岭铁桥。

    乏驴岭铁桥建于1905年,由法国人设计制造,与埃菲尔铁塔系出同门,同种材料、同种工艺、同一公司承建。铁桥钢架单跨75.5米、高7.5米、宽5.5米,桥面至河滩30米,构件全部由铆钉固定,全桥无一焊点,是当年正太铁路跨越绵河的铁路桥。如今铁路改线,铁轨早已撤掉,改成了水泥路面,是进村的必经之路。

    走进乏驴岭,古木参天,民居古朴,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一切显得那么安详、静谧。

    然而,平静的背后,却隐藏着历史的风云激荡。

    “欲取娘子关,必占乏驴岭”

    乏驴岭距“晋冀通衢”娘子关只有10公里,通往娘子关的唯一驿道从村中穿过。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娘子关前第一门户,为军事要塞、冀晋咽喉,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华北战事蜂起。日军准备“一个月拿下山西”,最终达到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目的。日军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从张家口西进大同,沿着同蒲路南下太原,在忻口遭遇国军顽强抵抗,不能前进。为此,占领石家庄的日军派出西进军团沿正太铁路线西进,直逼娘子关。企图打通娘子关进入山西,会攻太原。

    国民革命军38军(杨虎城的西北军)17师奉命阻击日军西进,在师长赵寿山带领下于1937年10月11日进驻乏驴岭,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许永峰,井陉县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是乏驴岭抗日大战的民间研究者、发掘者。我们在他的引导下,81年后重访这场大战故地。

    走在乏驴岭古驿道上,参天的古槐浓荫蔽日,路边一棵槐树树干被车轴蹭出的凹槽,诉说着当年的车水马龙热闹景象。驿道两边的屋舍多以窑洞和瓦房为主,现在还有一些骡马大车店、骆驼场等遗址。许永峰介绍,这条冀晋通道,当年甚为繁忙,行人骡马昼夜不断。在当时的夜晚,驼铃之声彻夜不绝。一千多年的繁华,直至正太铁路开通后才日渐萧条。

    许永峰说,乏驴岭文化底蕴深厚,人文遗迹众多。在村西古道上方有一块北宋承天军摩崖石刻,距今已有985年历史;驿道两旁建有观音堂、三义庙、张果老庙等明代庙宇,以及建于宋金时期的三座古山寨好汉寨、黑老婆寨、紫花寨;村里有明代李崇故居、陈畴故居,清乾隆二十三年建的古戏台。自然景观有井陉八大景之一的“果老蹄迹”, 官坡一线天、老虎窑、八仙台、山崖古柏、蟒洞、八仙堂、晒蟒石等,风光旖旎。还有建于半山腰,有“太行第一渠”“人工天河”盛誉的绵右渠。世人皆知红旗渠,却不知绵右渠。实际上,绵右渠修建比红旗渠早,红旗渠的建设者曾来此取经。

    我们在村中的古道行走不久,就看到了17师指挥部遗址。遗憾的是,当年作为指挥部的房子已经坍塌,唯有一面墙保留下来。

    百战何辞作国殇——血战乏驴岭

    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行,不到半个小时就登上了乏驴岭村东的鸡架岩。这里山势险峻,草木茂盛,环形工事和沙土掩体清晰可见。作为主战场,眼前这苍翠的青山,在1937年10月的那9天9夜却是一片血海。置身于战场故地,耳边似乎响起了隆隆炮火和惨烈的喊杀声,思绪飞驰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

    主阵地鸡架岩的战斗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敌我双方展开拉锯战,阵地数度易手。鏖战数日,敌人也未能越雷池一步,双方均伤亡惨重。

    决战时刻在10月19日来临。

    日军将主攻方向集中到鸡架岩,炮击和飞机轰炸更加猛烈,步兵如潮水般轮番进攻,战斗进入胶着状态。

    就在此时,导致中国守军战斗失利的一个因素出现了。

    照天梁位于鸡架岩南侧,是乏驴岭第一高峰。为了探寻当年发生在其上的惨烈战斗,我们在许永峰的带领下向峰顶一路攀爬。山上根本没有路,陡峭艰险、荆棘密布,老许在前面用镰刀砍伐灌木开路,就这样用了两个多小时才走到峰顶,在这里看到了几个环形工事遗址。

    原来,日军在正面进攻不下,遂分兵一路从板桥、长生口方向攀上照天梁。此处只有17师一个连担任警戒。激战之后,阵地被占领,官兵们向鸡架岩方向撤退。而此时,照天梁通往鸡架岩的山梁已经被日军占领。后有追兵、前有堵截、弹药耗尽,百余将士纷纷从照天梁百米悬崖上跳下,宁死不当俘虏,全部壮烈牺牲。

    由于照天梁位置在鸡架岩侧后方,鸡架岩上的中国军队主阵地立时处于腹背受敌的态势中。战至当日下午2时,阵地失守,守军仅四五十人生还,其余全部壮烈殉国。

    经此一役,17师原来的13000余人,仅存2700余人。

    “妖氛弥漫寇方张,百战何辞作国殇。士卒冲锋杀敌处,娘子关外月如霜。”战后不久,赵寿山赋诗以记。

    一棵柿子树,三千烈士血

    乏驴岭战斗过后,在山坡上散落着数千17师将士的遗体,可日军却禁止村民为战死的烈士收尸。后来,村民们借口无法种地,冒着危险将为国牺牲的将士们埋葬。在鸡架岩东沟,挖了3个大墓,葬了500余人;在东沟掌,挖了8个大墓,葬了3000来人;其余不能集中安葬的,就地掩埋。

    据乏驴岭的老人回忆,有一位牺牲的中国军人背靠一棵柿子树坐着,手里端着枪,还保持着战斗的姿势!村民们含泪把他埋葬了。此后,每逢清明节、寒衣节,总有村民前来扫墓,从那时一直延续至今。

    当年血战乏驴岭的师长赵寿山是中共历史上12名秘密党员之一。后成为国军38军军长,率军进行了多次对日血战。日本投降之后,38军部分师、旅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如今乏驴岭上的这段历史正在逐渐被人们知晓。2012年,乏驴岭村民在鸡架岩上为17师抗战烈士立了纪念碑,在东沟掌立了17师烈士墓园碑;2013年,井陉县政府在鸡架岩上建立了纪念碑和碑亭; 2015年,抗日战争乏驴岭战役纪念馆开馆,作为历史的见证,表达崇高的敬意,承载永久的追思。

    暮色初起,站在照天梁上,环视昔日战场,苍山如海,一片葱茏。

    责任编辑:刘旸

    下一篇: 冀南抗日地道遗址:遗落的红色战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