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丹心培热土 山河草木深——评四集纪实广播剧《塞罕坝人》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9-06-12 09:37:59
语音播报

丹心培热土 山河草木深——评四集纪实广播剧《塞罕坝人》

以声音为媒介的广播剧,若想紧抓听众,就必须立足于厚实的生活体验、感人的形象塑造和深邃的思想表达,必须通过巧妙的情节设置,在极短的篇幅里,给听众带来心灵的震撼、情感的共鸣和精神的升华。作为诠释和演绎塞罕坝三代造林人创业精神的力作,纪实广播剧《塞罕坝人》就是这样一部构思精巧、思想厚重、震撼人心的文艺精品。

这部由任小敏编剧,河北广播电视台出品的四集广播连续剧《塞罕坝人》是以塞罕坝三代造林人奋斗史为主线,讲述了20世纪六十年代初,以王尚海、张国良、陈彦霞等为代表的造林人,积极响应祖国号召,带领三百多名林场职工在高原荒漠塞罕坝上建立机械林场,55载“战天斗地”,躬耕不息、植树不止,建设起“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的故事。

故事情节真实感人是这部作品成功的主要原因。作为一部纪实性的广播剧,真实是打动观众的最直接力量。塞罕坝人植树造林的感人故事是真实的,而广播剧作为艺术作品,则需要艺术的加工。三代造林人,55年的坚守与躬耕,四集的广播剧篇幅,不可能全景式的展示。编剧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在忠实于真实的前提下,将塞罕坝人战胜荒原、植树造林的故事进行了艺术的加工。剧作以三代造林人共同讲述的视角切入,在剧作主体上则巧妙的选取了第一代造林人的奋斗历程为主线,以第一代造林人生活和情感为原型,并从中截取了寻找“功勋树”、六女上坝、育苗失败、马蹄坑会战等一系列塞罕坝真实的重大事件为主要片段,将第一代造林人住马架子、吃黑莜面、喝雪水、挑大粪等艰苦的生活场景自然的穿插在剧中,以点带面的将三代造林人始终如一、默默无闻的坚守,诗意的转化进跌宕起伏、起承转合的戏剧作品中,将故事的真实性与戏剧性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在故事的编排上,编剧娴熟而巧妙地运用了倒叙、插叙、闪回、蒙太奇等多种手法及充满年代感的音乐素材,把近55年的时间跨度,整合在短短的四集剧情里,把三代人的青春故事、现实与回忆非常巧妙地融为一体。讲述者在不同的时间、空间自由转换,自然而不扭捏,灵活而不生涩,整个故事呈回环曲线式展开,节奏鲜明,展现出较强的戏剧张力和结构美感,并一次次拨动着听众们的心弦,带领着听众进入到一个触碰理想和希望,体验崇高美的艺术洗礼中。

鲜活的人物形象,是这部作品成功的第二大因素。和一切艺术作品一样,优秀的广播剧要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要展现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性格。《塞罕坝人》的审美价值,除了用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描绘出了塞罕坝55年绿色发展的恢宏画卷外,还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生动、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

王尚海是剧中的浓墨重彩刻画的一位人物形象,这位曾经“一夜端了鬼子四个炮楼”,在抗美援朝战场爬冰卧雪的“老革命”,在祖国再次发出召唤的时候,毅然辞掉县委书记的职务,退掉地委宿舍的小楼,拿起铁锹,一头扎进了塞罕坝这块“吃水用麻袋,开门用脚踹,男女同穿戴,常年吃莜麦”的不毛之地。剧中的王尚海,不仅是有着铮铮铁骨的钢铁硬汉,更是塞罕坝造林人的“中流砥柱”。面对黄沙莽原、无法生活的恶劣条件,面对一次次低成活率植树和育苗的失败,面对“逃兵”思想的在植树职工中的蔓延,王尚海一次次以自己坚定的意志和信念来力挽狂澜,带领队伍砥砺前行。剧中曾有一段王尚海与妻子悲壮的对话:他告诉妻子:我老王不光是你家的老王,他小孟也不是光他家的小孟!我们都是国家的人,国家哪里需要,我们就得到哪儿去!特别我王尚海——生是塞罕坝的人,死是塞罕坝的魂。透过这激情豪迈的语言,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充满了责任和担当意识的“碧血丹心沃新花”的“热血男儿”,这样的王尚海已经不只是在植树,他更是在播种一种信念,一种舍我其谁,久久为功的“塞罕坝精神”。

张国良是那个年代里充满了理想和抱负的知识分子的代表,是一个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敢于舍弃一切的人。他为了育苗攻关,废寝忘食、鞠躬尽瘁,身患重病依然战斗在植树造林的第一线,病倒的那一刻,依然惦记着要给树苗盖防风土,当知道自己的病是不治之症时,没有沮丧和绝望,反而,拄着拐杖从医院偷跑到冰天雪地的坝上,甚至劝慰王尚海:我们没时间难过,不如治病的钱和时间省下来,多种树。弥留之际还嘱咐场长把自己埋葬在“马蹄坑”。这是将自己的生命和塞罕坝熔铸在一起的造林人,他们在用生命来植树造林,树林与他血脉相通,他的生命与树林已经浑然一体,难舍难分。

不仅是王尚海、张国良,还有、孟庆芝、陈彦霞,还有三百多名林场职工,还有一代代塞罕坝人,他们是一组组群像,是一组组和王尚海一样的人,他们围绕在王尚海周围,像王尚海、张国良一样用自己的切实行动诠释着信念与梦想,用意志和生命来营造和捍卫生态环境的初心。当千辛万苦找到“功勋树”;当陈彦霞带着自己的同学毅然决然的上坝来;当张国良拖着病重的躯体从医院偷跑出;当马蹄坑会展的誓言响起,这些鲜活的人物果敢举动,瞬间就将听众带进了那个充满理想、使命、热血、担当的火热年代中。而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鞠躬尽瘁、公而忘私的牺牲精神,以及由此迸发出的深沉厚重的艺术感染力,不仅展示了塞罕坝的先驱者和后继者为防风阻沙蓄水源,筑牢绿色生态屏障,拱卫京津冀的蓝天勇气和担当,更闪现着塞罕坝人矢志不渝、执着坚定、用生命和信念植树造林的不朽精魂。

作为诉诸于听觉的艺术形式,广播剧特别需要通过声音激发听众的想象力,无论是环境氛围的渲染,人物性格的塑造还是人物冲突的设计,都需要通过细腻而准确的音效来传达。优秀的广播剧都是善于运用语言、音乐和音响效果展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描绘场景,启发听众去想象,并从中获得艺术享受和精神洗礼。

《塞罕坝人》的音效画面感非常鲜明。此剧的开头部分以棋盘山村订婚仪式被大黑风刮散引进,欢快的订婚仪式和恐怖肆虐的大黑风在音效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仅从听觉上瞬间俘获观众,更以强烈的画面感把听众带到那个风沙狂蛮,艰苦卓绝的坝上荒原,将塞罕坝恶劣的环境展露无遗。再如,在第二集中,有一场狼群围攻女学生的戏,当救护学生激烈紧张的场景里夹杂着锣鼓响、人呐喊、马嘶鸣、狼嚎叫,乃至受伤野狼的哀号声,一幅人狼混战的战斗场面栩栩如生的出现在听众面前,给人一种如临其境紧张感。而当歌曲“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响起,舒缓的具有强烈年代感的音乐不仅很好的调节剧情紧张的节奏,又一下子听众快速的带进那个充满激情与理想的年代中。在和谐到位的音效营造的氛围里,剧中的配音演员以他们的深厚的艺术修养,给予了剧作中人物性格最真切的把握,恰如其分地呈现出剧中人物的音容笑貌和性格特征,借助富有地域特色的俗语和对话,塑造了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动心魄”的人物,不仅将听众带入诗化的意境和氛围之中,还以一种高亢悲壮的艺术张力,完美诠释了《塞罕坝人》崇高的主题意蕴。

综上所述,《塞罕坝人》是一部故事情节精彩完整,构思编排独特巧妙的广播剧,剧作通过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展示了塞罕坝人用生命植树造林的奋斗历程,以艺术的手法揭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深刻内涵,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时代精神,是一部能够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优秀广播剧,唱响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具有很高的传播价值。相信,随着《塞罕坝人》在电波中的传播,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必将被更有效地传颂,生态文明观将更加深入人心。(杜滇峰 河北省艺术研究所 研究员)


责任编辑:伍松林

下一篇: 犹看昭节多娇艳——长篇报告文学《多瑙河的春天》读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