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戏衣

来源:河北省京剧艺术研究院 2019-08-19 17:27:40
语音播报

戏衣

戏衣:京剧舞台演出服装。旧称行头,实为广义行头(衣、盔、杂、把)的一个组成部分。戏衣对盔头、戏鞋以及化装等共同构成京剧人物造型整体。京剧戏衣的生活来源,主要与明、清服饰的关系较为密切,然亦不是历史生活服装的照搬,而是在继承宋、元以来戏曲装扮经验和艺术积累的基础上,对生活服饰因素的吸收、改造,成为与京剧歌舞化表演相结合的更加完备的演出服装,具有装饰性、可舞性、程式性等鲜明的艺术特征。

戏衣大体可分蟒、帔、靠、褶、衣五类。前四类,各有相对稳定的款式,自成系统;衣类则较为庞杂,可分长衣(深衣制)、短衣(上衣下裳制)两大类。

蟒:男女的样式不同,是戏中帝王将相、后妃重臣办公理事所穿的官服。戏中的朝会,大典、礼宴、议事、理案等场合,人物均须穿蟒服,以示庄重肃穆。蟒袍是封建上层人物尊贵的象征。蟒的样式是圆领、长袍、底襟绣海水江牙团案,背部配有异色宽边称为“摆”,男蟒绣团龙或行龙;女蟒略短,绣丹凤朝阳等图案,肩上罩云肩,下配裙子飘带。穿蟒时要佩各色玉带,以示端庄、稳重。

帔:是一些达官贵族和富户人家所穿的便服。皇帝后妃等人物平素也穿此类服饰。帔的样式是对襟、宽袖、长衫。男帔齐足;女帔至膝,并配有裙子。

靠:是仿照古代战将所披的甲胄而设计。分硬靠、软靠和改良靠。硬靠又叫大靠,扎靠旗;软靠和改良靠不扎靠旗。凡武将升帐点兵,出战征剿,以及比武演阵时,都要扎靠。用以表现人物威风凛凛气宇轩昂的英雄气概。靠分男女两种。男靠的样式是:前后身分为两片,用素缎秀鱼鳞花纹,直垂脚面成弧形。靠肚成虎头形,或绣二龙戏珠。两肩做成蝴蝶式或虎头式,长袖紧口,颈围配头领称苫肩(俗称三尖),腿的两侧系“靠牌子”,背后扎四杆三角形靠旗,也叫护背旗。女靠的样式与男靠略同,颜色更为艳丽,有大红、粉红、水绿等色,下身衬裙子,分外英武俊秀。

褶:剧团称之为“褶(读学音)子”,属于便服之列。在京剧中无论哪个行当或哪种身份的人物,都可以穿这种服装,只是以花色加以区分。褶子分素褶子与绣花褶子。褶子的样式以大领、阔袖、长衫,旦行的褶子为对襟、小圆高领、衣身略短,是用各色绸缎做成。还有一种名为“开氅”的长衫,属于官员便服。文臣武将都可以穿。样式与绣花褶子相似,背部配有“摆”,与蟒的下摆样式相近。穿起来显得华丽庄重、威武英俊。

衣:在京剧中可算种类最多的一种服装。上自公主、官宦、官吏,下至兵卒、夫役、堂倌、平民,以及豪杰侠客等穿的服装,统归为衣类。有宫装、宫衣、箭衣、太监衣、抱衣等。

官装:为公主、郡主等人物所穿。样式是圆领、宽袍、长袖,身长至膝,周身绣花并缀有飘带、缨穗,下配裙子,肩上罩“云肩”。显得格外娇媚尊贵。

官衣:是文武官员办公理事时所穿的宫服。在胸背绣有方形图案,如仙鹤、旭日海水等,称之为“补子”。按身份以红色,紫色为品位最高,蓝色次之,黑绣“补子”的为“黑素”是下级官员服式。凡穿官衣的角色都佩戴“玉带”。

箭衣:是上至帝王、武将,下至少年武士、草莽英雄等一类人物穿用的服装。样式是圆领,马蹄形袖、长身紧腰、胯下前后开叉;穿时腰系鸾带。一般是在行围射猎、马行路或短兵相接的战斗时穿用。

马褂:亦是清代的服装,但在京剧舞台上任何朝代的服装都可以穿,剧中王爷、将,帅、套在箭衣的外面,可以作为一种行路时的外褂,穿马褂必须内衬箭衣,根据人物外加“三尖”。

太监衣:系官中太监的专用服装。

抱衣抱裤:是英雄义士、草寇等江湖人物所穿的轻便服装。其样式是:大襟,紧身、束袖,下摆加饰高低三层打褶白绸,像裙子又像水浪,名为“走水”。这种衣裤样式紧凑,像抱在身上一样,故称“抱衣抱裤”。

各种“衣”类:剧中女英雄所穿服装称为“打衣打裤”褂子的样式是小对领襟、紧袖,并绣有花色图案。没有下水。腰下系两片下甲。另一种用于武打的轻便服装叫“侉衣”。样式是小领束袖,下摆无“走水”。

一般的下层人物,也各有专门服式。如兵卒所穿的兵衣、卒坎、刽子手衣、龙套等;渔家、樵夫、堂倌、酒保、书童等所穿茶衣、腰包。

凡是民间天真的少女,则都穿绣花的裤子、袄,腰间系腰巾子或绣花四喜带。

还有一些特定人物所穿的服装,也归衣类。如僧人、道士穿的八卦衣、法衣。

舞台上犯人所穿的专用服装,男式叫罪衣罪裤;女式叫罪衣罪裙。罪衣(上衣):红色、布质,其样式为立领、对襟、窄袖,袖长齐腕,男犯下穿红色罪裤,犯妇下穿素白色腰包(亦称罪裙)。


责任编辑:伍松林

下一篇: 化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