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政工网高校思政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推动大学高质量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公众号 2021-09-30 16:57:28
语音播报
  • 分享
  •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推动大学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我们要全面准确把握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从中不断汲取信仰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奋进的力量,坚定决心意志,埋头苦干实干,努力开创第二个百年发展新局面。

    一、以伟大建党精神作为永恒的精神指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开创历史伟业,深刻改变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深刻改变世界发展的趋势与格局。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要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以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用如磐初心凝聚奋斗伟力,在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上攻坚克难、行稳致远。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以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是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时刻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从党的非凡历史中感悟初心、激励使命,在勇担民族复兴大任中锤炼初心、砥砺使命,把初心和使命变成矢志不渝立德树人、坚持不懈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原动力。

    不怕牺牲、勇于斗争,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范和意志品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始终保持斗争精神、顽强意志、优良作风,毫无畏惧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地开辟新天地。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我们既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发扬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史中锤炼出来的风骨和品质,保持学习的态度、竞争的意识和转化的智慧,立足大视野、树立高标杆,不等不靠、先走一步,把困难转化为机遇,把不利转化为有利,敢于战胜一切科技创新难题,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以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担当和人民立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是无条件地对党的信仰忠诚、对党组织忠诚、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教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结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来,把教育发展成果普惠于全体人民,办好教育这一重要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二、以伟大建党精神作为坚实的精神支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的宝贵精神财富,凝聚着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精神密码。立德树人关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必须以建党精神强化思想引领,推进铸魂育人,教育引导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定时代新人的理想信念。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基石,也是时代新人的首要特征。时代新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生力军,其理想信念既关系自身的成长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要旗帜鲜明的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和光荣传统教育,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淬炼时代新人的责任担当。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追求,“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永恒不变的初心使命。“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方志敏,“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的黄旭华,“萎缩的是双腿,但站立的是阵地”的张定宇,一系列英雄的名字,生动诠释着伟大建党精神,传递着责任担当,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传承红色基因,筑牢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唱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提振时代新人的奋斗精神。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行为本色,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和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无数青年人前仆后继、舍生忘死,谱写了可歌可泣、浩气长存的壮丽诗篇。伟大建党精神具有鲜明的价值引领性,是厚植广大青年学生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敢闯敢试、真干真为、善作善成品格的营养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有助于引领新时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厚植时代新人的品德修养。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品德修养,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理念。在伟大建党精神中,我们找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为谁,找到了向前奋斗的不竭动力,找到了中国共产党永不变质、永不变色的基因所在。品德修养是广大青年学生的基本素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对时代新人的品德修养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因此,要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使之成为学生的精神底色,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食粮,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以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不竭的精神动力,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要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全过程,在千秋伟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敢于竞争、善于转化,不断提升治理能力、育人能力、创新能力,努力办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让国家赞誉的大学,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高举党旗领航旗帜,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新的征程上,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自觉践行“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推动党的领导“如身使臂,如臂使指”。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以队伍高素质保证发展高质量。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为保障,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

    扎根中国大地,在追求卓越中始终坚持世界一流航向。实现世界一流大学梦想,我们要将追求卓越贯穿始终。“一流”是目标,是标准;“卓越”是内涵、是风格,是一种不甘平凡、逐梦一流的精神状态,也是不忘初心、履行使命的奋斗历程,更是勇立潮头、引领时代、服务社会的家国情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巨大的系统工程,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尊重规律、尊重科学,积极稳妥、分步推进,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件事连着一件事做,努力在培养一流人才方阵、构建一流大学体系、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坚持开放合作等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聚焦立德树人,在改革创新中坚持又红又专的人才培养价值取向。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一流大学必须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人才培育全过程,培养“有灵魂的卓越”人才。融入教学体系,充分发挥课程教学主渠道功能,以党史人物、杰出校友、身边先进典型为素材,增强思政课的生动性和课程思政的价值性,强化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融入教材教辅,通过教材的权威性、规范性,增强引领培育时代新人的效果。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用好融媒体,讲好“红色故事”,增强伟大建党精神的感染力和渗透性。融入社会实践,贴近学生实际开展“红色之旅”,让学生切身感悟伟大建党精神的力量;贴近地方实际开展“红色服务”,助力地方红色文化基因的传承和弘扬。

    心怀“国之大者”,在实干笃行中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目标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聚焦国家战略需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取得原创性成果。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高、精、尖、缺”和“卡脖子”难题,组建大团队、建设大平台、组织大项目、提供大方案。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依托学科优势,强化科技服务,发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发挥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



    责任编辑:韩霄

    下一篇: 学习的楷模 奋斗的航标——刘永坦先进事迹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
    视频直播
    直播预告|第十八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闭幕式

    直播预告|“十一”大型全媒体直播特别节目——“从塞罕坝出发”

    回放|2021河北省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百强 科技创新发明专利百佳 研发投入百佳新闻发布会
    热门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