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张家口新闻张家口区县动态
  • 分享
  • 张家口市桥东区姚家庄镇中榆林村:老知青返村喜看新变化

    来源:张家口日报 2017-07-19 16:43:22
    语音播报

    张家口市桥东区姚家庄镇中榆林村:老知青返村喜看新变化

    老知青准备去看望贫困乡亲。

    老知青为第二故乡献锦旗。

    老知青刘珍(右)和村民毕凤楼紧紧相拥在一起。

    老知青刘耀英(右)与村民张明亮合影留念。 张进宝 摄

    40多年前,桥东区姚家庄镇中榆林村迎来了一批知识青年,他们把青春和汗水洒在了这片热土上;40多年后,老知青重返故土,真切感受第二故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本报记者 张进宝 通讯员 蔡冰江

    7月8日上午, 一辆载有40名“知青”的大客车,从市区出发赶到中榆林村。 他们回到魂牵梦绕、为之奋斗的第二故乡,与久别的乡亲们再次团聚。他们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从市区到中榆林村插队的知青。

    透过车窗,宽敞的道路、高耸的楼房、 整齐的新民居……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构成了一幅精美的图画。

    车进村庄, 熟悉的大柳树、知青房、小街巷、老土屋……又勾起他们对那激情燃烧岁月的回忆。

    “知青花”风采仍旧

    “到了,快看,就是这个村!”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老人们兴奋不已,一名老知青喊了起来。

    一下车,知青们就情不自禁地向村民们挥手致意,迫不及待地仔细观察第二故乡发生的变化。

    “刘珍妹,我在这呢。 ”村民毕凤楼一边喊一边跑了过来。

    “是你吗,凤楼姐? ”刘珍一下子就认出了当年和她最要好的姐儿们毕凤楼。

    说话间,两人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40多年没见了,你还是那么好看,就是白头发多了。 记得那会儿,知青们都叫你‘知青花’,现在还是风采仍旧。 ”毕凤楼搂着刘珍的脖子说。

    “哪有啊,那是知青们开玩笑呢。”刘珍打断了毕凤楼的话,两人聊起了往事。

    刘珍今年60岁,前几年刚刚从市区一家企业退休。

    “1973年6月3日,那一年我刚好16岁, 初中毕业后便和其他同学一起来到中榆林村,当了一名知青。”刘珍说,她被分到榆林公社中榆林大队第二生产小队。

    刘珍初来乍到,和其他知青一起,住到了社员老毕家。

    说来也巧,这一年,老毕的女儿毕凤楼从榆林中学毕业后,当了一名回乡知识青年。

    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刘珍,从来没有干过农活,常常在锄地时把苗锄掉却把草留下了,受到生产队长的训斥。而在中榆林村土生土长的毕凤楼,从小就跟着父母在地里干活,对农活再熟悉不过了。

    毕凤楼手把手教刘珍锄地,教她做饭,教她洗衣服。 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 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毕凤楼今年61岁, 当年只有17岁,因比刘珍大一岁,所以二人以姐妹相称。

    接下来两年多的时间里,两人一起出工,一起收工。

    转眼间,刘珍三年的知青生活结束了,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中榆林村, 也离开了她朝夕相处的好姐妹。

    40多年后重逢, 往事再次涌上心头, 两人的泪水又流在了一起。

    “赤脚医生”的乡村情结

    “哈,刘医生,还这么精神。 ”

    “哎,差多了,老了,都60多岁了。 ”

    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里,63岁的老知青刘耀英拉着村民张明亮的手,两人有说不完的话。

    “我娘的腿疼病还是你给看好的呢。 你返城后,我娘嘴里还老念叨着你呢。”说这话时,张明亮眼圈儿有点发红。

    别看刘耀英今年63岁了,但平时特别注重养生、 饮食和锻炼,看上去好像50多岁。

    1972年, 刘耀英从市区一所中学毕业后,作为中榆林村的第一批知识青年, 来到了中榆林村落户, 一直在村里干了5年。 1977年,他返回城里,到一家企业工作。

    “当知青的第二年,由于我表现比较好, 村里培养赤脚医生,就把我给选上了。”刘耀英说,他到榆林公社卫生院培训,掌握了一些农村常见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回到村里后为乡亲们服务。

    刘耀英说,由于当时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比较差, 人们买不起药,常常得了病不吃药。 他就和公社里的一名老中医学会了针灸,回到村里后,免费给村民扎针治病。

    张明亮的母亲常年腿疼,刘耀英经常背着药箱到她家中,为她针灸治疗。 后来,张明亮母亲的病情有所好转,直到康复。

    “刘医生可是个好人,也是个大忙人,他当知青那会儿,整天背个红十字药箱,走家串户为乡亲们服务。 有时,还要到西榆林和东榆林给人们看病。 ” 张明亮说。

    难忘房东一碗“疙瘩汤”

    “大爷,还认识我不,我是当年的知青于秋声,就住在你们家。”进门后, 于秋声和老人打着招呼,并把带来的米、油放到了村民毕志祥的炕上。

    “想起来了,是小于。”今年80岁的毕志祥老人招呼知青们到炕上坐。

    1972年1月, 作为第一批来中榆林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由于刚来时没有统一的知青宿舍,于秋声和其他4个知青一起住在毕志祥家。 由于刚从城市来到农村,而且岁数小身体弱, 加上冬天天冷,于秋声得了重感冒,他躺在炕上思家心切。

    毕志祥拿了一枚硬币一碗水,为于秋声刮痧。

    随后,毕志祥让老伴儿为于秋声做了一碗热乎乎的疙瘩汤,端到于秋声面前。毕志祥又把知青睡的炕烧热,于秋声吃了后盖上背子睡了一大觉。

    第二天一觉醒来,于秋声出了汗后感冒好了。他说:“这件事让我记了一辈子,永生难忘。 ”

    现在每每想起这碗“疙瘩汤”,于秋声都会心存感激。这碗特殊的“疙瘩汤” 成了他一生的记忆。希望第二故乡越来越好

    “今天我们再次来到中榆林,来到我们曾经奉献青春、 挥洒汗水的第二故乡, 与父老乡亲追忆知青岁月, 再叙故乡情怀, 心情十分激动。” 刘耀英说, “参观了村容村貌, 和乡亲们进行了交谈,了解了乡亲们的生活, 慰问了贫困群众, 感到村中的变化太大了。今后, 我们有了好的扶贫项目一定介绍过来, 让乡亲们过上更富裕的日子。”

    和过去相比, 今天的中榆林,道路整洁, 绿树成荫, 美丽乡村建设迈出了大步, 这里弥漫着瓜果的芳香, 这里洋溢着榆林人奋发向上的精神, 这块土地处处呈现着蒸蒸日上的景象, 令人感慨万千。

    “游子千里梦,依依故乡情。 ”刘耀英说,“共同的命运,使我们与中榆林的乡亲们有缘相识相知,患难与共,我们感谢这块土地。 我们插队落户时,和乡亲们一样,吃的是小米饭、玉米面,生活很困难,平时吃不上肉。 现在不一样了,家家户户白面、大米,平常的日子就跟过年一样。这要感谢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 ”

    “变了,一切都变了,房子由土坯房变成砖瓦房了,道路由土路变成水泥路了,居民告别了旧房住上了新民居小二楼,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变样了,第二故乡的变化真是太大了!”临离开中榆林时,刘耀英情不自禁地说,他们希望第二故乡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李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