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张家口新闻张家口要闻
  • 分享
  • 党旗,在扶贫一线飘扬

    来源:张家口日报 2018-03-29 17:19:14
    语音播报

    党旗,在扶贫一线飘扬

    党旗,在扶贫一线飘扬

    ——怀安县抓党建促脱贫纪实

    “要摘掉 ‘穷帽’,必须有效实现党建与脱贫同频共振、互促共赢,使基层党组织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为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怀安县委书记武占强表示。

    面对脱贫攻坚艰巨任务,近年来,怀安以 “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为抓手,把党的力量挺在脱贫攻坚最前沿,把基层党建活力转化为脱贫攻坚动力,充分激发起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一个支部,一面旗帜

    “脱贫攻坚是一项凝聚人心的群众工作。”武占强说,脱贫攻坚方法在精准、出路在产业。抓党建促脱贫,必须在带富领富上精准发力,推进党建产业示范区建设,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真没想到,务农这么久还能参加县里组织的致富带头人培训,通过学习,我掌握了更多的农业技能,以后要为村里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在参加了致富带头人培训的左卫镇东房子村党员刘会忠兴奋地说,通过培训,他不仅掌握了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还为村里的草莓大棚安装了自动恒温系统,应用了新科技的草莓大棚收入较之前翻了两番。

    一年时间,怀安县通过主题宣讲、外出考察、典型宣传、互动交流等方式,组织全县各级党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活动,高度重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引导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让农村党组织成为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号召贫困群众坚定脱贫信心、增强脱贫积极性、大力发展致富产业、积极融入共富机制,通过勤劳的双手摆脱贫困、实现小康。

    “现在我和老伴儿都在大棚里打工,一年四季都有活儿干,一天挣80元,一年就能挣上万元。”今年61岁的刘习是渡口堡乡新龙湾村脱贫出列的第一人,在驻村工作组和党支部的带领下,他将家中的四亩土地流转出去,在村里的四季韭菜大棚里打工,每年除了流转土地收入600元外,还有薪资可挣,到了年底还能拿分红,成了名副其实的“三金”农民。刘习说,村里的党支部就是群众脱贫致富的引路人,跟着他们,一定能奔向小康之路。

    截至目前,怀安县党组织领建合作社74个、特色农业园区12个,每位党员结对帮扶3至5户贫困户,通过党员示范引领,组织群众将到户扶贫资金注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党员帮助贫困群众抓管理、出技术、找销路,贫困户拿土地、出劳力、得分红;积极推广“党支部+”发展模式,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形式,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服务凝聚作用,全县5500户贫困户通过这一模式,获得租金、股金、薪金“三金”收入,实现了稳定增收。

    一名党员,一盏明灯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建强不强,全靠脱贫来衡量。

    “以前村里都是成片的荒地,街道也是坑洼不平,如今新修了通村道路,村民也承包了上百亩的土地种了玉米,致富不再是梦想。”孟爱波是头百户镇旧怀安村党支部书记,谈到村里的一草一木,贫困户家中的一砖一瓦,他都如数家珍。孟爱波说,了解每户村民的基本情况是每个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农村党支部更要善于动员各方力量,汇聚起脱贫攻坚的合力。

    2016年,孟爱波和驻村工作组为村里引进了牡丹产业公司,贫困户以扶贫资金方式入股,分8年可享受领本金加分红。在共富机制影响下,在外从事家装行业的本村企业家任利军也回村投资建起了工厂,吸纳贫困群众进厂打工,目前,村里123户贫困户每户可增收万元以上。

    左卫镇东房子村党总支部书记刘世林任职12年,因地制宜发展草莓大棚,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贫困户”“致富带头人+贫困户”等扶贫新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几年时间,在刘世林的带领下,村民收入大幅增加,集体经济积累逐年提高,合作社也由最初入社的37户发展到现在的105户,全村扩建完成占地600亩的126个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每棚草莓平均产量达一万斤,纯收入十万元左右,贫困群众纷纷走上了自主致富之路。

    “我们要充分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让贫困群众时刻感受到党员就在身边,并通过不同渠道、多种方式,切实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执行政策、加快发展、服务群众和化解矛盾的能力,不断增强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怀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周成东说。

    一户群众,一面镜子

    三年前,头百户镇旧怀安村的任庆利还是一名“吃低保”的贫困户,在一次下田务农的过程中摔折了右腿,造成二级残疾,但他没有向命运低头,筹资五万元钱租了地、买了拖拉机扩大耕地面积,成了村里机械化种地第一人。仅一年时间,他不仅还清了所欠债务,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购买了播种机、收割机、旋耕机,办起了养殖场。

    “贫困只是暂时的,我们必须主动作为,用双手去摘掉贫困的帽子,让生活变得富裕起来。”任庆利自豪地告诉记者,他用自己的行动带动村里的两户贫困户搞养殖,如今他们都已纷纷脱贫。像他一样的还有同村的种植大户杨海山,从开始的5亩地发展到如今的200亩耕地,通过承包土地、规模种植,成了村里有名的“种地能手”。同时,他还带领本村十多名贫困户一起种地,每户贫困户年增收8万元。

    无独有偶,在东房子村,42岁的樊金冰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承包了村里的草莓大棚,一年时间收入达到近10万元,樊金冰自豪地说,多亏了书记的帮助才让自己有了可以守家在地的产业,他也要用实际行动帮助更多贫困户走上致富之路。

    “每一户贫困户都是一面镜子,能照出我们是否用心,也能照出我们一颗真心。”怀安县扶农办主任赵胜利说,只有激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变“等着给钱给物”为“主动寻富路”,脱贫才有出路。

    为提高农民脱贫能力,怀安县根据贫困户实际及劳动力文化程度, 分类制定了培训计划,组织农技专业人才,采取“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田间培训+生产指导” 等多种方式, 对贫困户全员大规模开展种养技术、务工技能等实用技术培训,因材施教,靶向培训, 使每户贫困户有一个实用技术明白人。同时,他们在产业相近、位置相邻、资源互补的村之间,通过强村带弱村、大村带小村等方式, 组建联合党组织, 将全县273个村设置为166个联合规模村党组织,促进抱团发展、联动脱贫,让党旗在扶贫一线高高飘扬。(记者宋锦丰 实习生李慧 通讯员肖海宁)

    责任编辑:郭薇

    相关新闻